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新常态下长沙服务业加快发展

  服务业发达程度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长沙市加快推进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创新发展,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努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成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动力。

  一、服务业发展现状

  长沙服务业发展呈现增速领先、占比提升、结构优化的特征。2015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69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3.4%,拉动经济增长4.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48.6%。

  (一)服务业增速超GDP增速。近年来,长沙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但服务业保持了持续稳定较快增长,为全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2015年长沙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1%,增速提升2.4个百分点。在全市经济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的情况下,服务业增速提升了2.4个百分点,近年来首次超过GDP增速,有力地拉动了全市经济增长。从近年增长情况看,服务业增速保持基本稳定。2011-2015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14.5%、13.0%、12.0%、10.5%、9.9%,经济增长率持续回落,但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则保持了基本稳定,2011-2015年分别增长10.7%、12.0%、12.1%、9.7%、12.1%,年均增长11.2%。从与全国、全省比较来看,2015年长沙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3.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占GDP比重提升。随着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服务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提升,该指标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也是大幅提升。2015年长沙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3.4%,比上年提升1.6个百分点,比2011年提升3.8个百分点;该指标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由2011年的 84.3%提升到90%以上。同时,长沙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稳步提升,2015年长沙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达28.9%,比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长沙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2015年长沙三次产业结构为4.0:52.6:43.4,三次产业顺序逐步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

  (三)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增加。近年来,长沙服务业成为了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15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近五成,长沙经济由主要靠工业拉动转变为服务业与工业双轮驱动。2011-2015年,长沙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9%、37.2%、40.7%、37.4%、48.6%。2015年与2011年比较,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17.7个百分点。在工业增速持续回落、贡献降低的情况下,服务业成为了长沙经济的有力支撑点。2015年服务业和工业对长沙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48.6%和43.1%,服务业贡献提升了11.2个百分点,工业则回落了9.6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税收快速增长。近年来,长沙市服务业税收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成为了全市税收收入的主要增长点。2015年长沙服务业税收收入达679.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增速高于全市税收收入9.8个百分点;占全市税收收入的比重达43.1%,比上年提升3.5个百分点;对全市税收增长的贡献达76.5%。分行业来看,增长较快的是金融业,2015年税收收入139.91亿元,增长112.8%。

  (五)“三新”服务业加速发展。近年来,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不断涌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新日益活跃。移动互联网、创意设计、系统流程服务等新业态发展迅速,生态旅游、休闲养老、网络服务等新模式快速发展。2015年,以拓维信息、中清龙图、搜云科技为代表的手机游戏动漫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41.0亿元,比上年增长28.2%;以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为代表的旅游业实现总收入135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云计算和大数据实现营业收入增长38.4%;网络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23%。

  (六)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90.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最快,增长49.2%;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保持了占比大、增速快的特点,增长11.1%。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业增加值超400亿元,达40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3.8%;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1万亿,比上年增长24.8 %;各项贷款余额达1.23万亿,比上年增长15.0%,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和公交都市建设,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52.43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全社会运输周转量473.0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6%。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着力加快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房地产去库存,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4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上年提升18.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904.8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4%,增速提升42.9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加快发展。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09.66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7.3%。非营利性服务业稳步提升。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9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1.4%。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长沙服务业保持了持续稳定较快增长,占GDP的比重逐步提升,但仍存在传统服务业增速较低、总量与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较大、服务业企业规模偏小等问题。

  (一)服务业经济总量偏小。近年来,长沙服务业虽然实现了较快发展,但与全国26个省会城市比较来看,服务业经济总量仍然偏小。长沙与广州、武汉、成都、南京、杭州等城市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服务业。2015年,广州、武汉、成都、南京、杭州的服务业增加值均超过5000亿元,其中广州为12086.11亿元、南京为5572.27亿元、杭州5855.29亿元,长沙服务业总量仅为3690.15亿元,与这些城市的差距均在1000亿元以上。

  (二)传统服务业增速较低。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各行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传统服务业增速较低。2015年,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30.7亿元,仅增长5.7%,增速低于金融、信息传输等现代服务业增速9.5个百分点,低于全市服务业增速6.7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5.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5.2%。

  (三)服务业企业规模偏小。长沙服务业企业缺乏知名品牌,企业规模偏小,大企业集团数量偏少。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来看,2015年,长沙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1015家,其中营业收入10-50亿的单位仅11家,50-100亿元的仅4家;没有1家企业营业收入过100亿元。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来看,长沙仅有2家企业营业收入过百亿元,50-100亿元企业也只有5家。

  三、对策建议

  长沙应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做大做强十大服务业重点产业,积极引导培育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融合发展,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快传统服务业发展。当前,长沙传统服务业发展明显趋缓,但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快传统服务业发展,促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逐步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服务业层次和竞争力;要围绕扩大就业,大力发展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交通运输等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行业,充分挖掘这些行业的发展潜力和就业潜能。

  (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长沙应着力于打造业态新颖、特色突出、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在更大空间、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互动发展中,拓展城市服务功能和影响力、辐射力,努力成为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要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拓宽领域,重点发展金融、旅游、会展、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加速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优化发展环境,规范行业管理,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大力促进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从而实现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业,引进国内、国际现代金融和保险组织,不断促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培育和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使之成为经济增长和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区位、产业、资源和综合交通优势,努力将长沙建设成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

  (三)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按照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规律,加强规划引导,着力培育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要着力发展服务业新兴产业,如网络服务业、动漫产业、服务外包产业、信息服务业、健康养老服务业等,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加快商务营运中心、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中介服务、金融服务等平台打造,为高端制造业发展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使高端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为长沙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四)培育服务业企业集团。着力引进和打造总部经济,采取多种措施引进企业总部,提升经济发展层次。按照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在重点行业领域积极谋划建设一批业态新、影响力强、拉动效应明显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实行动态化管理,确保项目的先进性、带动性、引领性。积极培育服务业重点产业,促进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消费、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现代金融等重点产业加速发展。按照经营规模、盈利能力、就业人员、上缴利税等标准,研究确定并支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服务业龙头企业和领军型企业集团,千方百计支持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扶文武]

  [审核:刘 雁]

  [责编:罗 昊]

上一篇:2015年衡阳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结构优化升级 下一篇:2015年娄底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2016年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