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长沙市工业产业链发展情况分析

  近年来,长沙市牢固树立经济工作向产业聚焦的鲜明导向,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长沙市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产业发展文件,认真研究产业经济,狠抓重点产业招商,精心培育产业主体,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全市以项目为抓手,以园区为载体,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产业聚焦不断增强,抓产业链建设的氛围更浓、发力更准、效果更实,产业链日益成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根据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个产业链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产业发展基础、产业规模和存在的问题,为绘制产业链“现状图”和“全景图”,推动精准决策、精准招商、精准发力提供参考。

  一、长沙产业链发展的基本情况

  根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2018年全市22个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产值合计6849.0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实现利润422.6亿元,比上年增长7.9%。

  1、龙头产业规模突出。从产值规模看,工程机械、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汽车制造三大产业链龙头地位突出。三大产业链产值均超过1000亿元,发展基础好,产业较完备,是长沙工业的骨干产业链。2018年三大产业链产值合计4546.5亿元,占22个产业链产值合计的66.4%。2018年长沙经开区牵头发展的工程机械产业链产值169.0亿元,比上年增长7.8%;宁乡经开区牵头发展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产值1520.1亿元,比上年增长5.6%;长沙经开区牵头发展的汽车制造产业链产值138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2、新兴产业高速增长。从高质量发展看,技术含量高、产业发展领先的新兴产业实现高速增长。2018年宁乡高新区牵头的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链产值251.3亿元,比上年增长47.6%;望城经开区牵头的新型轻合金产业链产值170.1亿元,比上年增长45.5%;隆平高科技园牵头的基因技术产业链产值76.1亿元,比上年增长45.0%;长沙高新区牵头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产值23.1亿元,比上年增长34.6%。

  3、牵头园区发展较快。园区是产业聚焦地,是产业链建设的主体,园区牵头的产业链在本园区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据绩效考核园区牵头产业链数据统计,2018年全市各园区牵头产业链产值合计30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比全市产业链产值增速高2.8个百分点。22个产业链中,有19个牵头园区产业链产值增速高于全市产业链产值增速。牵头园区产业链产值增速超过40%的有4个,分别为浏阳高新区的碳基材料产业链(增速为131.3%)、望城经开区的新型轻合金产业链(增速为64.8%)、隆平高科技园的基因技术产业链(增速为54.7%)、长沙高新区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增速为46.5%)。

  二、目前长沙产业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沙产业链数量多,产业链条长,受产业历史布局、产业链发展进程、经济发展现实水平等因素影响,在产业链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和问题。

  1、统筹协调力度弱。牵头园区对产业链全市发展情况不熟、底子不清,没有清楚地掌握全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图”,全市范围内统筹协调产业链发展的力度较弱。牵头园区只注重本园区发展,只掌握了本园区产业链企业情况,没有掌握产业链在全市的企业数量、产值规模等情况,没有掌握全市产业链各企业、各环节的具体发展情况,特别是核心企业、关键环节的发展情况,难以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在全市范围内统筹推进产业链建设。同一产业链企业和资源彼此孤立地分布在各区县、各园区,形成产业“孤岛”,没有建立有效机制进行聚集整合实现产业“链接”,难以推动形成上下游互联互动、互通有无、协作有序的产业链。

  2、牵头园区占比低。作为一个产业链发展的牵头园区,在产业规模上要有较大的占比才能名实相符,树立起牵头的形象,担负起牵头的责任,但是长沙大部分产业链其牵头园区所占比重偏低。从整体上看,2018年22个产业链在牵头园区中的产值合计占全市产业链产值的比重为45.0%,尚未过半;从单个产业链看,22个产业链中有14个产业链的牵头园区产值占比低于50%,有6个产业链的占比低于20%,其中检验检测、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环境治理技术及应用3个产业链的占比低于10%,分别只有4.7%、7.3%和8.3%。

  3、部分产业规模小。部分产业链发展欠佳,企业数量少,产值规模小,同时增长速度也不特别快,产业发展不呈“链”形,承担整个产业链发展重任的压力较大。2018年有10个产业链产值低于50亿元,产值合计268.8亿元,比上年增长3.4%,占全部产业链产值比重仅为3.9%,其中大数据、增材制造和碳基材料3个产业链产值低于10亿元,产值分别为2.4亿元、3.7亿元和8.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3.7%、17.6%和9.3%。

  三、促进长沙产业链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快推进产业链发展是振兴实体经济的重大举措,要掌握情况,因链施策,抓住关键点精准发力,不断完善、补充、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摸清实情绘好现状图。要全面摸清各个产业链在全市的发展情况,科学、完整、清晰地绘好产业链发展“现状图”。摸清产业链上全市全部企业的发展情况,掌握每家企业技术、工艺和产品特色,梳理各家企业的上下游关系,真正把企业在产业链“现状图”中“链”起来。对标国际、国内产业龙头企业和产业发展前沿、对照产业链“全景图”客观评估分析全市产业发展程度和水平,既不盲目乐观,也不妄自菲薄,对全市产业链进行科学定位,明确方向,抓住重点,因链施策,加快推进。

  2、加强统筹下好一盘棋。牵头园区要提高站位,加强全市统筹,强化横向沟通整合,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产业链发展。牵头园区要着眼于全市产业链发展,把长沙产业链建设放在国内乃至国际平台上谋篇布局,而不能只局限于本园区的企业。要发挥全市牵头作用,明确并承担全市产业发展的责任,制定产业链发展政策,统筹全市产业链发展,在发展目标、工作推进、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等方面均要从全市的角度和层面进行综合协调。要主导全市产业链的发展,推进产业链垂直整合、横向集聚,在招商、布局、产出等方面应发挥决定性、主导性作用,协调新引进项目按照22个产业链的园区空间分布分产业落地,构建良好产业链生态,实现园区之间良性互动、错位发展。

  3、引领发展提高聚集度。牵头园区要发挥本园区优势,把所牵头的产业链作为本园区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发展,形成规模聚集效应,打造全市的龙头产业、特色产业。在全市产业链发展中牵头园区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努力提高本园区产业链的发展水平和产业规模,提高产业聚焦度、影响力。要集中力量推动产业链发展,从产业规模、技术研究、发明专利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努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园区在全市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份额,切实担负起牵头产业发展的重担。在发展速度上要高于全市产业链发展水平,在产业规模上要占据绝对优势,规模较大、相对成熟的产业链占全市产业链比重要超过30%、规模较小的新兴产业链占全市产业链比重要力争达到50%以上。

  4、聚焦关键找准发力点。要聚焦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关键环节,找准产业链建设的突破口和发力点,“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提高人力、物力和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产业链整体发展。要对标“全景图”找差距和不足,找准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因链施策,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抓不住关键和重点,防止出现效率低下、产业低端、重复建设等问题。骨干产业要突出强链,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链骨干企业实力强、规模大、产业链发展较完备,发展的重点是强链,要由大变强,突破地域范围,实现引领发展。成长产业要突出延链,显示功能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储能材料、新型轻合金、先进轨道交通等产业链已经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产业空间广阔、成长性好,发展的重点是延链,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弱小产业要突出补链,部分产业链规模偏小,缺乏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发展重点是补链,要细分产业领域,确立产业主攻方向,加快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抢占技术和市场先机,激发产业活力,形成特色发展产业链。

  5、注重成果突出高质量。要充分发挥产业链分工协作、高效有序、资源节约、合作共赢的优势,助推长沙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招商引资方面突出高质量“选资”,要根据产业链发展实际情况进行“招商选资”,紧盯高端、关键、紧缺环节开展精准招商,着力引进大公司、大集团、大项目、先进技术、研发基地等有利于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推进产业升级的领军型龙头企业,实现产业突破、升级,推动高端化,为产业链“强筋健骨”。在产业发展方面突出高质量“聚集”,强化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创新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产业平台建设促进企业聚集,加强产业横向集聚和垂直整合,建立上下游企业有序协作关系形成牢固的产业链,加大关键链节和终端链节的集聚力度,推动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在发展成果方面突出高质量“产出”,要注重产业链产出,将一个个招商项目转化成一家家生产经营企业,将产业链建设落实到经济发展成果这一最终落脚点上来;要注重投产见效,强化项目落地和建设,招商项目要加快签约落地,签约项目要启动开工,在建项目要尽快投产,投产项目要做大做强。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审核:徐林]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