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建筑业发展评价分析
建筑业作为湖南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作出了重大贡献。从第二次经济普查到第三次经济普查,湖南建筑业产业规模和速度同步增长、企业活力与竞争力不断增强、品牌和影响日趋扩大,地位日益突出,做大做强前景广阔,但随着建筑安装业的市场越来越大,行业内部竞争愈演愈烈,湖南建筑业“规模偏小、效益偏低、资金偏紧、活力偏弱”等问题还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第三次经济普查湖南建筑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对比中部六省建筑业发展现状,发现湖南建筑业面临的瓶颈,提出我省必须以新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建筑业,加快建筑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使我省建筑业实现从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的转变, 从而促进我省的经济增长。
一、湖南省建筑业发展现状
(一)建筑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突出。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2013年,全省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564.93亿元,与第二次经济普查相比,建筑业增加值是2008年的2.18倍;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35%,比第二次经济普查高0.13个百分点。建筑业对全省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8%,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
(二)建筑业产业规模扩大。2013年,全省有工作量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个数为2094个,比2008年多102个。2013年,建筑业总产值5283.84亿元,是第二次经济普查时2008年的2.5倍,占全国建筑业产值的比重为3.3%。
(三)非国有建筑业快速发展。2013年,全省非国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772家,占全省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的84.6%,其建筑业总产值、实现利税总额、平均人数分别占全省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的59.0%、70.5%和64.8%。非国有建筑业企业已经成为湖南建筑业的主体力量。
(四)境外市场拓展能力增强,品牌效应显现。全省建筑业企业施工项目已遍布全国30个省市区,2013年,全年在省外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91.47亿元,是2008年的2.81倍;占全行业总产值的32%,占比比2008年高4个百分点。其中,拓展广东、贵州、广西和四川市场突出,分别完成产值346.10 、118.87 、106.13 和103.48亿元。
(五)生产经营效益提升,经济社会贡献增强。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得到提升。一是企业利润快速增长。2013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96.97亿元,是2008年的1.76倍。二是纳税贡献显著增强。2013年累计上缴各类税费总额242.91亿元,是2008年的2.34倍。三是吸纳从业人员增加。2013年年末,全省建筑业企业吸纳从业人员199.74万人,比2008年多61.84万人。
(六)行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集中度提高。从所有制结构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企业占比下降,国退民进态势显现。2013年,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企业322个,比2008年减少14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65.64亿元,占全行业总产值的41%,占比与2008年持平。从企业资质结构看,特级和一级资质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发展较快,产业不断向高资质企业集中。2013年,全省有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11家、一级企业188家、二级企业519家、三级及以下企业784家;专业承包一级企业57家、二级企业114家、三级及以下企业421家。其中,特、一级建筑业企业数占全省的12.2%,而其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利税总额、资产总计等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占全省的62.1%、52%和61.8%。高资质企业规模扩大和产值超亿元企业队伍的不断壮大,使湖南建筑业呈现竞争力增强的良好态势。2013年,全省产值超亿元的建筑业企业达868家,其中超十亿、五十亿、百亿的企业分别为93家、13家和3家。如: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是湖南建筑业的龙头老大,2013年建筑业总产值超300亿元,实现利润超10亿元,紧随其后的是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和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龙头骨干企业促进了资金、技术、人才的集中,提升了产业集中度,提高了区域竞争力,对湖南建筑业做大做强起到了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
二、湖南建筑业与中部六省比较
2013年,湖南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在中部六省均位居第3位;企业个数位居中部六省第5位;从业人数居中部六省第2位。
(一)建筑业总产值及行业结构、资质结构比较。从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可以看出,湖南建筑业以房屋建筑业为主,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比重相对较低。2013年,湖南建筑业总产值中房屋建筑业占70.7%,占比在中部六省中最高;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所占比重很小,仅为2.2%,是中部六省中最低的,最高的河南省达5.8%,高出湖南3.6个百分点;湖南建筑安装业比重也比较低,为3.6%,最高的是安徽,达6.7%。湖南建筑业行业分布非常不均衡,高资质的大企业集中于房屋建筑业,在国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形势下,与房地产开发项目依存度较高的建筑业企业受到较大的影响。湖南特级建筑业企业规模较大、实力较强。2013年,湖南特级企业11家,仅次于河南、湖北居中部第三位;特级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70.63亿元,位列中部第三,显示出特级企业的巨大贡献作用。从建筑业总产值平均规模看,湖南特级企业平均产值是97.33亿元,低于中部六省平均(106.83亿元)水平9.5亿元,低于湖北省(148.63亿元)和安徽省(122.89亿元)。河南特级企业数最多(17家),江西产值平均规模在中部六省中最小,仅55.93亿元。
(二)建筑业增加值及比重比较。2013年,湖南建筑业增加值1516.35亿元,仅次于河南省和湖北省,位居中部六省第三位。2013年,湖南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为6.4%,在中部六省中居中游水平,排第4位。
(三)建筑业利税总额差异比较。2013年,湖南建筑业利税总额位居中部六省第三位,利税总额排名与建筑业产值排名一致,显示建筑业实现利税与建筑业产值同步。2013年,湖南建筑业利税总额392.54亿元,比湖北少321.2亿元,比河南少177.41亿元,差距主要在于利润总额。2013年,湖南建筑业利润总额172.54亿元,比湖北少175.91亿元,比河南少79.41亿元,也就是说近50%的差距是因为利润总额差距引起的。按资质企业分析,11家特级建筑业企业是湖南的领头羊,2013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20.3%,实现利润占全省的17.5%。完成产值是山西的2.4倍,而实现利润仅是山西的94.7%;完成产值是江西的19.1倍,而实现利润仅是江西的8.7倍。
(四)建筑业企业平均效益效率比较。2013年,湖南建筑业企业资金利税率为15.5%,位居中部六省第一位,资产负债率60.3%,居中部六省第五位。说明湖南建筑业资本利用效率居中部六省前列。
三、湖南建筑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一)规模优势不明显。目前,湖南建筑业产业规模偏小,2013年,湖南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仅为6.4%,在中部六省中排第4位。高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偏少,全省特级企业仅有11家,落后于河南与湖北,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上,特别是在项目的招投标中处于竞争劣势,许多大项目及基础设施项目由省外建设单位中标承建。
(二)建筑业人力资源缺乏。建筑企业中非技术工人劳动力资源丰富,而技术工人相对匾乏,主要表现在: 一是技术和管理人员偏少,企业管理较为落后。第三次经济普查中,全省建筑业从业人员199.74万人,工程技术人员占比仅为12.7%,这一比例低于制造业和采矿业水平,建筑业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建筑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全省建筑业企业大部分没有自己的工人队伍,由劳务公司提供的农民工流动性很大,而且施工现场劳务层作业人员学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技能水平不高,再加上现在建筑劳务公司一般到一些偏远的、比较落后的地区招工,这些农民工的文化基础低、技术差,导致建筑企业一线的工人整体素质下降。
(三)建筑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近几年来,全省建筑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高位运行。通过第三次经济普查发现,全省建筑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60.3%。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成本。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自有资金不足而举债经营的现象较为普遍,增大了企业正常经营和融资的风险,增加了财务成本。
四、促进湖南建筑业发展的建议
为适应经济增长和建筑业发展的趋势要求,迎接改革发展繁重任务的挑战,全省必须以新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建筑业,加快建筑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建筑业实现从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的转变,推进经济平稳健康增长。
(一)切实提高建筑业企业竞争力。发挥比较优势参与竞争。要积极推动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与建筑业企业合作,在充分发挥建筑业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借用其它行业的比较优势参与竞争。同时要提高融资能力,以带资承包工程换资源或以投资资源开发得工程的方式,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二)调整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一是要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建筑企业必须审时度势,在巩固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优势和能力的同时,努力适应国家投资方向的变化,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从传统的房屋建筑业向基础设施、社会公共事业转化,逐步形成大土木建设的格局。特、一级总包企业要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建筑施工企业要积极向环保、水利、铁路、机场等高附加值的基础设施领域发展,改变全省施工企业经营比较单一的状况。加快实现由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建筑服务业的转变。二是要推进经营模式调整。建筑企业要通过经营模式创新,加快资本运营步伐,有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大力推动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变。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大企业实施FBT、BT等方式,不断提升企业融资能力、投资能力、管理能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升。
(三)大力促进建筑业技术创新。加强建筑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要引导支持和鼓励建筑业企业面向工程实际,面向市场需求加大科技投入,设立实验室和中试基地,进行具有前瞻性的技术研究,作好技术储备。要加快开发和推广应用能够促进我省建筑业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配套技术,全面推动信息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建立并完善协同工作模式、流程和技术标准。建筑业企业要积极发展成套技术,提高工程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同时要不断提高装备技术水平,改进施工工艺,减少手工作业,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承办:投资处
执笔:徐 祺
核稿:周颖江
责编:黄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