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红 /文
美丽的传说
橘子洲是一个岛。介名山城市间,浮袅袅凌波上。橘子洲又名水陆洲,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形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公元305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橘子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被誉为“中国第一洲”。
橘子洲是一根带。相传当时的湘江边上生活着一群渔民,其中有一位绰号叫做胡子爹的老人德高望重,深受众人的敬爱。于是他们挑了7位最会编织的姑娘,编了一根结实的白腰带,还在上面绣了一座美丽的长岛,系在胡子爹的腰上。有一天,渔民们在江中捕鱼遇到了很强烈的暴风雨,一时间狂风大作,白浪滔天。就在这时,胡子爹忽觉得腰间产生了一股巨大的力量,只划了几下就到了岸边。于是,他解下腰带,使劲往正在风浪中挣扎的小伙伴们扔了过去。腰带向江中飘去,越飘越长,越飘越大,变成了一块腰带形的陆地,渔民们登上陆地得救了。渔民们十分珍爱这块陆地,就在这里安家立户,精心耕种,这座美丽的长岛就是橘子洲。
红色的传奇
橘子洲是一首诗。1925年的那个深秋,青年毛泽东一首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抒发了心忧天下、济世救民的壮志豪情,开启了橘子洲的红色传奇。洲以人传,诗壮名城,90载寒来暑往,90载风雨兼程,如今读来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00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诞辰116年之际,一座沉思的青年毛泽东雕像在橘子洲头拔地而起。雕像以1925年青年毛泽东形象为基础,长83米,宽41米,高32米,基座3500平方米,由8000多块来自福建高山的永定红花岗岩石拼接而成,总重量约2000吨,由广州美术学院雕塑家黎明创作,是中国目前唯一的青年毛泽东雕塑,是中国现有毛泽东雕像中体积最大的,是橘子洲红色旅游的标志景观,也是长沙呈现给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神秘的画卷
橘子洲是一座桥。横跨在洲上的橘子洲大桥原名湘江一桥,位于城区五一大道西端与溁湾镇之间, 1972年10月1日建成通车,是长沙市首座横跨湘江的大桥。2014年5月1日运行的地铁二号线上的橘子洲站更是处处流淌着青莲文明和科技元素。
橘子洲是一宗禅。这里有一座庙叫江神庙,有一条街叫庙前街,有一座楼叫拱极楼。冬天可观”江天暮雪”,夏天是避暑胜地,拱极楼共四层,是橘子洲上观看长沙全景的最高建筑,堪称地标。
橘子洲是一帧画。从西向东,山、水、洲、城融为一体,似流动的画卷,如放大的盆景。“一面青山一面城”,西望层峦耸翠的群峰,山下是岳麓书院、爱晚亭和大学城;东瞰高楼林立的古城,第一师范、天心阁和湘江风光带尽收眼帘。
橘子洲实至名归、最甜最美的自然是洲头的橘子。想想秋天叶儿绿橘子红的样子,就知道什么是梦里的水乡、园里的橘香。
年年岁岁花相似,春夏秋冬各不同。这里楼台亭榭玲珑别致,百米喷泉乐声悠扬。这里是鸟儿的乐园,花儿的海洋,鱼儿的天堂……
这里梅花粉、茶花白、桃花红、樱花绿、桂花黄; 这里玉兰紫、结香柔、柳丝垂、芭蕉仙、竹子翠;这里水杉直、银杏雅、樟树老、枫球多、柚子大……
“一去二三里,船儿四五家,故事六七个,八九十枝花”。
景中还有景、画里还是画。红的、绿的、蓝的、白的……这里的小火车劲儿足,拉着游客跑得欢。
幸福的梦想
橘子洲是一盏灯。洲尾的沙滩公园里,每年元旦春节都会举办盛大的花灯展览。这里美轮美奂,点亮星城;这里迎新纳福,喜庆吉祥;这里如鱼得水,幸福绵长;这里硕果累累,共筑小康……
橘子洲是一场秀。火树银花不夜天,橘子洲上舞翩跹。麓山湘江悄悄喊,最佳观赏烟花的位置在杜甫江阁边。这里每逢周末和重要节庆日都会上演各类主题焰火晚会,湖南花炮就是这样腾空而起,飞入千家万户,璀璨大地神州。
橘子洲是一壶酒,休闲健身,放飞风筝,游玩雅趣,摄影发烧,吟诗作画,美味佳肴……
踩一踩温柔细腻的沙子,闻一闻花花草草的味道,数一数来来往往的船只,看一看江天一色的彩霞,问一问神神秘秘的星星……
“三五亲朋和好友,硬说湘江就是酒。洲头闹到沙滩上,一浪打来喝一口。”
……
漫步在橘子洲,悠然已醉。
——文章刊发于2016年4月8日中国信息报《周末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