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衡阳市经济基本面总体平稳 稳中有进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改革创新,大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前10个月,全市经济基本面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工业回升基础不牢,市场需求不足,经济稳增长基础尚不稳固。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总体平稳,转型升级稳步推进。1-10月,衡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7%,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居全省第4位,增速与排位与三季度持平。虽然当前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但主导行业总体发展势头较好,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一是主导行业贡献率超一半。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八大主导行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1%,对增长的贡献率为63.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4个百分点。二是“两高”产业平稳增长。高技术产业增长17.5%,比前三季度高6.6个百分点;高加工度产业增长6.9%,比前三季度高0.3个百分点。三是六大高耗能产业增速继续回落。受国家“去产能”政策影响,六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增速为5.4%,比前三季度回落了0.9个百分点。四是园区集聚发展趋稳。全市园区规模企业累计增加值增速为7.8%,比前三季度上升了0.1个百分点。
(二)投资增速略有回升,重点领域投资稳步提高。1-10月,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711亿元,增长13.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比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居第13位,与三季度持平。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118.8亿元,增长6.6%。一是民间投资降幅有所收窄。1-10月,民间投资完成990.83亿元,下降2.1%,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5个百分点。二是重点领域投资稳步提高。从投资方向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投资稳步提高,分别增长34.1%、71.1%,民生工程投资增长82.8%,产业转型成效明显。三是工业投资有所好转。全市工业投资增长9.7%,比前三季度上升4.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下降20.8%,比前三季度收窄2.8个百分点。
(三)消费市场总体稳定,消费层次不断提升。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11.56亿元,增长11.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居第5位,增速与排位与三季度持平。其中,全市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74.14亿元,增长13.2%。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821.66亿元,增长11.7%;乡村零售额89.9亿元,增长11.9%。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88.04亿元,增长12.3%;商品零售747.07亿元,增长11.8%。限额以上商品中,建筑装潢材料、汽车、家具、药品、日用品和粮油食品等零售额分别增长22.3%、16.4%、19.6%、16.7%、32.3%和17.0%。
(四)财政收入较为稳定,金融运行总体平稳。1-10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7.35亿元,增长4.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比三季度下降1.2个百分点,居第14位,比三季度后退1位。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3216.35亿元,比年初新增429.09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1662.81亿元,比年初新增217.07亿元。
(五)进出口降幅收窄,利用外资保持增长。1-10月,全市进出口总额为130.97亿元,下降16.6%,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0位,与三季度持平。其中,出口78亿元,下降22%,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0.4个百分点;进口52.97亿元,下降6.9%,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5.2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67亿美元,增长10.8%。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前10个月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运行中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有:
(一)工业生产回升遇阻。7月份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未能延续年初以来稳步回升的势头,从7月份开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6.9%降为6.7%。主要原因是与之密切相关的两大支撑指标表现不佳。其中,工业用电量连续四个月下滑,由7月份的增长1.5%转为10月份的下降1.9%。一方面是由于衡阳市工业用电量累计基数较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需要6000万千瓦时的用电量;另一方面是由于水泥企业限工限产,用电量大幅下滑。另外,工业企业实缴增值税连续数月负增长,难以支撑工业增速上扬。
(二)投资后劲依然不足。一是新项目、大项目欠缺。今年以来,全市新落地开工的大项目比较缺乏,特别是缺乏特大项目,反映出投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二是项目推进较慢。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形势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市部分项目推进速度不理想,与年初计划目标存在差距,个别重大项目,由于拆(搬)迁、有关手续、阻工等多种原因,导致投资进度偏慢,年度计划目标难以完成。
(三)消费市场稳中有忧。一是支撑指标持续低迷。今年以来,商业增值税增幅保持低位运行,且波动较大,7月份以来增速分别为5.8%、2.5%、0.04%和4%。二是石油及制品类零售总额仍然下降。全市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占全部限上法人企业零售额的15%左右,1-10月其零售额下降4.3%,影响限上企业零售额增速5.7个百分点,其中“两桶油”从9月份以来降幅有所收窄,但仍然保持负增长,1-10月中石油下降4.2%、中石化下降6.0%。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针对当前复杂形势,亟需提振发展信心,认真落实“稳增长”各项举措,积极化解发展难题,加快提质增效转型,全力以赴,努力争取较好地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一)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加大工业技术改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冶金、机械、建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着力增强自动化能力,降低生产能耗,提高效益产出。要坚持传统优势特色产业逆势而上,把抓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和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结合起来,调优传统产业存量,扩大新兴产业增量,为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要加强项目的争取和立项,做好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的储备。对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避免重大项目的衔接出现断档。对已开工的重大项目,要早日完善统计入库材料,争取早日入库、入统,并大力推进工程施工进度,力争施工项目早日完工。要开拓投资新领域,努力使投资起到补短板、调结构、培育新动能的“一石三鸟”作用。
(三)努力提升消费发展活力。要根据市场发展方向和市民需求,积极建设和完善信息消费、健康养老、休闲旅游、文化体育、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绿色生态等新兴消费设施,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消费体验和多样化服务选择。促进传统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行业转变经营方式,出台实体经济与网络团购并行的经营模式,争取更多本地消费。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陈知生]
[审核:刘 雁]
[责编:黄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