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长沙批零企业经营平稳 受“营改增”政策影响不大

  为切实了解全市重点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了解“营改增”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长沙市统计局专题开展了一次重点调查,本次调查对全市12个行业中类25个行业小类共计69家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些企业的零售额约占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的40%,这些企业的发展状况基本能代表长沙消费品市场的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批发和零售企业今年经营情况基本平稳,受“营改增”政策影响不大,企业税负短期内没有太大变化。

  一、企业经营情况总体平稳

  1-11月,被调查的69家企业共实现商品零售额667.41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

  1、六成被调查企业认为今年本企业综合运营情况一般。31.9%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今年以来企业综合运营状况较好,60.9%认为一般,7.2%认为不景气。

  2、四成被调查企业对全年营业收入增长预期高于10%。10.4%的被调查企业对全年营业收入的增长预期为20%以上,29.9%增长预期为10-20%,49.3%增长预期为0-10%,10.4%预期为负增长。

  3、三成被调查企业预计全年盈利在10%以上。8.7%的被调查企业预计全年盈利20%以上,23.2%预计全年盈利10-20%,52.2%预计全年盈利0-10%,15.9%预计全年盈利为负增长。

  4、大部分被调查企业对明年经营情况持谨慎观望态度。10.1%的被调查企业对明年经营情况的预计为增长20%以上,29.0%预计增长10-20%,50.8%预计增长0-10%,10.1%预计为负增长。

  二、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依旧存在

  企业融资难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批发和零售企业由于行业特点,日常运营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加之为了应对电商冲击,不得不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维持或扩大市场占有率,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通过调查发现,融资难融资贵是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而紧迫的问题。

  1、近五成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本企业资金压力大。47.8%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本企业资金压力大,52.2%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本企业资金压力不大。

  2、被调查企业的资金压力主要来源于日常运营、战略调整以及库存压力。28.7%的资金压力来源于日常运营,20.8%来源于战略调整,20.8%来源于库存压力,14.9%来源于开发新店,6.9%来源于重新装修,7.9%来源于宣传推广。不少企业同时面临几方面的资金压力。

  3、企业融资成本较高。8.1%的被调查企业的融资成本占全部运营成本的比重大约为50%以上,22.6%占比大约为20-50%的,29.0%占比大约为10-20%,40.3%占比大约在10%以下。

  三、“营改增”政策对批发和零售业短期内影响不大

  2016年5月1日起,所有尚未实施增值税的行业都将纳入“营改增”最新政策的试点范围。由于批发和零售企业本来就是以增值税为主要税种的行业,这一政策的全面铺开在短期内并未对批发和零售企业造成太大的影响。

  1、八成被调查企业新旧税制计算的税负基本持平。10.3%的被调查企业目前用新旧两种税制计算的税负上升,80.9%基本持平,8.8%税负下降,税负上升主要是适用税率高和进项税发票索取难,税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抵扣项增多和适用税率降低。

  2、近八成被调查企业营业收入受“营改增”政策影响不大。16.4%的被调查企业在“营改增”政策全面推开后营业收入有所增加,75.3%基本不变,8.3%有所减少。

  3、近三成被调查企业成本费用在“营改增”政策全面推开后有所减少。11.8%的被调查企业在“营改增”政策全面推开后成本费用有所增加,60.3%基本不变,27.9%有所减少。

  4、近两成被调查企业营业利润在“营改增”政策全面推开后有所增加。17.6%的被调查企业在“营改增”政策全面推开后营业利润有所增加,69.1%基本不变,13.3%有所减少。

  5、被调查企业产品或服务定价基本不受“营改增”政策影响。4.5%的被调查企业在“营改增”政策全面推开后对本企业产品或服务进行了提价,94.0%基本维持原价,1.5%进行了降价。

  6、四成被调查企业尚未确定是否在“营改增”政策全面推开后考虑将相关服务性业务(包括研发、物流、信息、金融等业务)剥离。1.7%的被调查企业在“营改增”政策全面推开后考虑将相关服务性业务剥离,27.4%不考虑剥离,40.3%尚未确定是否剥离,30.6%没有相关服务性业务。

  7、九成以上的被调查企业对“营改增”政策全面推开实施情况较为满意。32.3%的被调查企业对“营改增”政策全面推开实施情况满意,60.0%比较满意,1.5%不满意,6.2%说不清。

  8、被调查企业认为目前“营改增”政策全面推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务核算难度加大、过渡期太短以及政策不完善。18.9%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营改增”政策全面推开后的主要问题是财务核算难度加大,17.9%认为是过渡期太短,17.0%认为是政策不完善,16.1%认为是征管不健全,9.8%认为是宣传不到位,8.9%认为是短期内税负增加,11.4%认为是其他原因。

  9、被调查企业认为进一步完善“营改增”应该要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征收细则,扩大抵扣范围。24.1%被调查企业认为进一步完善“营改增”应该要加大培训力度,22.8%认为要完善征收细则,22.8%认为要扩大抵扣范围,18.4%认为要提高办税效率,11.4%认为要降低税率,0.5%认为是其他。

  四、目前企业发展存在的不利因素及面临的问题

  1、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内需不旺。今年以来,整体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不景气,导致企业发展比较艰难,同时关联行业不景气,上游企业转移压力,比如与房产相关的装修产品、家电产品等需求不旺,汽车制造企业压库存,市场活跃度不佳,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2、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全市批发和零售企业规模都偏小,到11月份止,销售规模上百亿的企业仅3家,且都是批发企业,五十亿到一百亿的企业有7家,其中零售企业5家。市场不同程度存在无序发展问题,大量企业集中在同一领域,尤其是汽车销售、商超百货类企业数量巨大,导致市场竞争压力非常大,企业间存在不良竞争;电子商务的冲击使得传统商业企业的发展面临的困难更大。

  3、各项成本持续上升。企业普遍存在人力成本、店面租金上涨过快问题,并且存在招工难、留人难、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电子商务的冲击也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不少企业为了应对电商冲击开展各类营销措施,使得运营成本进一步上升。

  4、电商发展对消费增长的冲击较大。电子商务发展日新月异,对传统商业产生较大冲击,服装类、鞋帽类、电子产品类受到的冲击尤其突出。由于购物方式和购物场所地理位置的改变,对传统的进店销售模式产生极大的冲击,部份购买力外流对长沙消费品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

  5、国家相关政策影响。部分行业受国家相关政策影响较大,比如医药企业,受医改、两票制及“营改增”几重政策的叠加影响比较大,短期内企业利润出现下降,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从长远来看这些政策还是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结合调查问卷结果,对加快批发和零售企业发展的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发展后劲。尽可能为企业提供一些政策扶持,对新产业、新模式给予肯定和支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导企业通过自身积累,增强经济实力,逐步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业务类型,真正形成有竞争实力的流通企业。帮助大型流通企业加强与其他产业的渗透融合,实现规模经营和效益的跨跃式提升。加大对大型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争取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管理现代、核心竞争力强、影响力较大的流通企业,以增强发展后劲。

  2、整合社会资源,优化经营方式,增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做到资源优化配置,帮助企业创新经营理念,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服务意识和诚信意识,加强对消费者心理需求研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优化经营方式,提高经营方式组织化程度,满足不同目标客户群多层次、差别化的消费需求。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降低营业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竞争力,增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3、加快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步伐,提升传统商圈消费聚集能力。要加大专业市场发展力度,提升交易市场服务功能。长沙市规划在2020年前在在三环线周边及外围地区建成农产品交易市场、工业品交易市场和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三类共十大专业市场群。通过对现有市场的改造、扩建和软件设施的配套建设,增强专业市场的展示、信息、代理、配送、加工等服务功能,以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和经营能力。要加大传统商圈的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的智慧商圈建设,着力提升传统商圈消费聚集能力。

  4、改善商业布局,优化消费环境,提高居民消费意愿。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社区商业、街区商业已不能满足人们对购物体验、娱乐、休闲等一站式要求,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逐步改变,多业态、功能全、环境优、体验佳的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要加快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建设,进一步改善商业布局。要着力优化消费环境,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信心。食品安全问题是消费品市场的一条高压线,当前市场上的诸如“地沟油”“转基因食品”等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消费的增长,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胡志伟]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株洲市中心商圈发展现状研究 下一篇:十大靓点助推邵阳规上服务业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