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乡复合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序推进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将全省122个县(市、区)分为三大类。第二类为城乡复合型县市区,共47个县(市、区),基本对接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和限制开发区(以下简称二类县)。2015年,全省二类县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87.8%,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其中生态文明指标实现程度上升最快,实现程度达98.3%,比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指标实现程度上升幅度次之,实现程度分别为79.2%和88.5%,比上年提高5.5个和6.7个百分点;而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实现程度分别为98.1%和97.9%,比去年提高0.3个和0.7个百分点。
表1:全省二类县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大类指标实现程度 单位:%
|
2014年 |
2015年 |
实现程度相减 |
经济发展 |
73.7 |
79.2 |
5.5 |
人民生活 |
81.8 |
88.5 |
6.7 |
社会发展 |
97.8 |
98.1 |
0.3 |
民主法治 |
97.2 |
97.9 |
0.7 |
生态文明 |
82.1 |
98.3 |
16.2 |
一、经济发展
2015年,全省二类县人均GDP(按2010年不变价)33965元,比上年增加2501元,实现程度为75.5%,较目标值45000元还有一定差距。科技投入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增加,达15.8%,实现程度为78.8%。经济结构指数实现程度为87.6%,比上年增加4.8个百分点。人均财政总收入实现程度为78.8%,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57.5%,比上年提高了21.3个百分点,但仍是经济发展方面实现程度最低的一个指标。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重为149.3%,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59.7%。
二、人民生活
2015年,全省二类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实现程度为78.7%,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人均储蓄存款22598元,比上年增加2435元,实现程度为80.7%。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4.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1平方米,实现程度达到100%。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为15.4%,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96.0%。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比率为100.0%,比上年提高8.4个百分点;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98.6%,实现程度达到100%。
三、社会发展
2015年,全省二类县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实现程度为100%,其中,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为105.7%;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为79.4%,比上年提高16.9个百分点。教育发展水平实现程度为92.9%,与上年基本持平。医疗卫生水平实现程度为100%,其中,每千人拥有床位数为5.2张,比上年增加0.8张;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5.9‰,比去年降低1.4个千分点。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为2.6平方米,比上年提高0.6平方米。
四、民主法治
2015年,全省二类县居民依法自治实现程度为100.0%。其中,城镇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和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分别为97.7%和96.9%,比上年提高2.3和2.0个百分点。社会安全指数为97.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除火灾事故死亡率略有上升外,刑事犯罪率、交通事故死亡率、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发生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五、生态环境
2015年,全省二类县地区单位GDP能耗0.616吨标准煤/万元,实现程度为100.0%,比上年提高22.4个百分点。环境质量指数实现程度为97.1%,比上年提高15.0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地表水质达标率两个指标实现程度为82.4%和98.7%,其余城镇污水处理率、空气质量达标率、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实现程度均已达100%。绿化水平实现程度为100%,其中森林资源蓄积量增长率和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为4.4%和34.4%,分别比上年增长1.0个和8.2个百分点。
承办:科研所
执笔:邓 静
核稿:倪凡伟
责编:黄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