•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全年增速稳步回升 运行趋势逐步向好

决策咨询03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8-01-23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2017年,全省工业经济在注重发展质量同时,加快转型升级,在夯实发展基础同时,积极寻求新突破,在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同时,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全省工业经济呈现出运行总体趋稳,基础不断夯实,向好因素不断蓄积,新动能培育初见成效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持续面临环境欠优、竞争加剧、内生结构性矛盾累加等不利因素带来的诸多挑战。新形势下,全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化解各种困难和挑战。2017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生产运行稳中有升。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定,2017年,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居全国第15位,中部第5位。与2016年比,工业增速加快了0.4个百分点,增速全国排位前移了1位。从运行轨迹看,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自一季度增长7.3%逐步调整到前三季度增长6.7%,随后逐步企稳回升,呈现出一个探底回升“V”型反转的总体态势。工业增速有所加快,波动幅度更趋平缓,短期小幅波动现象虽然存在,但发展基础逐步夯实,未出现增速大起大落的不利状况,工业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向好发展。

  (二)企业效益大幅提升。1-11月,全省规模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6274.6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年同期快4.1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711.0亿元,增长24.0%,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6.3个百分点。其中,亏损企业880家,同比减少25家。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经营效益改观明显,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82.63亿元,同比增长55.6%;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917.77亿元,同比增长34.6%。

  (三)装备工业持续发力。2017年,装备制造业主要构成行业中,汽车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44.8%,对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4.8%,拉动全省规模工业增长1.8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3%,对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5.0%,拉动全省规模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9%,对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0.8%,拉动全省规模工业增长0.8个百分点;另外,金属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5%、15.8%、10.3%和12.8%,均对规模工业增长发挥了较强的拉动作用。

  (四)消费品工业稳步增长。2017年,全省规模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5%和12.2%,分别拉动全省规模工业增长0.5和0.3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为7.0%和4.5%。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拉动规模工业增长0.4个百分点。在规模总量相对较小的其他行业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9%,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19.8%,家具制造业增长12.4%,增速均高于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增长贡献不容小觑。

  (五)中高端产业加快发展。2017年,全省规模工业中高加工度工业、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38.0%和11.3%,分别增长12.2%和15.9%,增速分别比2016年加快1.6个和4.5个百分点。与此相反,原材料工业和高耗能行业发展较慢。2017年,全省规模工业中原材料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19.6%,增长0.3%,增速大幅低于规模工业平均增速;六大重点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8%,占规模工业比重30.3%,比2016年降低0.3个百分点。

  (六)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园区是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2017年,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含省级工业集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69.7%,比重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工业向园区集中发展的推进步伐坚实稳定。

  二、工业经济运行形势研判分析

  从当前经济形势看,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向好的因素,也有不利的隐忧。

  有利条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有需求。宏观经济运行平稳,社会总需求适度增长,为工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空间。二是有支撑。从2017年工业运行情况看,我省行业发展有亮点、有支撑。汽车、电子信息、消费品工业发展态势良好,仍将是下阶段全省工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三是有动力。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方兴未艾,发展质量逐步提升,工业发展韧劲稳步增强,为下阶段工业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的内生动力和潜在增长点。

  不利隐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行业发力不均,抗风险能力仍待提升。今年以来,全省工业增长对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等少数行业的依赖程度高。然而,这些行业已经有了多年的高速发展,下阶段出现天花板效应的概率也逐步加大。一旦主要支撑行业面临发展瓶颈,全省工业增长将面临一定失力风险。二是工业投资不力,发展后劲仍待加强。无论是外延式增长或内涵式增长都离不开投资。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低迷,对全省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带来一定后劲不足的隐忧。三是融资情况不佳,融资渠道仍待拓宽。流动资金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要素。调查发现,我省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依然存在。资金受限,对加快转型升级,改进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全省工业发展质量将会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三、几点建议

  2017年,全省工业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有需求适度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因素的积极贡献,也有去产能后部分产业增长基数较低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随着工业经济发展基础逐步巩固,下阶段,这些有利因素和条件预计仍将对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发挥较大助推作用。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我省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整体环境依然欠优,经济运行中阶段性、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支撑行业加快发展续航能力仍待加强。为促进全省工业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稳中向好发展,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释放政策红利,营造宽松发展环境。加强对降税减费、简政放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情况的督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不断释放政策红利,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加大市场监管和整治力度,防止不正当低价竞争和扰乱行业正常发展秩序的行为,为全省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创造公平环境和拓展市场空间。

  (二)聚焦重点领域,夯实发展基础。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工业经济增长在中观上取决于行业的发展,对此全省应顺势行业发展趋势,聚焦烟草、汽车、电子信息、食品等重点领域,加强监测和引导,防止行业运行出现大的波动,为全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夯实产业基础。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工业提质增效,推进工业经济向好发展,需要在加强自身强技术、调结构、促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千方百计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具体可从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湖南20个工业产业链的目标,引进一批优势行业领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链,引领行业企业加快技术革新,提高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

  (四)落实企业培育制度,实施精准扶持。各相关部门间应加强沟通,发挥合力,进一步提升调研、分析、研判的准度和精度,为我省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有益参考。切实帮助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稳定生产,着力解决企业生产要素、审批手续障碍、融资需求等具体问题;注重帮助企业引进技术、提高效率,拓展市场,鼓励园区企业从“产品、价格优势”向“服务、效益优势”转换,突出方案设计、技术研发、工程总包、运营管理等产业高端环节,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承办:工业统计处
执笔:黄陈武
核稿: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