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娄底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十二五”期间,娄底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娄底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提升工程、创新项目种子工程、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工程”等五大创新工程,大幅度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2015年,娄底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首次突破6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一、高新产业成就显著
(一)整体规模稳步扩大,产业贡献举足轻重。2015年年末娄底市共有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报表单位98家,比2010年净增43家,是2010年高新企业数量的1.8倍。2015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05.4亿元,比2010年增长60.0%,平均每年增长9.9%;实现增加值144.3亿元,比2010增长30.9%,平均每年增长5.5%。同时,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5.2 %,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1.2%。
(二)创新投入不断加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拥有科技活动人员5232人,比2010年增加1535人,是2010年的3.4倍;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21.1亿元,是2010年的2.1倍,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9.4亿元,是2010年的2.1倍;全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专利申请数为409件,是2010年的5.6倍,其中有效发明专利拥有数为360件,是2010年的3.3倍。
(三)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新兴产业快速成长。2015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共有67家私营企业,是2010的1.8倍;私营企业实现增加值44.4亿元,是2010的5.6倍,平均每年增长41.1%,平均增幅高于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35.6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5.2亿元,是2010的6.3倍,平均每年增长44.5%,增幅高于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34.6个百分点。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三大新兴产业共实现增加值25.0亿元,是2010的6.9倍,平均每年增长47.2%,增幅高于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41.7个百分点。
(四)产业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效果显著。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向各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专业园区特色比较明显,辐射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已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5年, 娄底境内6个开发区共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0.6亿元,同比增长21.8%,增幅高于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16.2个百分点。共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14.7亿元,同比增长22.7%,增幅高于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18.9个百分点。同时,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9.7%,园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达到了68.5%。
二、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一)企业自主创新意愿仍有待提高。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R&D经费投入19.4亿元,虽同比有大幅增长,但其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2.8%,低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中要求的3%及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虽整体科研产出水平较高,但仍有59家高新技术产业统计企业未申请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占全部98家企业的60.2%。有60家企业至今未拥有有效发明专利,占比为61.2%。
(二)高新技术行业分布仍不够均衡。从全市统计的98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新领域分布来看,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三大行业企业占了67家,占总数的68.4%,三大行业高新产品产值达到468.7亿元,占全部产值的77.4%。而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等三大行业仅有4家企业,只占总数的4%,其高新产品产值为29.6亿元,占全部产值的4.9%。高新技术产业从整体布局来看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影响着整体均衡发展。
(三)高新技术产业总量仍有待提升。从内部结构来看,2015年末,全市共有纳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53家,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及产品企业只有98家,只占规模工业单位数的13.0%,高新技术产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仍然较低。从全省总量构成来看,娄底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仅占全省总额的2.4%,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省总额的2.9%,总量排名均列全省第10位,排名较为靠后,赶超压力较大。
三、助推产业再创佳绩
(一)加强服务,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意愿。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关优惠政策、高新技术单位及高新技术产品的申报、认证、管理等加大宣传解释工作。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协助企业做好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工作,帮助企业及时做好高新技术的申报和认证工作。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积极组织企业争取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意识。
(二)强化引导,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在先进技术上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能力。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链的中、高端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政府牵架搭桥,协调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各方的关系,走市场化的产学研结合道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供稿:娄底市统计局 吴术阳]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