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统计局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2-10-23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本报记者周碧红 通讯员余俊/

  近几年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统计局围绕“争优型”、“文明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建设,将创先争优精神贯穿于工作始终,有效地履行了统计的参谋与服务职责。“湘西州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在省、州政府领导支持下,统计“四大工程”建设顺利,甚感欣慰!“四大工程”建设需要长期不懈努力。望你们发扬成绩,坚守“四条红线”,使“四大工程”建设的成效更好地体现到统计数据质量上。让我们共同努力。”49日国家统计局马建堂局长的批示是肯定,是要求,更是给了和谐进取、奋勇争先的湘西统计人极大的鼓舞和信心。

    队伍建设,创先争优的内在要求

  党员干部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主体。该局坚持从三个方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以创争理念引领队伍建设。围绕统计中心工作开展创先争优大讨论。经过大讨论活动,提炼出了“忠于统计、敢于求真、善于创新、勇于争先、勤于学习、乐于奉献、甘于清廉、臻于至善”的统计理念,把创先争优精神深化为统领统计部门发展的价值观念。二是以“三个表率”推动队伍建设。局领导班子在学习上作表率,带头主动参加调研和培训,全年下基层重点调研达12次以上;行动上作表率,活动承诺在先,班子成员每人量化承诺在5条以上,并身体力行抓好落实;监督上作表率,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自觉接受群众评议民主测评。2011年,班子的民主测评满意率达到100%,统计局机关党支部被评为全州先进基层党组织。三是以“四级点评”促进队伍建设。创新建立“科室负责人点评科室人员,分管领导点评科室负责人,一把手点评分管领导,全体职工点评一把手”的四级联动点评方式,确保点到脸红心跳,评得客观准确。通过“四级点评”,统计队伍纪律更加严明,作风更加过硬。在人口普查中,为按时完成全州280多万人口的数据处理任务,全局人员连续奋战一个多月,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普查表平均日处理量超过5万张,没人叫苦,没人喊累,认真查看每个数据,核准每张表格,充分展示了统计队伍的战斗力。

    业绩提升,创先争优的主要目标

  推动中心工作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目标。该局坚持把业绩创优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指标来抓。一是“四个结合”优化环境。坚持指导与沟通相结合、调研与交流相结合、督查与宣传相结合、执法与普法相结合,拓展与企业、统计对象的交流途径,促进其对统计工作的了解和支持,构建起纵横结合、联动互补的统计执法体系,进一步优化统计工作环境。二是“四大工程”夯实基础。投入1100多万元,启动“一库、一表、一软件、一系统”“四大统计工程”建设,开通了州县统计信息化网络,延伸建立起乡镇统计机构。在软件配套上,大力开展统计从业资格培训,全州基层单位统计台账建立率、原始计算依据完备率、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率均跨入了全省先进行列,在统计数据质量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两个抓手”提升素质。以创建州级“学习型党组织”、“书香单位”为抓手,加强政治理论、经济、法律、业务等六方面知识学习,具体列出学习书目44种,采取自学、集中学、专家讲课、经济运行分析会等12种学习方式,对取得学习证书人员进行奖励,有效提升了业务素质。2010年来,全州共有28项统计工作在全省评比中获得先进名次,全省统计工作综合评比名列前茅,R&D资源清查工作还获得全国先进单位。

    群众满意,创先争优的价值取向

  为人民服务、让群众满意是创先争优活动的本质要求。为此,该局坚持做到“三服务”:一是服务中心大局。主动服务中心工作,为州“十二五”发展规划、党委换届工作报告等各种重要文件报告的起草提供数据来源和咨询服务。强化了统计监测预警职能,《湘西统计分析》年出刊50期以上,并在每期《湘西工作》刊载专题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为全州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二是服务重大活动。积极主动参与州委、州政府各部门开展的形象调查、满意度测评、为民办实事数据评估、绩效考核数据评估、价格统计监测、退耕还林统计监测、经济运行统计等,以过硬的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保证数据真实。2010年来,参与重大活动调查25次,为提升湘西对外形象作出了自己的一份努力。三是服务社会民生。通过统计网络公布、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用及时准确的数据,更加直观地展示州委、州政府在民生领域建设上取得的成效,提振全州各族人民发展的信心,切实提高社会满意度。

  创先争优是个永恒的主题,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日前湘西州召开的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大会上,州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功信介绍了经验和做法,并表示将把创先争优作为长期的动力,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不断突破,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章刊发于2012年10月23日中国信息报《统计导刊》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