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衡阳市节能环保绿色发展显成效

  衡阳市委、市政府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把把节能降耗、低碳发展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全市上下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瞄准打造现代化产业强市,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开创出新的发展局面。

  一、加大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节能目标超额完成

  衡阳市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节能工作成效显著。2018年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5.28%;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6.3%。全年能耗增量为33.7万吨标准煤,未超过年度控制目标45万吨标准煤。

  二、 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有效腾出用能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衡阳市着力政策机制完善,积极化解冶炼、水泥、造纸、制革、印染、化纤、铁合金、铝酸蓄电池等行业落后企业进行淘汰关停。衡阳市累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和关闭小企业共266家。其中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23家,关闭小企业143家。通过强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了衡阳市工业经济结构,有效推动了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减少了大气污染。

  三、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衡阳市企业重组和煤炭资源整合取得进展,组建了煤业公司26个,全市关停9万吨/年及以下产能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40处,煤炭工业整体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有了根本好转。电力“上大压小”取得成效,全市关停59家企业小火电机组总容量16.33万千瓦,减少了资源消耗和排放,腾出了发展空间。火电中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比例由53%上升72%;太阳能、风电和生物质等新能源装机占比9.61%,发电量占比7.08%。天然气清洁能源利用度显著提高,管道天然气供应量持续增长,年供气达到2.8亿立方米,居民用气量年均保持近10%左右的增长速度,车用CNG和LNG用气量年均增长10%以上。

  四、环境污染治理全力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显著

  全市围绕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明确减排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确保减排工作落实到位,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显著。2018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7年下降4.3%、5.6%、4.4%和9.2%,为完成“十三五”减排目标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五、大气污染防治不断强化,空气质量总体向好

  衡阳市通过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并印发《衡阳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来,全市认真开展空气质量改善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大气污染防治效果初现,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向好。

  (一)城市空气质量保持良好。全市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为 89.8%,,比2017年提高0.8个百分点,PM2.5 年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减少4微克/立方米。

  (二)大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清洁生产。根据不同行业工业企业特点,结合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企业加快清洁生产项目的实施。全市已完成50家企业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涉及建材、有色、钢铁、化工、食品等行业,带动投资达5亿多元,每年可节能约3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4.5万吨,使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三)机动车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全市不断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2018年,全市2018年营运车辆9.77万辆,其中载客汽车1.26万辆,同比增长7.6%,载货汽车4.18万辆,同比下降8.1%。汽柴油公交车车已退出市场,城市更换绿色能源公交车、投放了共享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倡导低碳交通,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将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六、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持续加大,绿色家园逐步显现

  全市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家园。全市自然生态系统逐步改善。

  (一)林业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到2018年完成“三边”造林85.76万亩,通道绿化8284公里,完成义务植树7750万株。全市有林地面积为537920.2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7.38%,活立木总蓄积为1805.3万立方米。森林固碳、制氧、储能、蓄水、保土保肥等生态效益总价值达到73.9亿元,林业生态体系逐步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二)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加强。到2018年,全市确定的自然保护区9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05.7万亩,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南岳衡山;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衡南江口鸟洲、衡东天光山、常宁大义山;县级自然保护区6个:衡南岐山、衡阳陈坪、衡阳岣嵝峰、衡东灵山庙、衡东全觉峰、祁东四方山。已基本形成生态功能、物种保护和社会效益显著的自然保护区体系。

  (三)湿地保护取得明显成效。衡阳市出台了《衡阳市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等一系列文件,截至2018年底,全市有5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保护体系的湿地面积10.6万亩,湿地保护率达62.8%,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能源革命,人人坚持节约优先,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提升能源消费清洁化水平,加快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社会经济绿色发展。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宜居的绿色新衡阳。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谢德能]
[审核:徐林]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