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张家界市:化压力为动力 变挑战为机遇

  今年来,张家界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以加快实现“旅游胜地梦全面小康梦”为统揽,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统筹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11月全市主要指标增速在合理区间运行,一些反映经济提质增效和动能转换的信号加速显现,支撑全市经济持续增长的利好因素逐步累积,但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问题值得高度重视,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

  一、 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全域旅游开枝散叶。1-11月,全市景点接待旅游人数5900万人次,增长24.8%,接待过夜游客人数2614万人次,增长29.4%,其中境外游客接待量达到429.4万人次,增长34.1%;实现旅游总收入386亿元,增长30.7%,其中门票收入和外汇收入分别为32.1亿元和7.3亿美元,分别增长20.8%和36%。

  2.规模工业企稳明显。1-11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连续3个月保持稳定。从全年四个季度看,增加值增速分别增长5.6%、6%、6.5%和6.7%(全年预计),呈现稳步上扬的总体态势,企稳向好的概率加大。一是工业用电量由负转正。全市工业用电量6.2亿千瓦时,增长1.3%,今年前6个月全市工业用电量一直为负,而从7月份开始由负转正并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二是新兴行业快速发展。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5%、158.3%和31%。三是园区工业稳定向好。1-11月,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6%,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个百分点。

  3.投资增速持续领跑。1-11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1.1亿元,增长14.5%,虽然较3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同时也是自今年3月份以来连续9个月增速保持全省第1位。一是投资结构优化。完成基建投资101.5亿元,增长65.2%,完成工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为60.5亿元和34.4亿元,同比均增长33.3%。二是大项目带动明显。全市完成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111.8亿元,占项目投资的49.3%,同时施工项目总数达681个,大幅增长31.2%,其中新开工项目542个,增长44.1%。三是民间投资活跃。全市累计完成民间投资91.5亿元,增长23%。

  4.外贸数据由负转正。1-11月,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405万美元,同比增长2.9%,摆脱了今年前10个月始终负增长的困境实现了小幅上涨。招商引资成效显著,1-11月全市共新签约重大招商项目(内资5000万、外资1000万美金以上)52个,引资额度达487.5亿元人民币,利用内外资分别为49.5亿元和9545万美元,增长15.7%和 27.3%。

  5.消费市场保持稳定。在节假日效应、大型商场促销活动以及旅游市场的带动下,1-11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4亿元,增长11.6%,与三季度持平,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零售额49.3亿元,增长14.2%。分城乡看,城镇和农村市场分别增长9.8%和17.8%。慈利供销云商公司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销售额3133万元,增长223.4%。

  6.要素保障供给有力。一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1-11月,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7亿元,增长11%。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6.1亿元,小幅增长3.3%。完成税收收入14.1亿元,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53.9%。二是信贷投放保持充裕。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61.4亿元,增长21%;各项贷款余额419.5亿元,增长12.8%,其中,住户贷款166.8亿元,比年初增加17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52.3亿元,比年初增加31.3亿元。三是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领先。1-11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0.9亿千瓦时,增长15%,增速在全省仅低于长沙。

  二、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1.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小。主要表现为经济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从GDP增速看,三季度全市GDP增长7.3%,比二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0.1和1.4个百分点;从财政收入增速看,由1-4月的25.2%回落到11%;从投资增速看,由1-5月的17.4%回落到14.5%。虽然我市主要指标的态势与全国和全省基本一致,降幅也要小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但这种下行压力客观存在,稳增长的压力加大。

  2.消费市场表现温而不火。今年全年社会消费品市场围绕11.4%-11.6%的区间窄幅波动,总体保持稳定。一是近年来入笼企业偏少,“线上”基本无新增企业,即使今年的“个转企”工作,目前也仅新增1家企业,缺乏载体支撑。二是网上零售冲击较大,而我市纳入互联网销售的企业仅有慈利的供销云商一家公司,还无法对冲购买力的外流。

  3.居民收入增速仍然滞后。从三季度数据看,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和10.9%,在大湘西片区来看,均低于邵阳、怀化和自治州,仅高于娄底。

  三、全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

  (一)不利因素。一是产业结构依然不优,工业依然呈现“短板”形势,依靠旅游拉动的“三产独大”格局在短时间还难有大的突破,旅游综合带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城市功能还欠配套,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任务很重,旅游城市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力很大,创新引领发展的动力还不强。四是开放型经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民生事业还有待加强。养老、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方面仍有许多群众不满意的地方,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二)有利条件。一是“三网融合”立体交通面临新突破。①公路网:高速公路已经形成了常张、张花两条高速联通长株潭、川渝两个城市群的高速公路放射带,张桑高速加快建设,有望提前1年在2017年底竣工。随着武陵山大道、邢大公路、教温公路的开工建设,以及杨家界大道、瑞中公路的即将开建,未来来张游客能够快速集散,进得去,出得来;②航空网:荷花机场新航站楼建成使用,航空口岸“落地签”获国务院批复,开通了35个航点到达城市,其中境外航点9个,境外游客更加便捷。③铁路网:黔张常高铁建设进展很快,张吉怀铁路即将开工,安张衡铁路、渝长客运专线列入建设规划,张家界将成为黔张常、张吉怀高铁“十字枢纽”城市。随着“十三五”期间桑龙、宜张、张新、安慈等高速公路的建设,张家界建设区域性旅游交通枢纽城市正在逐步成为现实。二是“三化三改”城区建设面临新进展。全长38公里的滨水环线全面开工建设,主城区段澧水风貌带基本建成,10条主干道、269条小街小巷改造全部完成,“四路两桥”和市民文化广场等项目即将完工。“三化三改”工作加快推进,完成棚户区改造1.56万户229万平方米、地下管网改造48.99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3%。启动10个公共停车场建设和10个农贸市场改造,中心城区面貌即将发生巨大变化。三是“六张名片”旅游形象面临新提升。张家界拥有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张家界地貌”命名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区这“六张烫金名片”,是湖南省开放的窗口、迎宾的客厅和旅游的龙头,同时集“旅游综改区、生态功能区、武陵山片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集聚区”等特质于一身,必将迎来发展的政策机遇期和改革红利的分享期,世界旅游目的地必将迅速在国内外声名鹊起。

  四、对策和建议

  从宏观经济形势看,在转方式和调结构的大背景下,“L”型的经济走势基本形成共识,经济往上走确实存在压力,但大幅往下走的可能大幅降低,总结起来八个字:“上有压力,下有支撑” ,短期阵痛不可避免但不改长期向好趋势。全市要准确把握经济增速放缓和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常态机遇,紧紧围绕供给侧改革精准发力,确保全市经济行稳致远。

  1.要依靠项目投资增强经济的拉动力。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尤其在经济下行压力环境下对于稳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要抓既定项目的落实。要围绕全市“十大重点工程”和“十大产业项目”继续搞好跟踪调度,确保按计划实施。二要抓融资模式的创新。抓住ppp项目融资机遇,改变政府主导投资的思维,最大限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

  2.要依靠自主创新增强经济的驱动力。创新处于五大发展理念的第一位置,是今后一个时期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一要科技创新。国家将把R&D研发经费支出作为测量GDP的指标之一,必须加大财政资金对科技项目的引导和扶持,推动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要制度创新。要通过财税、金融、电力等系列改革,尽量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企业“松绑”。

  3.要依靠就业创业增强经济的推动力。就业是民生之本。一要政策稳定就业。要通过贴息贷款、政策减免和无偿扶持等政策发挥托底作用。二要创业带动就业。要借助互联网和跨境电商的发展机遇,加快培育2-3个具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公司,积极对接全市旅游商品产业园未来的产品规模释放,打通特色农产品、民族工艺品通向全国乃至欧洲和东南亚的国际通道。

  4.要依靠区域发展增强经济的牵引力。旅游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随着黔张常、张吉怀等“大交通”的改善,旅游发展必须放在大湘西和武陵山片区等更宽视野中来谋划。要通过加强与重庆、成都、西安等周边城市的合作,打造中西部地区世界自然遗产的精品路线,不断契合游客的消费需求。

  [供稿:张家界市统计局  刘  波]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1-11月岳阳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全年预测 下一篇:岳阳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