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衡阳市1-4月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进入4月份,面对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衡阳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一、全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是工业经济基本面良好。1—4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2%,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工业增速虽有所放缓,但行业面、产品面总体向好。从行业看,全市8个主导行业中,7个呈现正增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5%、11.2%、16.7%;从企业看,全市50个重点工业企业中有30个正增长,其中,星马汽车、华菱汽车、富泰宏精密工业产值翻番。三是服务业增势良好。1-3月,全市50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5.44亿元,增长19.9%,比上年同期加快6.4个百分点。1-3月,全市公水路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增长7.5%,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1-4月,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5.4%和12.8%,比年初分别新增248.89 亿元和144.60亿元。四是财政收入增速回升。1—4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2%,比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五是内外需求支撑有力。1—4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4.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长57.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已连续三个月攀升。

  (二)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一是工业向中高端推进。1-4月,全市高技术产业和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1%、9.6%,比规模工业增速快7.9个和3.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30.9%,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二是促转型投资增势良好。1-4月,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23.4%、68.1%、25.9%。三是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明显。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家具类、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汽车类等发展享受型商品消费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7.5%、21.6%、13.7%和14.9%,增速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四是改革任务有效推进。化解“过剩产能”有成效。1-4月,原煤产量同比下降32.9%,水泥产量下降1%。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有进展。1-4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5.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35.5%。4月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232.09万平方米,比3月末减少7.66万平方米。工业企业成本有下降。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88元。

  (三)新兴动能加快成长

  一是新产业加快培育。一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5.5 亿元,增长 12.2%,占GDP比重达到14.4%,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生物与新医药技术等领域产品增加值分别增长21.7%、12.2%和 10.1 %。二是服务业新经济加速成长。1-3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大类行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长52.9%;快递业务量增长91.2%,快递业务收入增长124.7%。三是新业态蓬勃发展。1—4月,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7.3%,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网络约车、网上订餐等新商业模式方兴未艾。

  (四)民生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物价涨势平稳。1-4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年同期上涨0.5个百分点,仍处于可控区间。从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来看,医疗保健价格涨幅最快,达到20.9%;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3%,其中畜肉价格上涨1.3%,禽肉类价格下降7.3%,鲜菜类价格下降17.3%。二是城镇就业总体平稳。1-4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53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46.02%;一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3.78%。三是民生支出持续增长。1-4月全市民生支出113.1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66.9%,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等民生支出较快增长,分别增长51.2%、29.0%和33.9%。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运行困难较多。一是行业发展分化较为明显。在全市8个主导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快速,这3个行业的增加值合计占全部规模工业的24.4%,增长贡献率达48.9%,拉动规模工业增长3.0个百分点;其他5个行业,即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发展较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合计占全部规模工业的33.3%,增长贡献率仅有27%,仅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7个百分点。二是工业用电量持续低迷。1-4月,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排全省第13位,较1-3月后退2位。三是工业实缴增值税表现不佳。1-4月,工业实缴增值税累计增速为3.4%,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9.7个百分点,排全省第12位。

  (二)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一是施工项目数不足。1-4月,全市施工项目2105个,与2016年全年4170个施工项目数相比,差距还很大。二是工业投资低位运行。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2%,低于全部投资5.9个百分点。三是民间投资活力不够。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9%,而国有投资增长了32.4%,二者形成鲜明对比。四是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偏紧。投资项目到位资金同比下降1.0%,低于全部投资增速15.1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下降了34.3%。

  (三)消费扩大难度不小。一是电子商务拉动力弱。在电商发展迅速、网上零售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全市限上批零行业电商单位较少、占比较低、发展不充分,1-4月,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仅占限上全部限上商品零售额的0.22%左右,虽然增速同比提高14%,但由于电商规模不大,对全市消费市场的贡献微乎其微。二是部分限上商品销售乏力。1-4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等消费品表现乏力,限额以上法人批发零售额增速同比回落2.2个、5.7个和7.2个百分点;汽车类零售额增速也回落了2.6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作用减弱;体育娱乐用品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商品还出现了负增长,制约了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三、对策建议

  (一)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供给结构优化。加快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防止已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有序处置“僵尸企业”;加大钢铁、有色、水泥、化工、机械等传统行业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步伐,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减少中介、物流、融资等费用,切实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二是提质升级工业园区。优化“一核一圈二带”工业产业空间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衡山科学城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新区、白沙洲工业园、松木经开区扩区提质。二是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发挥细分行业领军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速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等产业集群。

  (二)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一是加强重大项目投资。尽快启动一批重大后备项目,形成前后接续、梯队推进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为衡阳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确保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投产达效。二是增强民间投资活力。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有关政策,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扩大企业上市规模,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脱虚向实”。三是加强项目资金保障。加强项目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加快配套资金拨付,与金融、债券、基金、保险等机构衔接沟通,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及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三)深入挖掘居民消费。一是创新消费模式。当前电商对传统商业模式带来较大挑战,要加大培育力度,加快电子商务、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商品销售类、消费服务类和跨境贸易类电子商务平台,促进线上消费。二是提升消费能力。增强经济发展与收入增长的联动性,优化收入分配比例,扩大内需和就业;加大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投入,减少老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三是挖掘消费潜力。培养壮大体育、休闲、信息、健康、养老、家政等新兴消费,鼓励发展节能汽车、绿色家居建材等绿色消费,大力发展消费品工业,培育自主品牌特别是高端品牌,减少消费外流。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李  芝]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1-4月娄底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下一篇:当前张家界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