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十二五消费品市场量质齐升
“十二五”时期,娄底市消费品市场总量不断扩大,传统消费转型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发展,电子商务、旅游休闲、文体娱乐等成为新的消费亮点,多层次、多形式市场网络逐步形成,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呈现量质齐升、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消费品市场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一、“十二五”时期娄底市消费品市场的主要特点
(一)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增速放缓
“十二五”时期,全市消费品市场依然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跨过200亿和300亿的大关。但另一方面,随着消费品市场需求动力的减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随之放缓。“十二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63.6%,年平均增长14.8%。
2010-2015年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从92家增长到383,累计增长316.3%,2015年新增入统企业78家,限额以上法人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2010年的19.2%提高到2015年的40.7%,提高21.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法人单位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二)消费结构动力换挡,逐步升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较大改变,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明显增多,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
1.传统型的吃、穿类商品仍然是居民消费的热点。2015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零售的商品中,实现吃类商品零售额30.56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分别增长49.3%、38%、16.2%;实现穿类商品零售额13.91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服装类、鞋帽、针纺织品类分别增长8.7%、6.8%、33.6%。
2.家居类商品增速放缓,通讯类商品热度不减。2015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零售的商品中,实现家具类商品零售额2.46亿元,同比增长8.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8.91亿元,同比增长17.9%,家电类商品零售额29.57亿元,同比增长18.4%,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0.97亿元,同比增长41.4%。
3.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明显增多,成为居民消费新亮点。随着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转向追求精神上的满足。2015年,全市在体育、娱乐用品类实现零售额0.37亿元,同比增长29.2%。
(三)城乡市场共同繁荣,同步发展
“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为零售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购买力,为促进消费结构改善、拉动城乡市场繁荣增添动力。2015年娄底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5.9亿元,较2010年累计增长97.2%,年均增速为14.5%;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7.9亿元,较2010年累计增长105.6%,年均增速15.5%,城乡市场同步发展。
(四)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发展迅猛
随着“互联网+”快速的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发展迅猛。2015年,娄底市仅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达11.13亿元,其中通过非自营平台实现的零售额8.91亿元,势必成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新的增长点。
(五)“美丽”经济持续升温,势头可观
“十二五”以来,全市紧紧围绕“一核一线”(即锲而不舍地打造新化文化旅游特色县这个“核”点,对内形成新化、冷水江、涟源、双峰、中心城区旅游轴线的“内环”),科学定位全市旅游发展,加强对中心城区旅游消费功能设计和品味升级,进而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2015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达2316.6万人次,同比增长19.8%,实现旅游收入163.9亿元,同比增长18.6%。
二、“十二五”时期娄底市消费品市场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经营规模和效益欠佳。虽然全市“十二五”消费品市场总体繁荣活跃,但是受企业平均规模偏小、管理水平较低、行业竞争激烈、经营模式单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的规模和效益有待提高。2015年,全市334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现利润总额为6.43亿元,户均利润192.6万元,其中烟草公司、心连心超市、新华书店、中石化等10家企业的利润总额达到了3.45亿元,占全市的53.7%,即其余324家企业的户均利润仅为92万元。
(二)传统零售增长放缓。一方面,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压力下,房地产业的萎缩直接导致了建材行业和家电行业的萎缩,同时也加剧了钢材、水泥和煤炭等重要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销售额大幅减少;另一方面,淘宝、京东和微店等一系列新业态的产生和商贸物流运输系统辐射范围的日益完整,对传统零售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市场价格的竞争日益激烈。
(三)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全市的旅游景点多而分散,景点与景点之间往往相隔较远,同时没有便利的交通作为支撑,在旅游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的明显不足。一方面,全市的旅游业仍然主要是依靠自然风景资源来致胜,使得游客的潜在消费难以在娄底的旅游景区转化为真实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本地的旅游服务意识仍有待提高,成为阻碍旅游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四)进出口产品较为单一。2015年进出口额中出口仅占24%,进口占比76%。其中,铁矿砂的进口约占进口总额的80%-90%,因此铁矿砂的价格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全市的进出口增长。同时,由于出口退税不能及时足额到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不仅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也影响企业进出口的积极性。
三、促进娄底市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的建议
(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坚持供给侧、需求侧两端发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传统消费,创新消费模式,以住房消费、汽车消费为基础,积极顺应市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努力发展旅游经济、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推动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完善农村物流网络建设;通过增加收入,提高保障,让居民敢消费、愿消费,促进消费品市场共同繁荣。
(二)加大外贸企业扶持与进口贴息力度。立足于新业态的引进,积极接洽跨境电商,促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投入运营,通过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曝光、三检、货代和融资等一系列的服务,加大对外贸企业的帮扶力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出口退税的足额及时和加大进口贴息力度,降低进出口成本,解决资金周转难题。
(三)规范旅游市场,助长美丽经济。依法治旅,在优化旅游市场上加大力度,开展不定期的执法检查,依法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坚决严处乱收费现象。创建等级景区,促进景区提质升级,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打造旅游产业一条龙服务;同时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抓好抓实湄江地质公园、曾国藩故居、紫鹊界梯田等旅游项目的保护与建设。
[供稿:娄底市统计局 赵晓雯]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