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1-4月株洲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好

  1-4月,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好,但稳增长的压力依然较大。

  一、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一)与去年同期比,市监测的10项月度指标增幅呈现“6升4降”。6项提升的指标为: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3.8%,提升5.9个百分点;②工业用电量增长2.2%,提升5.3个百分点;③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18.6%,提升2.6个百分点;④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6.4%,提升1.1个百分点;⑤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9.8%,提升1个百分点;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提升0.2个百分点。4项回落的指标为:①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6%,回落0.1个百分点;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7%,回落1.7个百分点;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5%,回落2.3个百分点;④财政八项支出增长24%,回落2.5个百分点。

  (二)与1-3月比,市监测的10项月度指标增幅呈现“6升4降”。6项提升的指标为: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9.8%,提升1.9个百分点;②财政八项支出增长24%,提升1个百分点;③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18.6%,提升0.9个百分点;④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3.8%,提升0.5个百分点;⑤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7%,提升0.3个百分点;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5%,提升0.3个百分点。4项回落的指标为: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回落0.1个百分点;②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6%,回落0.2个百分点;③工业用电量增长2.2%,回落1个百分点;④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6.4%,回落3个百分点。

  (三)与其他市州比,目前已掌握的15项指标较1-3月呈“8进2平5退”。地方财政收入居第5位,较1-3月前移7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第7位,前移3位;实际利用内资居第6位,前移3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居第8位,前移2位;实际利用外资居第6位,前移2位;房屋销售面积居第8位,前移2位;固定资产投资居第6位,前移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第8位,前移1位;出口总额居第10位,排位不变;进口总额居第11位,排位不变;全社会用电量居第14位,后退1位;进出口总额居第13位,后退1位;规模工业增加值居第9位,后退2位;工业用电量居第11位,后退2位;房地产开发投资居第12位,后退3位。

  (四)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比,省监测的6项月度指标增幅,3项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0.7和7.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8和1.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3和0.2个百分点;1项高于全省低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低于全国0.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1项高于全国低于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4个百分点;1项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低于全国、全省0.1和0.5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从三次产业结构看,一季度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5.4:53.7:40.9,第三产业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分别回落0.4和0.3个百分点。从工业内部结构看,1-4月,高加工度行业增加值增长7.5%,占规模工业比重为46.4%,较去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9.7%,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为16%,提升0.9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升。1-4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7%,较上月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6.5%,高于去年同期16.6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59.7%,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70.3%,拉升全市投资增幅9.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24.0亿元,增长70.3%,比去年同期提高76.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104.6亿元,增长21.1%,比去年同期提高14.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

  (三)经济效益有所提升。财政收支质量提高。1-4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5%,较1-3月提升0.3个百分点,排位前移3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9.8%,较1-3月提升1.9个百分点,排位前移2位。企业效益出现好转。1-3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3%,利润总额增长3.2%,分别较1-2月提升3和16个百分点。37个大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个行业扭亏为盈。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3个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3.3%、14.4%、12.5%。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4.53%,较去年同期提升0.07个百分点;企业应收账款增长15.4%,回落9.7个百分点;企业存货增长5.2%,回落3.2个百分点。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去产能方面,清水塘地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工作力度空前,煤炭、烟花爆竹企业整顿治理和关停工作继续推进。1-4月煤炭产量下降45.8%,锌产量下降7.7%。去库存方面,1-4月商品房待售面积为131.6万平方米,下降24.2%,较去年同期回落35.7个百分点。去杠杆方面,1-3月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7.7%,较去年同期回落4.4个百分点。降成本方面,1-3月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的成本为84.2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元。补短板方面,扶贫攻坚大力度扎实推进,1-4月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0.3%,较去年同期提高76.1个百分点。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受国家坚定地推进供给侧改革,工业去产能、金融业去杠杆、力度空前调控房地产市场、大力开展环保督查等措施的影响,全国经济可能难以持续上行。PMI、PPI等先行指标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如4月当月规模工业增速回落较多,可能对我市经济增速产生一定影响。

  (一)全市经济还没有完全停止下行。一是重要指标在下行,1-4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落0.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回落3个百分点。二是部分指标排位不太理想,已掌握的15项指标中,仅有地方财政收入增速这一个指标进入全省前五,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排位较一季度后退2位,工业用电量增速后退2位,进出口总额后退1位。三是县域经济发展表现出分化,与去年同期比,县市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呈现“3升7降”,最高与最低的相差4.2个百分点;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3升7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在县市区之间也出现了较明显分化的情况。

  (二)经济新增因素不多。截至5月17日上午,我市新增“四上企业”仅3家(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业2家,规上服务业1家),较去年同期减少8家,居全省末位;5月份全市新增预报“四上企业”9家,其中工业5家。5月份全市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新增申报入库15个,较去年同期减少23个;4000-5000万元项目仅4月新申报增加了1个,5月份为0申报。

  (三)影响经济后期增速因素仍然明显。一是工业困难不小。全市轨道交通装备业增加值在去年持续下降的基础上,今年1-4月仅恢复性增长了4.2%;4月份汽车及零部件业增加值下降17.6%;受攸县煤矿事故影响煤炭企业全面关停整顿,醴陵鞭炮烟花企业年内要从300家缩减至200家,产能进一步收缩;全市工业投资增速也已连续2个月出现回落。二是房地产下行可能性大。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政策进一步收紧;1-4月我市商品房房源减少,待售面积下降24.2%,房地产投资下降5.2%。三是投资主要靠4000万元以下项目拉动。1-4月,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7%,其中400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拉动27.3个百分点。

  四、几点建议

  (一)建议始终重视实体经济发展。顺应时代趋势,着眼中长期发展,创新务实,尽快形成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的上升态势。

  (二)建议重视“四上”企业申报及项目新增。从经济发展实践角度看,培育新增因素都越来越重要。建议对新增“四上”企业和投资项目实行单独考核、奖惩。

[供稿:株洲市统计局  阙宏丹]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桃源县茶庵铺镇打造特色小镇机遇显现 下一篇:1-4月长沙工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