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决策咨询

湖南“十二五”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情况分析

  “十二五”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突出工业节能降耗主阵地,加快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业用能节能取得较大成效,逐步形成工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由于全省高耗能行业占比仍然偏大,能源刚性需求较多,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高,节能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工业节能需进一步加强。

  一、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综合能源消费总体趋缓

  “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分别为7162.93、6708.61、6733.87、6525.80和6060.0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速分别为8.7%、-4.4%、2.4%、-3.4%和-5.9%,“十二五”累计增速下降3.3%,而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上升65.6%,全省规模工业以较少的能耗支撑了较快的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二)增加值能耗显著下降

  “十二五”期间,全省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46.2%,年均下降11.7%,提前超额完成五年累计下降18%的节能目标任务。2015年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7%,下降率居全国第5位,中部六省第1位。节能降耗在推动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质量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升

  全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十二五”期间,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量不断提升。2015年,全省规模工业清洁能源发电量近517.42亿千瓦时,是2010年的1.1倍。规模工业消费清洁环保天然气达到了13.01亿立方米,是2010年的2倍,占规模工业能源消费合计的比重较2010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四)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2015年,全省规模工业加工转换投入能源6227.38万吨标准煤,产出4414.52万吨标准煤,加工转换效率为70.9%,比2010年提高7.2个百分点,相当于每万吨标准煤加工转换减少约800吨损失量。其中,火力发电效率为39.1%,提高4.2个百分点;原煤入洗效率为86.6%,提高2.5个百分点;炼焦效率为92.5%,提高6.7个百分点;炼油效率为99.2%,提高5.0个百分点。

2010-2015年全省规模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年份

总效率

发电

炼焦

炼油

2010

63.71

34.83

85.84

94.29

2011

69.06

39.61

93.9

95.04

2012

71.74

39.73

92.17

99.18

2013

71.6

39.81

92.78

99.28

2014

71.36

39.05

93.43

99.28

2015

70.89

39.1

92.52

99.22

  (五)主要工业产品单耗下降

  2015年,纳入监测的198家重点耗能工业企业上报单位产品能耗68种,其中40种呈不同程度的下降,与2010年比降幅面达58.8%。从单位产品能耗变化情况看,吨水泥综合能耗由2010年105.42千克标准/吨降至2015年83.28千克标准煤/吨,吨铝加工材消耗能源量由2010年783.85千克标准/吨降至2015年475.15千克标准煤/吨。此外,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吨水泥综合能耗、单位粗铅综合能耗、吨钢综合能耗、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单位精锌综合能耗、分别较2010年下降34.7%、21.0%、10.1%、8.2%、4.9%和3.1%。

  (六)行业节能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工业39个行业大类中有16个行业综合能耗增速累计下降,其2015年的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全部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达69.0 %。六大高耗能行业在产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改造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些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品比重大幅增加,一些新的节能生产工艺大范围采用;节能降耗成效显著,除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综合能耗累计上升外,其余5个行业均下降,降幅最大的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下降19.9%。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耗能行业能耗占比仍然偏高

  2015年,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全省规模工业企业的比重为79.3%,而其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3%,能耗比重比2010年提高了1.2%,而增加值比重却降低了4.6%。由此可见,虽然近年来湖南省在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演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全省规模工业能耗比重始终维持在78%-80%之间,变动不大,到“十二五”末期能耗比重还略有上升。因此,湖南省在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上仍面临较大压力。

2011-2015年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 单位:万吨标煤

行业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能源消费总量

占规模工业比重(%

能源消费总量

占规模工业比重(%

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煤)

占规模工业比重(%

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煤)

占规模工业比重(%

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煤)

占规模工业比重(%

(万吨标煤)

(万吨标煤)

六大高耗能行业合计

5595.56

78.1

5197.87

77.5

5595.56

78.1

5197.87

77.5

4806.56

79.3

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777.89

10.9

763.93

11.4

777.89

10.9

763.93

11.4

298.41

4.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077.18

15

1119.06

16.7

1077.18

15

1119.06

16.7

557.19

9.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313.82

18.3

1234.4

18.4

1313.82

18.3

1234.4

18.4

1179.85

19.5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31.47

6

394.96

5.9

431.47

6

394.96

5.9

1161.07

19.2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686.37

23.5

1374.96

20.5

1686.37

23.5

1374.96

20.5

314.31

5.2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308.83

4.3

310.55

4.6

308.83

4.3

310.55

4.6

1295.73

21.4

  (二)工业企业节能内驱力不强

  随着节能降耗工作不断推进,规模工业耗能产品单耗下降较为明显,部分产品单耗指标已经接近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能耗下降的空间日益压缩,节能的边际成本与难度加大。现阶段,行政命令和考核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企业的节能行动,企业持续自觉的实施节能降耗措施的内在动力不足。同时,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外部经济环境较为疲软,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利润下滑,直接影响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导致部分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停滞。

  (三)煤炭消费依赖程度大

  “十二五”期间,湖南规模工业能源消费中,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虽逐年上升,但原煤等煤炭品种的能源消费占比仍在6成以上,能源消费仍然表现为以煤为主,导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大量排放,引起城市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存度高,成为湖南省能源消费品种结构中的短板,也成为产业、产品转型的瓶颈。

  (四)工业节能管理体系仍存不足

  从全社会的管理节能来看,仍然存在节能政策不够完善,市场作用发挥不够,节能标准化规划研究开展不够,节能降耗监督手段和力度不能满足需求等问题。从企业内部的管理节能看,存在企业节能管理内生动力不足,日常管理缺位,能源利用不充分,生产组织不到位,各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及能耗利用不均衡。

  三、对策建议

  (一)创新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按照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加大先进清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力度,通过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大力推动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控制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大企业生产工艺的改造,大力降低能耗,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二)推动技术升级,发展低碳产业

  科学技术是实现工业节能的关键。从目前节能的现实状况看,依靠技术进步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实现的节能只占20%至30%。因此,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用高新技术实现节能降耗增效。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低碳产业发展,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三)加强政策扶持,提高管理水平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健全节能标准体系,提升能源计量技术水平,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立工业节能目标等方面着手开展能源监管体系建设。建立节能降耗长效机制,做好能源消费计量、统计和效率分析,延伸节能降耗工作的触手。

承办:能源处
执笔:宋  超
核稿:倪凡伟
责编:黄湘冀

上一篇:扶持贫困县企业 打赢脱贫攻坚持续战 下一篇:当前生产经营总体正常 面临困难仍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