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对七人普工作的启示
■ 姚应龙 刘彦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笔者所在的湖南省株洲市统计局抽调10余名专业统计人员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集中办公,负责建立完善疫情统计指标体系,每日收集整理汇总各部门疫情统计数据,编印疫情统计日报表等具体工作。在深度参与疫情防控过程中,通过与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市工信局等部门交流沟通,笔者对疫情防控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宣传动员等有了全面了解,特别是对疫情防控工作中政府高位推动、大数据运用、社会力量动员、广泛宣传发动、详细摸排等做法深有感触。笔者认为,在七人普工作中,如果能够借鉴疫情防控工作经验,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政府高位推动 强化部门协作
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光靠统计部门一家将无法完成这一繁重的任务。因此,在普查工作中要强调政府高位推动,参照疫情防控领导指挥体系,在设立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设工作组时,纳入相关部门的分管领导和成员,建立领导重视、全民动员、务实推进的工作格局和高效运转的普查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定期调度通报,加强考核监督,确保工作实效。
为压实基层责任,省级以下人民政府应建立领导分级分线包干机制,层层设立工作指导组,实行分级分线包干负责,省级领导包片指导市州,市级领导包片指导县市区、县市区领导包片指导各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包片指导各村(社区)。作为具体承担人口普查工作任务的乡镇(街道),必须由行政一把手担任组长,确保人口普查工作在乡镇一级落地落实。
利用防疫力量 精心选聘“两员”
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是普查现场登记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他们的素质和责任心,直接决定着普查数据质量和普查成功与否,因此必须精心抓好普查人员选聘这项工作。
按照普查方案要求,株洲市每80户划分1个普查小区,每个普查小区配备至少1名普查员,每个普查区至少配备1名普查指导员,则全市需要“两员”1.5万余名。此次参与疫情防控的联防队员、驻企联络员、社会志愿者、网格员和物业管理人员,有调查入户经验,有群众工作经验,前期也参与过人口信息登记,他们对辖区内人员状况等信息非常清楚,可以作为“两员”选聘的首选。同时,要千方百计保障他们的利益,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国家和省级层面应出台相关政策,解决“两员”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给基层普查人员送去最暖心的关怀。
用好部门记录 发挥大数据优势
一是部门数据必须共享。普查指标涉及到公安、卫健、民政、人社、国土等多个部门。人口普查要充分利用各个部门的数据,实现互联互通,提高调查效率。
二是充分利用好疫情防控资料。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在摸排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人员信息台账。从现在开始,各级人口普查机构应迅速部署做好有关疫情防控资料的整理保存工作,为人口普查清查摸底提供详实的资料。
三是必须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通过公安、经信和运营商等单位,建立人口流入流出大数据分析模型。
四是采集上报手段应灵活多样。七人普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除了由调查员持PAD上门登记外,可以开发小程序或者网页平台,通过部门共享数据,预置基本信息,由居民自主申报,核实补充信息即可。
创新宣传手段 营造普查氛围
在新媒体、自媒体空前活跃的时代,人口普查宣传也要顺应新变化新形势,创新宣传方式,取得广大人民群众对人口普查的支持和配合。要像这次疫情防控一样,做到点面结合、多管齐下,形成全方位、广覆盖、多角度、立体化的宣传态势。除信件、报纸、广播、电视、短信、公交车辆、的士、住宅小区、大型商场、广场、楼宇等传统宣传形式外,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短信、抖音、网络、学习强国等平台密集发布普查动态,使人口普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同时,要加大普法宣传和案例宣传力度,引导广大普查对象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依法配合普查,如实申报普查项目,确保人口普查工作顺利实施。
(作者单位:湖南省株洲市统计局)
——文章刊发于2020年4月28日《中国信息报》统计导刊栏目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