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报》智慧统计栏目头条刊发通讯《数据“多跑路”企业“少动手”——长沙市天心区统计局企业智能填报系统试点应用侧记》

——长沙市天心区统计局企业智能填报系统试点应用侧记
■陶 然
李女士口中的“数字员工”,正是天心区统计局最新部署的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智能填报系统。自今年8月起,这个能模拟人工操作的智能机器人悄然改变着天心区辖区企业的统计工作方式,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动手”。
从企业跑腿到数据奔跑
统计报表填报是企业应尽义务,但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不少痛点。“每月要登录多个系统,反复核对数据,生怕出错。”某零售企业统计负责人王先生表示,“最头疼的是遇到系统卡顿,整个操作流程都要重来一遍。”
变化始于今年8月1日。天心区统计局引入RPA技术,正式启动智能填报系统试点工作,首批在16家企业部署智能机器人,涵盖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服务业等代表性行业。系统部署过程令人惊喜。“就像给电脑安装了一个新助手。”参与试点的某酒店财务人员坦言,起初还担心会耗费太长时间,结果“技术人员来这儿半天就完成了安装调试,第二天机器人就开始自动填报月报了。”
“数字员工”入职实现效率倍增
在试点企业,RPA机器人展现出惊人效率。通过模拟人工操作,系统能够自动登录企业财务系统、导出报表、抓取数据,并在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完成数据填写。整个过程中,所有数据都在企业内部闭环处理,不与外部服务器交互,确保数据安全。
“最直观的变化是时间成本大幅降低。”一家服务业企业的统计专员小张说,“以前填月报至少需要半天,现在只需点击‘一键启动’,机器人自动完成数据采集、报表填报和台账生成,效率相当高。”
天心区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RPA技术具有独特优势,无需企业开放数据库权限或开发API接口,避免了繁琐的系统改造。一个标准填报流程仅需1-2天就能完成开发测试,一周内就可上线运行,大大提升了企业统计工作质效。
注重企业获得感和安全感
天心区的创新不止于技术层面。2023年,作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国家综合试点地区,天心区就探索出“普查员+技术员”双员制工作模式,与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招募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建立普查技术员库。
这种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延续到智能填报系统推广中。天心区统计局采取“试点引领、分步实施、服务支撑、激励驱动”策略,科学规划三阶段实施路径,2025年8-10月开展精准试点;10-12月推广至50家企业;2026年起力争实现300家企业应用覆盖。
“我们特别注重企业的获得感和安全感。”项目技术人员表示,系统采用单机版客户端模式,“一企一套”独立部署,机器人仅执行预定任务,不访问任何非相关数据,这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从工具创新到生态共建
随着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智能填报系统展现出更多可能性。一家试点企业利用RPA机器人自主开发了内部报表自动生成功能,另一家企业则实现了跨系统数据同步。
“RPA就像企业数字化的‘种子’。”天心区统计局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构建企业、街道、区级三级服务体系,通过层层递进的服务打消企业顾虑、提升使用体验,推动实现从‘要我用’到‘我要用’的转变。”
暮色渐浓,天心区统计局办公楼依然灯火通明。技术人员正在根据首批企业反馈的意见,不断优化机器人。窗外,湘江两岸华灯初上,一场以数字技术驱动统计现代化的变革,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发生。
[来源:中国信息报]
[审核:罗 彬]
[责编:谢佳豪]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