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发展建议
项目建设是经济建设的第一推手,投资仍然是益阳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益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投资工作,把投资项目建设放在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确定今年为全市“项目建设年”,明确今年项目建设将按照“春季项目大开工,全力实现开门红;夏季项目大推进,全力实现双过半;秋季项目大攻坚,全力实现大丰收”的节奏推进。
一、进展情况
(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及重大项目统计入库情况
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1-4月,益阳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1.2亿元,同比增长13.5%,增幅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比1-3月上升3位。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总量保持平稳发展、结构日趋优化、房地产投资总量增加的良性发展态势。从区县(市)情况看:沅江市、高新区、赫山区投资总量位居前三,赫山区、南县、安化县增幅排位靠前。
2.重大项目统计入库情况:1-4月,全市统计数据库中5000万以上投资项目共有345个,占全部投资项目个数的21.7%。其中今年新入库项目44个,南县、沅江市相对较多,桃江县、大通湖较少,且大通湖无一新增项目入库。
(二)市级重点项目情况
2017年,全市共确定321个市级重点项目,计划投资530.35亿元。1-4月,共完成投资120.2亿元,为年度计划的22.6%。按项目性质分,148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69.84亿元,为年度计划的25.4%;146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49.22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9.1%;11个前期项目投入1.12亿元。按项目类别分,141个产业项目完成投资46.1亿元,为年度计划的29%;147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67.7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9.6%;33个民生环保项目完成投资6.4亿元,为年度计划的24%。按项目区域分,158个市直及打捆项目完成投资60.6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9.4%;163个区县(市)项目完成投资59.6亿元,为年度计划的27.1%。
(三)春季项目大开工情况
全市“项目建设年”春季大开工项目52个,总投资150.7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71.45亿元。1-4月,共完成投资22.28亿元,为年度计划的31.18%。从项目类别看:产业项目35个,完成投资15.28亿元,为年度计划的30.04%;基础设施项目12个,完成投资5.45亿元,为年度计划的35.92%;民生项目3个,完成投资0.71亿元,为年度计划的23.85%;生态环保项目2个,完成投资0.84亿元,为年度计划的34.39%。从时序进度看:1-4月完成率超时序进度的项目24个。
(四)夏季项目大推进情况
全市“项目建设年”夏季大推进项目53个,总投资213.7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13.7亿元。目前,大部分项目正在做前期工作。按项目类别分,基础设施项目19个,总投资78亿元;产业建设项目30个,总投资130亿元;民生环保项目4个,总投资4.7亿元。按项目区域分,市直项目4个,赫山区项目10个,资阳区项目4个,高新区项目6个,大通湖区项目2个,东部新区项目4个,南县项目8个,沅江市项目4个,桃江县项目5个,安化县项目6个。
(五)“519”干线公路建设情况
1-4月,全市在建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共21个385.71公里,其中新开工项目9个208.56公里,2017年计划投资22.223亿元,已完成投资5.9729亿元,为全年计划的26.88%。
(六)“汇智聚力、建设益阳”恳谈会签约项目情况
“汇智聚力、建设益阳”恳谈会现场集中签约重点项目40个,合同引资158.65亿元。截止5月12日,40个重点签约项目中,除金康产城融合综合体项目需市政府对正式合同进行会审同意后再实施外,39个项目已开始履约落地,部分项目进展较快。其中,20个项目已完成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前期工作;25个征地或流转土地新建项目中,4个项目已完成用地交付;15个租赁标准化厂房项目中已有8个开始进行厂房装修和设备进场等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三大因素制约益阳市投资增长
一是产业投资受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企业生产经营下滑,投资结构调整推进缓慢,转变发展方式面临阻力是制约益阳投资增长的因素之一。在益阳市产业、基础设施、房地产三大主要投资板块中,产业投资受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双重制约、成本上升和利润压缩双重影响,企业投资方向不明、信心不足,缺乏新的增长点和亮点。从1-4月全市重点项目实施情况来看,基础设施项目多,产业投资项目少。房地产市场虽受新政影响有所回暖,但受库存影响,合理住房消费的空间有限,尽管1-4月,益阳市新增房地产项目较多,但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较少,下步开发投资的动力不足,仍将维持低速徘徊。
二是资金面总体紧张,中小企业融资难、报批难、用地难是制约益阳投资增长的因素之二。在资金方面,今年以来,市全社会贷款余额排名靠后,但新增贷款主要流向国有企业和政府融资平台,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上升以及民间资本风险加大等问题逐步暴露出来,进而造成了资金配置在不同企业之间的不公平。在项目审批上,大项目审批程序多,难度大。在用地方面,土地制约因素突出。部分项目用地手续完善难度大,项目进展缓慢。
三是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障碍依然存在,民间投资“不能投”“不愿投”“不敢投”仍是制约益阳投资增长的因素之三。今年以来,受市场需求疲弱、企业投资愿意不足、市场准入限制依然存在的影响,近年益阳市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一是从第二产业的民间投资来看,全市制造业之中百分之九十来自民间投资,而制造业普遍的产能过剩、投资回报率也不高、需求不足抑制了民间投资的增长。二是从第一、三产业的民间投资来看,去年专项建设基金也将大部分民资排除在外,加之民营企业自身的一些问题,导致“不能投”“不愿投”“不敢投”成为民间投资的突出问题。
(二)重点项目统计入库难
根据《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项目库管理制度》规定:新增项目入库,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按照“项目、法人单位”双入库的基本原则报送相关材料,由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核准。相关证明材料是:1.新增非单纯购置项目所需材料:一是证明项目计划总投资的相关文件(审批、核准、备案文件或其他材料都行)。有的项目先行开工,暂时未能通过审批、核准或备案,也可以提供项目单位盖章的规划设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有效证明材料。二是证明项目开工的材料(施工合同或现场照片,照片应有拍摄日期,并注明开工时间和施工地点信息)。2.新增单纯购置项目所需材料:一是设备购置合同或者付款凭证;二是设备到位清单(数量及价值量)和现场照片。现场照片应有拍摄日期,并注明安装地点信息。而全市有相当一部分重大项目因建设手续办理不全,虽已进入实质性施工,却入不了统计库。
(三)部分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缓慢
如“项目建设年”春季大开工项目,今年纳入春季大开工的项目为52个,但目前完成率达到或超过时序进度的项目仅为24个。资阳区的三木电气配电柜研发制造建设项目、优德通力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和益阳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主中心创新大厦项目等3个项目,自春季大开工启动仪式以来,仍无新进展。又如“519”干线公路建设项目。根据市交通办印发的《全市2017年交通重点建设项目目标任务季度分解表》,今年第一季度应开工而未开工的项目2个,分别为南益高速大通湖互通至河坝一级公路、S230资阳区杨林坳至桃江高桥公路资阳段;第二季度需要开工而预计无法开工的项目1个,为G234南县至茅草街公路。在全市干线公路在建项目中,工期滞后的项目占全市在建项目的19%,其中超过施工许可批复的建设工期项目共4个,分别为S225线安化段公路、S224梅城至黄柏界公路、S217大通湖河坝至沅江南大膳镇公路沅江段、S217大通湖河坝至沅江南大膳镇公路大通湖段。
(四)征地拆迁包干协议难签订
市政府〔2014〕1号令已实施多年,由于物价上涨、人工工资增加,相对目前情况来说,征拆补偿标准偏低,与周边地方相比差距较大,导致包干协议难签订。如长益高速扩容工程,全线平均征拆成本为3000多万/公里,而益阳段只有1000多万/公里。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中心城区段沿线的征地拆迁已高于1号令的标准。而省直单位、项目业主不认可这种情况及规划区货币安置办法,他们认为《益阳市城市规划区集体土地上村(居)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益政发〔2016〕12号)未报经省政府批准,导致征拆包干谈判艰难,这也是益娄高速益阳段征拆包干协议至今未签订,长益高速扩容工程益阳段征拆包干谈判困难的主要原因。
三、几点建议
项目建设是益阳市投资增长的主要推手,下阶段,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以问题为导向,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聚焦产业项目建设,全力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抓好产业项目建设。
(一)要立足大局,着眼长远,坚定不移抓项目。产业项目建设事关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全市“两大战略”“两大会战”的实施和民生改善。要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将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作为产业投资的重中之重,不断培育新动能,盘活存量,做大增量。
(二)要压实责任,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推项目。各区县(市)要放眼全省、全国,发挥产业建设主力军作用,加快发展步伐;要突出园区的主战场地位,尽快补齐工业短板,推动更多项目落地;相关市直部门要强化主人翁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积极主动为项目建设服务。
(三)要统筹协调,各方合力,全力以赴促项目。要坚持两手抓,既抓住在建项目的进度,又抓新引进项目的落地;既抓当前已有项目的建设,又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要统筹抓好全市经济运行调度,围绕全年目标任务,抓好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环境保护、脱贫攻坚等工作,守住安全底线。
(四)要营造氛围,优化环境,又好又快建项目。各级各部门要时刻保持强烈的服务意识,以企业为中心、以企业家和创新创业者为本,主动帮助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加快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速度。
(五)要强化保障,完善制度,凝心聚力谋项目。要把各方力量集中起来,加大资源整合和时间投入力度,保障发展要素;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以此传导压力,压实责任,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要用心用力,围绕重大政策机遇,发挥益阳比较优势,谋划更多符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的好项目。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 胡文武]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