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一季度长沙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技能型人才仍短缺

  从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和相关调查资料看,一季度,长沙市从业人员增长幅度有所提升,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但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

  一、主要特点

  (一)增长幅度有所提升

  一季度,长沙市“四上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为139.0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7.8万人,同比增长5.9%。 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人社部门数据显示,一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0%,1-3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3.53万人。工商部门数据显示,长沙创业势头强劲,一季度新增市场主体34394户,增长35.1%,平均每个工作日新注册市场主体564户。

  (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幅快于二产业

  一季度“四上单位”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3.6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65万人,增长9.1%;第二产业为95.34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15万人,增长4.5%。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增长幅度高出4.6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这四个行业一季度从业人员增速都在20%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3.29万人,增长24.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3.61万人,增长29.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从业人员0.31万人,增长44.8%;“卫生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1.13万人,增长27.7%。

  第二产业中,制造业和建筑业从业人员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制造业62.97万人,比上年增加2.07万人,是同期新增人数的2倍;建筑业31.01万人,比上年增加2.15万人,是同期新增人数的3倍。

  (三)非公从业人员增长较快

  一季度“四上单位”非公从业人员133.1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8.65万人,增长7.0%,比全部“四上单位”从业人员增速快1.1个百分点。非公从业人员占全部“四上单位”从业人员的95.7%,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非公从业人员92.65万人,增长5.8%,快于全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增速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非公从业人员36.93万人,增长9.8%,快于全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速0.7个百分点。非公经济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缓解长沙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从业人员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转型发展成效初显

  一季度全市经济增速虽然比上年同期有所减缓,但经济结构调整有明显进展,一季度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78.17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83.00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发展快于第二产业,其增加值增幅高出第二产业3.1个百分点。一二三次产业占GDP比重由2016年一季度的3.5:46.3:50.2调整到今年一季度的3.2:45.9:50.8,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起到了较好的拉动作用。

  (二)“四上单位”数量增加

  一季度“四上单位”共7318家,比上年同期净增488家单位,同比增长7.1%。十六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中,十四个行业单位数量都有所增加。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比上年同期增加233家单位,同比增长17.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49家单位,增长34.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34家单位,增长25.0%;卫生和社会工作增加14家单位,增长27.5%。“四上单位”数量的增长也拉动了从业人员的增加。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技能型人才仍然短缺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下,制造业全面升级换代,新技术型职业不断涌现,致使企业越发关注技能型人才的储备。同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驱动下,消费者对于产品及服务品质的要求日益提升,这些共同造就了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但社会对技能型从业者存在固有的刻板印象,其“社会地位不高”的老旧观点影响了一代人,致使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所缺失。目前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长沙春季用工调查结果显示,66.7%的企业需要招聘专业技术人才,较上年提高13.7个百分点。

  (二)人才流失现象逐年严重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数据资料,近三年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留在长沙就业的高校人才比重逐年下降:2014年本科生毕业留在长沙就业的占比为36.9%,2016年为35.7%,下降了0.8个百分点;硕士毕业生留长就业的比重由2014年的37.9%下降到2016年的36.9%,下降了1个百分点;博士毕业生留长就业的比重由2014年的56.4%下降到2016年的45.3%,下降了11.1个百分点。

  四、相关对策建议

  (一)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建议政府出台加强技能人才 建设的意见,通过加强对技能人才的鼓励、培养,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壮大。如河南省4月出台了《关于加强我省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针对县级及以下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从人才评价、引进培养、激励保障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四川省5月出台《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四川省乡镇、贫困县(市、区)、民族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的招聘配备、培养使用、流动管理、评价激励、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各地都已经开始行动起来,通过放宽条件、降低门槛引进技术人才,通过增加收入、优先表彰对技术人才进行评价激励。长沙市及各区县虽有不少引进人才的政策,如引进海外高端人才“313”计划、引进紧缺急需和战略型人才计划等,但目前暂时没有专门针对鼓励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二)着力落实大学生就业创业引领计划

  高校毕业生是长沙市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对于保持就业形势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长沙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管理,职能分设、资金分散,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无法形成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合力。如创业方面,科技创新创业由科技部门牵头,小微企业创业由经信部门牵头,创业带动就业由人社部门牵头。要多加大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统筹力度,借鉴南京等地的工作经验,探索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机构组织,集中整合各部门的政策和资源,疏通就业创业渠道,形成帮扶合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良的就业创业环境,留住本地高校人才。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丁  伟]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湘潭市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双双上升 下一篇:龙山县:贫困山区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