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局代表李立:打牢基础 乘势而上 实现跨越
全省统计工作会议期间,本网采访了会议代表、张家界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立。
本网:李局长,您到张家界统计局局长任上才一年半,但在统计队伍建设上得到显著加强,您能介绍一下有关情况吗?
李立: 好的。2016年张家界市统计局提振信心,奋力进取,在队伍建设上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配齐了班子成员。年初,新任纪检组长到岗,班子成员得到充实。二是加大干部录用、选拔和轮岗交流工作力度。使干部队伍形成合理的梯次结构,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前途。我局在编在岗的干部职工36人,全年共提拔处级领导干部1名,解决正科待遇7名,副科待遇2名。公开选调科级干部1名,公开招聘专技人员2名,面向区县公开遴选公务员3名。5名同志都年富力强,能很快适应工作需要。轮岗3人。三是积极培育创先争优的意识。主要体现为“三全”:1.全员讲课。开设“统计大讲堂”,以每周五的大讲堂为平台,全员参讲,互助互学,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2.全员调研。我局全年共确定6个调研课题,采用“老+新”的搭配模式,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牵头,年轻同志具体执笔的调研课题组,深入乡村和企业等基层一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建议,效果非常明显,统计工作“以数据论数据”的局限性得到了有效突破,更多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论证引入到了我们的分析报告。全市“小康进程、园区发展、养老模式、消费驱动、绿色交通、房地产去库存”等6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调研课题全部结项,其中4个课题被国家统计局内网采用。3.全员分析。秉承“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总体思路,局领导带头开展统计分析研究,亲自拟定分析课题和调研方案,通过座谈交流、基层走访等途径,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同时做好与政策、理论、对策等方面的有机结合,致力通过研究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使分析报告更加具有指导和参谋价值。我带头撰写的《如何看待当前经济运行态势》,对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问题作了全面详实阐述;副局长李芳撰写的《张家界城镇化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考》,结合全市旅游发展实际,对城镇化的空间布局、整体规划和职能整合等提出了建议;总统计师张万鋆撰写的《积极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作用研究》,全面诠释了在当前经济下行环境下投资对稳增长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投资的结构和短板等问题做了深入分析。全局处级以上干部均完成了调研分析任务。2016年,全局共编印《决策咨询》52期,同比增长83.3%,其中有46期分别在省统计局内外网采用,采用率达88.5%,有7期《决策咨询》被《湖南快讯》、国家统计局内网、国办综合和国办专报等刊物、网站采用。为了弘扬统计文化,营造积极作为、敬业奉献的良好氛围,我局组织编写《数的海洋》《统计人》两首歌曲,并在有关媒体传播,反响较好。
本网:李局长,喜闻张家界统计局基础设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请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李立:2016年我局基础设施取得重大突破。自2012年国家统计局实施“四大工程”以来,联网直报的范围不断拓展,联网直报平台已成为统计业务的核心载体,全省14个市州中仅张家界未建立联网直报中心,严重制约了张家界统计工作的开展。3月21日至24日,省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戴乐平带队到张家界督查联网直报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就我市存在的问题向市政府反馈,同时,提出了联网直报中心建设具体要求,引起了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4月25日,市人民政府同意启动联网直报中心建设。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6月前投入使用。项目的建成,将彻底改变我市没有联网直报中心的历史,同时将彻底解决我局办公用房严重不足的问题,为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本网:李局长,张家界统计局在统计机构方面也得到了完善。您能详细说一说吗?
李立: 张家界市统计局在省统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张家界市统计局在机构设置上不断得到完善。2016年2月,全市区县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区县不再保留统计局,其职能划入发改局,统计人员总数减少32%,统计力量削弱严重。3月16日至18日,我们对区县统计机构设置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向市委、市政府进行书面汇报,得到主要领导的重视。8月15日至19日,应张家界市委、市政府邀请,受世平局长委派,省统计局副巡视员李机生对张家界市统计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向市委、市政府书面反馈了张家界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引起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9月18日,市长王志刚亲自召开全市统计工作调度会议,会上提出了恢复统计机构和加强统计工作的具体指示。一是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11月21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以市政府名义下发。目前,该《意见》已得到逐步贯彻落实;二是设立市统计局服务业统计科。市编办在全市没有机动行政编制的情况下,从市直其他单位压缩行政编制给我局调剂行政编制1名,同时,给我局增加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编制1名。三是增强区县统计领导力量。在区县发改局设统计局长和总统计师两个班子成员。四是区县的农调队统一更名为经济调查队,级别为副科级。五是对区县统计人员编制数不能少于机构撤并前。
本网:近年来,张家界统计局在旅游城市统计改革创新方面成绩喜人,您能给我们谈一下吗?
李立:张家界旅游立市,2010年,张家界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这就注定了张家界在旅游城市统计方面大有可为。张家界市统计局借助大势,与张家界市旅游局牵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旅游城市统计科研和服务平台—“旅游城市统计合作平台”(以下简称“统计平台”)。“统计平台”近几年的工作有板有眼、可圈可点。2016年,布局“营改增”条件下的《旅游业税负统计实证研究》,为创建旅游业税负大数据平台夯实基础;开展了《旅游城市绩效考核统计实证研究》课题研究,中国旅游报于2016年11月22日用两个整版专题报道了《旅游城市绩效考核统计实证研究》部分科研成果;《旅游业分类》湖南标准(DB43/T 1004-2015)和《旅游经济核算》湖南标准(DB43/T 1005-2015),被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立项为国家标准。经过多方协商,湖南省人民政府已发函国家旅游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京大学签订在湖南张家界合作创建《旅游城市大数据合作平台》(国家旅游大数据张家界试验基地)的合作协议书。
本网:李局长,2017年已经到来,您对2017年的统计工作有何打算?
李立:2017年,张家界市统计局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完成统计各项工作任务,扎实开展统计调研,不断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一要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新进人员培训要全覆盖,加强对部门、基层统计工作的指导协调和培训力度,重点抓好联合各主管部门做好分行业培训。二是认真开展农业普查。普查已到入户登记阶段,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家、省“三农普”领导小组的部署,节奏不变、力度不减,扎实推进农业普查工作。三是继续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工作。2016年8月31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我们配合工商部门及时将达到“入库”条件的企业纳入名录库,截至11月底,全市已有52户企业升级为规模企业、358户个体工商户成功转型升级为企业,其中有54家企业已纳入名录库。2017年,我们将协助相关部门继续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工作,对达到统计标准的企业及时做好“入库”工作。四是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实现统计执法和统计数据质量巡查常态化,加大统计法的宣传教育力度。五是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积极协调推动市、县区两级政府、各部门把统计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夯实统计基层基础,使张家界统计工作乘势而上,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本网:感谢李局长接受我们的访谈,祝张家界统计工作在2017年再创佳绩。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