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2017年株洲市固定资产投资开局良好

  今年以来,株洲市紧紧围绕“项目攻坚年”活动,加大项目争引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强要素保障强度,全市实现固定资产开局良好。1-2月份,全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139亿元,增长14.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5.7和2.2个百分点。

  一、主要特点

  1、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额增长较快。自去年下半年开展“全市总动员、大干一百天、全力保投资”以来,全市加大投资项目建设力度,大项目越来越多,从去年8月份到年底新增5000万以上项目250个,结转到今年的5000万以上项目达40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02个。由于结转项目较多,今年1-2月,全市5000万以上项目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64.1亿元,增长28.3%,高于去年同期38个百分点,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79.9%,拉升全市投资增长11.7个百分点。

  2、民间投资增幅大。去年全市民间投资下滑明显,全年下降6.8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全国、全省10和10.6个百分点,特别是去年1-2月,民间投资下降24.7%。今年以来,受《湖南省促进民间投资六大专项行动》、株洲市《关于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公共领域投资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影响,加之去年同期民间投资基数较低,故今年1-2月,全市民间投资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76.1亿元,增长16.9%,高于去年同期41.6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54.8%,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2.3%,拉升全市投资增幅9.1个百分点。

  3、工业投资回升。去年,全市工业投资持续低靡,11月份全市工业投资下降14.4%,12月开始呈回升态势;加之2月份工业投资基数较低(去年1-2月全市工业投资下降3.3%),且今年加大工业投资力度,故今年工业投资初显回暖。1-2月,全市工业投资43.3亿元,增长17.2%,高于去年同期20.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35.9%,拉动投资增长5.2个百分点。

  4、投资结构向好。一是5000万以上项目占比扩大。今年1-2月,5000万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比为4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9个百分点,表明主要是依托大项目的带动,投资结构进一步向好。二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高速增长、占比提高,表明投资内部结构趋优。1-2月,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6.2亿元,增长105.5%,比去年同期提高12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提高1.9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6.9亿元,增长48%,比去年同期提高44.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提高4.3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1、新增项目不多。1-2月,410个5000万以上的在库项目中基本上都是结转项目,2月份新增的项目只有10个,较去年同期还减少13个。按照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的目标,参照去年投资结构测算,5000万以上项目个数需达到800个,目前还相差近400个,平均每月需新增40个项目才能达到年度目标要求。

  2、重大项目不足。目前,全市地表的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基本完成,根据全市的人口基数、城市交通出行需求,地铁、城轨等地下项目建设的紧迫性不强,因此,全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不足。2016年,全市投资额过10亿元的项目只有9个(比2011年减少14个),5亿到10之间的项目27个(与2011年持平),655个5000万以上项目中,95%的项目投资额都在5亿元以下。1-2月,全市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额43亿元,增长1.3%,比去年同期回落70.2个百分点。

  3、后期增长压力很大。首先,从目前形势来看,投资增长目标较高。1-2月,全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8.9%、12.8%,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而全市投资增速虽高于全国全省水平,仍低于年度目标1.4个百分点。从全国、全省的年度目标来看,国家和省均下调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国家发改委设定的目标为9%,低于2016年10.5%的预期目标,全省目标为13%,低于2016年2个百分点,而全市投资增长目标与去年持平,分别高于全国、全省7个和4个百分点。与其他市州相比,全市投资目标分别高于长沙市和湘潭市3个和1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全市要完成16%的增长目标,后期压力很大。其次,从项目单位数量来看,目前的项目单位数量对后期投资增长支撑不够。根据2016年投资规模测算,要实现2017年年度目标,需要近5000个项目支撑,相当于每个“四上企业”(目前四上企业3034家)年度内都要新投资0.9亿元。而目前全市500万以上项目1657个,还差3000多个项目支撑。

  三、 几点建议

  1、精选建设项目,提高投资效益。一是要做好建设项目的筛选储备工作,科学谋划储备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产品竞争力大、附加值高、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储备。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争取以较少的投入带来更多社会和经济效益;二是提高项目投资科技含量,鼓励现有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增加新技术设备投资的比重,以建设优质、高效、节约的工程为目标,提高项目建设效率。

  2、拓宽融资渠道,确保要素保障。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支持力度。相关职能部门要采取措施,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对项目的资金支持,同时加快配套资金拨付力度。另一方面加强“政企银”合作。加大银行部门对项目自身的信任度,政府牵线,引导项目与银行加强对接,推动银行“投贷结合”。同时,要加快PPP项目推介。建立并完善PPP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补助制度,鼓励在准经营性、准公益性领域开发包装PPP项目,加快搭建省市两级PPP项目信息发布平台,动态更新PPP项目清单。

  3、加大招商力度,确保投资后劲。要紧紧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国家、省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行业,围绕全市“一谷三区”建设,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力促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努力提高储备、签约项目的落地率、开工率,为投资增长积蓄后劲,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投资增长的引领带动作用。

[供稿:株洲市统计局  刘松林]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转型升级促发展 稳中向好开新篇 下一篇:娄底规上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工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