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经济贡献率提高 发展态势向好

——2009年湖南新型工业化发展回顾

(决策咨询报告04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0-03-12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带领全省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一揽子计划,坚持加速与转型并举、融合与聚变并举、带动与互动并举、内引与外联并举,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省工业经济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

  一、湖南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

  (一)增长速度快,主导作用增强。2009年,全省紧紧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一主线,着力在深化、加速、带动上下功夫。全省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814.40亿元,增长18.5%,增速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3%,比上年高3.0个百分点,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高。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50.06亿元,增长20.5%,比上年加快2.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2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38个大类行业中,除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外,其余37个行业生产实现增长,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生产分别增长37.1%33.4%29.8%28.7%

  (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好转。2009年,全省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769.40亿元,同比增长18.7%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370户,比上年增加632户。其中,过10亿元的企业100户,比上年增加4户;过100亿元的企业9户,比上年增加1户。盈亏相抵后,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71.90亿元,增长46.1%,扭转了上年下降的局面。全省工业企业实缴税金657.57亿元,增长8.3%,占财政总收入的43.7%,其中工业企业实缴国税574.21亿元,同比增长7.2%;实缴地税83.36亿元,增长16.2%。全省规模工业吸纳就业人员225.92万人,比上年增加14万人,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更加突出。

  (三)研发力度加大,科技创新亮点多。2009年,全省研发经费支出达110.6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0.9%;工矿企业获得专利授权3693项,同比增长66.1%,比上年快39.2个百分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27.1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全省规模工业专业技术人员21.84万人,占规模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9.7%;规模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24.41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0.6%;限额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302.2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比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      

  (四)改造和提升并举,节能减排成效显著。2009年,全省规模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1510.18亿元,增长13.9%,增加值总量占全省规模工业的35.5%,比上年降低4.4个百分点。全省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3.69%,比上年多下降1.8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实现万元工业增加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砷、镉分别为14.36千克、4.39千克、1.01克和0.22克;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砷、镉排放总量分别削减7.5%10.9%26.7%29.1%

  (五)集聚程度有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2009年,全省省级及以上园区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443.19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34.0%,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工业集聚发展程度不断提高,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全省新投产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定额指标达标率为100%;每公顷工业用地实现工业增加值445.60万元,同比增长17.0%,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六)投入力度加大,发展后劲增强。2009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95.35亿元,同比增长36.2%,比上年加快4.6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82.50亿元,增长39.8%;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036.43亿元,增长36.7%2009年,全省工业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136.05亿元,增长20.3%;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5.18亿美元,增长22.9%;引进内资895.72亿元,增长20.7%

  二、湖南新型工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产业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优化。我省产业结构虽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善,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状况仍较为突出高耗能行业比重相对偏高。2009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三分之一强,为35.5%,分别比湖北、安徽高2.7个和8.5个百分点。

  (二)环境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从环境保护数据来看,2009年湖南部分市州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与2008年相比有所回落,郴州、湘潭、怀化、株洲和益阳工业企业二氧化硫削减率分别比2008年回落15.9个、10.7个、5.5个、3.2个和2.9个百分点;娄底、湘西自治州工业企业砷削减率分别比2008年回落20.5个和15.6个百分点。全省发生浏阳市镉污染、武冈1354名儿童疑似血铅超标多起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表明在部分地区两高一资行业出现反弹苗头、企业违法偷排现象有所增多,环境保护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信息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引擎。从当前湖南的实际来看,信息化程度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2009年,全省规模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不到1%,仅为0.6%;限额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302.2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比三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占增加值比重为2.6%全省规模工业企业研发经费140.93亿元,每1000元主营业务成本中只有30元用于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产值率为10.4%,比2008年下降0.4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一)着力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一是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结合我省产业基础和已具备技术条件,选择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从突破核心技术和推进产业化两个方面下功夫。二是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要按照国家和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以及国家宏观调控要求,综合运行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抓好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等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规范产能过剩产业的发展。三是要加快发展最终消费品工业。要深入开展对消费品工业重点领域的调研,研究分析消费品工业发展形势和国内外市场情况,加强管理和指导,推动消费品工业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促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一是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抓紧研究并启动低碳经济试点,支持建设一批低碳型示范企业。二是尽快制定和出台符合湖南实际,鼓励节能和低碳技术研发的优惠政策建立专项扶持资金,对企业节能、低碳技术改造方面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支持。三是要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严格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三)大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依靠湖南的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抢占产业链条高端,加大技术储备。二是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推进工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三是要坚定不移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专利质量,重点推动发明专利比重的提升。

  注: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承办:工交处
执笔:周  玲
核稿:张映欣
责编:鲁  喆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