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对我省地方统计科研的观察与思考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1-12-14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统计科学研究是统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教兴国是我国的战略方针,按小平同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显然统计科研是很重要的。

    随着统计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及有关统计业务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部分大专院校结合统计工作和统计教育实践开展理论研究,使统计科研取得了显著成绩。我省形成了以省统计科研机构为中心辐射全省的统计科研网络,使统计科研工作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本文根据我省统计科研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几点肤浅的看法供参考。

一、 我省统计科研的现状

    1.建立了统计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形成了科研网络。20世纪80年代初我省统计科研机构和统计学会成立,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统计科研工作已纳入全省统计工作目标管理,既提高了统计科研含量,又调动了统计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形成了以省统计学会和科研所为中心,联系各市州统计学会、各专业统计分会、省属部分大专院校的统计科研网络,为领导决策、理论研究、统计宣传、科普及培训等方面提供了服务,取得了显著成绩。

    2.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统计科研工作必须按照统计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以服务统计工作和经济建设为目标,才能得到有效发展,使统计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水平得到提高。据统计,在1997年、1999年全国第四、五届统计科技进步奖评选中,我省推荐课题及论文51项,获全国统计科技进步奖15项,占29.4%;在组织开展的全省第四、五届统计科研成果奖评选中,参评课题及论文275项,有238项获奖,占86.5%;在全省第四、五届社科成果奖评选中,统计科研有7个项目获奖。部分研究成果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省针对统计体制改革与统计理论实践及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提供服务,使统计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如:湖南省统计局研究的《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作用测算方法与应用研究》、《湖南省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实证研究》、湖南大学研究的《广义股价指数的修正方法研究》;长沙市统计局研究的《长沙工业产业链体系研究》等项目均获得国家统计局科研成果奖的奖项。获奖作品都能紧密联系当前形势分析研究,给各级党政领导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在开展统计科学普及、统计宣传、人才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群众性统计科研工作的开展。我省出版的统计学会通讯和书刊,是宣传统计科研成果及论文的窗口。为了把高质量、高水平的成果及时推广宣传并产生效益。几年来,省统计科研所编辑出版了30多万字的《湖南统计改革探索》一书、《统计学会通讯》20多期、《统计论文选编》等书籍10多种。对推动统计科研、提高科研水平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是推动统计科研工作、提高统计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增强统计科研部门(团体)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始终依靠广大统计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围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统计改革和树立适应市场经济统计的新观念展开广泛的探讨。几年来,多次举办统计学术报告会、研讨会、科普讲座、统计新知识培训等,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数万人次参加,群众性统计科研热潮不断涌现。

    在我省统计科研不断取得成果的同时,仍存在许多矛盾和不足。一是对统计科研工作的重视不够。少数地方认为统计科研可有可无,没有专人负责,没有健全的科研机构和组织管理办法,使统计科研基本处于被动状态。二是经费投入少。一些地方统计部门在没有科研机构的情况下,也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具备基本的科研条件。三是科研人才缺乏。一方面引进统计科研人才不够,另一方面缺少对现有统计科研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知识老化的现象较为普遍。四是统计科研成果转发慢。由于缺乏激励机制,统计科研成果难以得到推广和使用,往往鉴定后束之高阁,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

二、 积极推动统计科研的发展

    统计科研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统计科研工作的领导,对科研机构从组织上重视、思想上转变、研究上有超前意识,做到真抓实干,科研工作一定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1、领导重视,健全机构,是搞活科研工作的关键。领导重视是改善统计科研条件的一大关键。明确科研所的工作职能,认识科研的重要性,才可能使统计科研工作有所改观。科研机构的设置要因地制宜,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各市州统计科研机构可与学会工作结合或成立科研管理所,指定专人负责。这样对考核、检查和布置各项工作都有目的,年终考核评比就不会出现重复参评现象。

    2、加大科研力度,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加强对各市州统计科研工作的领导;改进科研成果评审办法。各市州统计局要建立科研奖励基金,以调动统计部门以及大专院校的统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一技之长,研究出更多高质量的成果,促进统计科研更快地发展,为各级党政领导提供服务。

    统计科研成果评奖,不仅是统计科研工作成果检阅,也是对统计科研成果的肯定和宣传,同时为统计人员提供了展示成果的阵地和条件。各市州统计局的科研工作发展不平衡,从以往开展的各项科研评奖及课题申报立项情况看,除长沙、株洲、湘潭、岳阳、郴州、娄底市和自治州在课题申报立项及申报评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外,其他市在这方面的工作相对被动一些,更谈不上有高质量的成果参加评奖。鉴于此种情况,在加大科研力度的同时,更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是当前科研工作的当务之急。

    3、统计科研应以研究本地社会、经济及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为主。几年来,研究统计改革的内容偏多,研究本地宏观经济、社会、科技情况的较少。所以按照国家提出的“科技工作要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主战场,把攻克国民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主要任务”的精神,应把研究本地宏观经济、社会科技以及难点、热点问题作为重点,争取有所突破。

    4、统计科研工作要紧跟信息自动化步伐,实现统计科研手段的创新。

    用现代化手段开展统计科研工作,实现统计科研手段的创新,就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与信息技术,以获得有关科研信息,进行统计数据处理,提高科研效率和质量,从而利用更多的数据资源进行开发与研究,使统计信息交流与软件开发在新世纪统计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要建立竞争机制。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想办法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全省统计科研基金,从全省统计科研立项项目及科研成果中挑选重点项目,给予一定的调查补贴及成果奖励。严格操作规程,使整个科研及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统计科研工作与其他处室工作有所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统计工作服务。进入二十一世纪,统计科研工作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