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简明信息

2013年湖南省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发展概况

  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13年湖南省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1]总量迅速扩大,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呈现外资与港澳台资占比上升、分布行业广但相对较为集中、地区差距较大但各具特色等特点。
  一、企业数量增加,结构进一步优化
  根据三经普数据显示,2013年湖南省规上文化制造业单位共1349家,比上年增加254家。其中,大型[2]企业12家,中型[3]企业303家,小微[4]企业1034家,占比分别为0.9个百分点、22.5个百分点和76.7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比重呈现上升趋势,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2013年营业收入2144.5亿元,期末从业人数32.9万人,利润总额149.8亿元。
  二、内资企业占主导地位,港澳台资与外资占比有所提升
从登记注册类型来看,内资企业共1285家,其中私营企业964家;港澳台资企业41家,外资企业23家。内资、港澳台资和外资占比分别为92.3%、3.0%、1.7%,比上年分别降低3.6个百分点、提高1.2个百分点、提高0.4个百分点。内资、港澳台资、外资企业营业收入分别为1711.4亿元、104.8亿元和328.3亿元,占比分别为79.8%、4.9%和15.3%。
  三、行业覆盖较广,相对较为集中
   2013年湖南省规上文化制造业单位分布在35个行业中,分布行业较广,比上年增加了3个行业。单位数量居前三位的分别为焰火与鞭炮产品制造(773家)、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145家)和文化用纸制造(122家),比上年分别增加29家、66家和38家,占规上文化制造业单位数量的57.3%、10.8%和9.0%。工业总产值居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焰火与鞭炮产品制造、文化用纸制造和文化用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工业总产值占比分别为40.0%、12.9%和11.2%,合计达64.1%。
  四、地区差距较大,产业各具特色
  规上单位数量居前五位市州分别为长沙、株洲、郴州、岳阳和邵阳,营业收入居前五位市州分别为长沙、衡阳、株洲、岳阳和郴州。其中,长沙单位数占全省的40.3%,营业收入占全省的29.9%。各地区文化制造业发展各具特色,如长沙、株洲等工业总产值总量最大的行业为焰火与鞭炮产品制造,衡阳、郴州等为文化用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邵阳、岳阳等为文化用纸制造。

承办:社会和科技统计处
执笔:郭开金
核稿:周颖江
责编:黄湘冀

上一篇:2013年湖南省文化产业经济普查主要数据简析 下一篇:2014年湖南各市州GDP保持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