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扬帆正当时
——湖南醴陵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纪实
本报记者 周碧红 通讯员 贺中云/文
俗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在湖南瓷都醴陵活跃着一群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统计人,他们屡获殊荣、屡立奇功。“务实、奉献、担当”,他们就是靠这枚统计金刚钻,以改革创新为引擎,积聚正能量,突出大服务,在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建设、打造醴陵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进程中提供着优质的统计服务和全面的统计保障。
创新观念,促进统计服务理念内在化
“关上门”的被动数据统计已远远不能满足全社会对统计的基本要求。醴陵统计人勤学思“变”,将固有的为数字而统计、为政绩而统计、为统计而统计的传统“小统计”思想,转变为市场经济统计、为社会发展统计、为服务决策统计的现代“大统计”视野。在全市统计工作会议上,丁全生局长明确提出“打开门、迎进来、走出去”的主动服务意识,要求牢固树立“服务是统计工作主旋律”的理念,切实为政府、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服务好。同时在日常工作中,确立了“凡是有利于统计业务工作开展的行为都要支持,凡是有利于统计创新发展的思想都要维护”的工作标杆,鼓励业务人员敢想、敢试、敢做,提倡多想、多试、多做,支持交流、共商和激辩,营造出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平台,将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全方位服务内化到意识形态和工作言行中。
创新方式,促进统计服务领域最大化
强化评价,服务经济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统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围绕全市 “两进两争两率先”、“争一进百”的发展目标,醴陵市统计局组建专门队伍,对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进行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分析、比较,并对相关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努力、主动且靠前服务,为醴陵成功挺进“全国百强”、“全省四强”和争先进位提供了强有力的统计保障。
注重分析,服务上级决策。针对经济社会产业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他们坚持把统计调研分析工作摆到突出位置来抓,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和领导决策需要,增强分析的针对性、系统性、有效性和前瞻性,提高分析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做到月度有简易分析,季度有综合分析,专业有专题分析,综合有全面分析。同时,根据醴陵产业特色,还制定了主导产业发展调查方案,深入企业走访调查,积极开展陶瓷、烟花、服饰、物流、文化产业和园区经济的监测与运行分析。深入基层调研,重点围绕百姓生活、企业生产关心的物价、投资、房地产、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加强调查研究,为促进醴陵发展建设进言献策,为市委、市政府指导全市经济工作和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做优产品,服务社会公众。他们注重加大统计产品开发力度,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运行情况分析和统计月卡;集中开发整理各类普查资料,及时编写统计信息快报;组织汇编全年统计数据资料,着力做好统计年鉴的发放工作;今年又新增编印《市情市力-2013》供社会各界参阅;日常还积极借助《今日醴陵》等主流媒体和政府网站、统计网站,及时发布统计公报和统计工作动态,并开辟局内信息咨询窗口和局信息网站的交流平台,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发布和解读力度。
强化考核,服务政绩监测。按照市委、市政府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和目标要求,他们认真抓好“五强五快”、绩效评估、为民办实事、新型工业化、全面小康等考核监测以及民意调查工作,积极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和方案,切实做好数据评估认定。同时,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对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实事工程、重点企业、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等进行有效监测,做到统计工作与全市工作的同频共振。
创新管理,促进统计服务落实长效化
为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强化各部门、各单位的统计责任,醴陵市统计局将统计工作纳入对科级领导班子年度政绩考核内容。全市分专业制定了联网直报企业统计工作考核评比方案,对所有联网直报企业实行每季度一考评、每年度一评比,对优质高效完成联网直报的企业,市财政列支专项经费进行考核奖励。对乡镇(街道)统计站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和基础工作实行定期检查考核,且由原有的一年一度考核调整为半年一次检查评分。各专业实行内部季度业务检查评比,对数据质量、台账建设、分析调研等全部实行量化计分,分等级进行奖惩。通过完备的考核检查奖惩机制,全面强化了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统计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该局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以及考勤、请销假、卫生、值班、安保等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切实提升干部队伍形象和机关形象。并推进“每周一学、每人一讲”周五学习制度和每周业务例会制度,定期推动业务人员的学习、教育、培训、交流和磋商,有效提升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创新体制,促进统计服务体系社会化
随着统计不断做大,他们将“六位一体”的社会化统计体制体系建设作为建立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的基本保障。去年醴陵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统计工作的通知》,在“配强政府统计、巩固乡镇统计、落实部门统计、做实企业统计、明确村级统计、完善住户统计”六个方面强化举措,进一步协调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统计力量,层层落实各方统计责任,全面完善社会化统计网络体系。当前,国民经济核算协调机制已经建立,统计联席会议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全市统计工作做到了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点评;部门、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和社区(村)都设置了统计机构(岗位),明确了统计责任人和分管领导,特别是建立了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主办统计员制度,使基层统计职能得到进一步拓展,统计工作保障机制得到有效加强。
风劲扬帆正当时。值此大统计、大数据时代,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醴陵统计人正以更清晰的思路、更开放的姿态、更坚实的步伐乘势而上、锐意进取,在创新服务中实现统计工作的新跨越。
——文章刊发于2013年10月24日中国信息报《统计导刊》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