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报刊发张世平署名文章《不唯GDP论英雄 统计服务要创新》
2013年12月23日,国家统计局马建堂局长在新华网发表署名文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统计工作重要论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扎实有力统计保障》。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精辟阐释了统计事业发展方向和统计改革创新的方向、担负的责任使命、实践的行动纲领,为新时期统计工作确立了思想基础、发展目标和行为准则。统计系统要深入学习,认真贯彻。为推动统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统计工作重要论述,促进对统计改革发展中焦点难点问题的深入思考,积极呼应中央对统计工作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奋力开创统计发展改革的新局面,
2014年1月3日,《中国信息报》特开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统计工作重要论述》专栏,陆续发表各省统计系统局队领导的有关体会文章。同日,该专栏刊发了湖南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世平题为《不唯GDP论英雄 统计服务要创新》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不唯GDP论英雄 统计服务要创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明确要求,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防止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也要求各级统计部门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新指示对做好统计工作的重大意义。客观而言,统计是为人民群众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重要工具,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在衡量经济发展总量和速度上,国内生产总值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GDP也有局限性,在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资源环境消耗方面,力所不能及。因此,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绝不是一个GDP所能涵盖的,衡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到底高不高,GDP不应是唯一标准,而应从质量效益、资源消耗、环境生态、人民生活等多方面、多角度去评价。尤其是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充,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断增大,客观上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弱化、淡化对GDP的考量,如果仍以GDP论英雄,无疑会使发展的目标错位、发展的方向偏失。在“不唯GDP论英雄”新形势下,统计部门如何与时俱进做好服务,我认为要有五“新”。
一是服务意识要有新境界。出现“唯GDP论英雄”的情况,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上对GDP的理解把握不够全面、不够准确,存在片面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统计部门在提供GDP时,还要注意宣传介绍GDP核算的范围、基础数据来源、数据核算、修订、评估方法以及发布方式等,便于使用者充分了解GDP指标及其结果。这就好比一个企业,在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还要为用户提供清晰明了的使用手册、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
二是服务领域要有新拓展。在“不唯GDP论英雄”的同时,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质量效益、创新驱动、资源环境等指标自然会摆上政府工作重要议程,这就要求我们统计部门加强针对这些领域的统计服务。比如:建立、完善、发布绿色GDP、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应对气候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质增效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等一系列全新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制度,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全面的、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是数据解读要有新视角。对现存的一些反映民生改善、资源损耗、生态环境的指标,要从新的高度、新的视角进行解读、修订和完善,积极消除GDP的间接影响,有效缓解各地对GDP的过度关注,更好发挥统计指标引导作用。比如,我们在绿色GDP评价过程中,原有反映生态环境的单位GDP废水排放量、单位GDP废气排放量等指标,由于用GDP作为分母,对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其经济总量很大,对废气、废水的排放总量有很强的稀释作用,很难客观反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今年我们将其改为单位面积废水排放量、单位面积废气排放量,用国土面积作为分母,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四是统计能力要有新提升。“不唯GDP论英雄”,客观上要求统计生产方式要发生深刻变革,统计能力要大幅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巩固完善“四大工程”,进一步深化基层企业统计一套表的改革,减少企业多头报送。进一步扩大联网直报覆盖范围,结合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网上综合直报系统,增加企业联网直报覆盖率,减少中间环节的影响。充分利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企业生产经营记录和部门行政记录等大数据,为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统计调查体系提供全面、准确、丰富的原始资料。将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应用到统计工作中,以提高基础数据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五是数据质量要有新要求。“不唯GDP论英雄”,对统计数据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始终视数据质量为生命线,尊重企业独立填报真实数据的权利,坚持独立调查、独立报告、独立监督的职责,加大对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确保统计公信力,树立统计权威。进一步完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研究制定对企业一套表数据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完善核查机制。加大对统计数据的科学评估,加强经济指标、能耗指标、财税指标和民生指标的协调性检验,通过内部初审、纵向联审、横向验证等机制,不让有不实成分的数据上报,不让有虚假内容的信息出门。
[供稿:宣传中心]
[责编:周碧红]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