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批零住餐业对长沙经济增长“稳定器”作用突出

  2017年1-6月,长沙消费品市场销售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龙头企业经营状况继续好转,限额以上单位的发展势头远好于上年,批零住餐业对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突出。

  一、长沙消费品市场发展态势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

  1-6月,长沙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6.24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超过全年增长预期0.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长沙消费品市场销售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2-6月累计增速分别为10.8%、10.9%、10.9%、10.8%、10.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为192.39亿元,同比增长10.4%,商品零售为1933.85亿元,增长10.6%;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62.72亿元,增长14.0%,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669.49亿元,增长10.1%,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3.88亿元,增长6.0%,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0.15亿元,增长10.9%。

  2、批零住餐业对经济增长“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突出

  扣除价格因素,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同比增长8.9%,高于GDP增速0.4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行业合计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同比多拉动0.2个百分点,在1-6月全市GDP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的局面下,与其他领域相比较,作为消费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消费品市场,批零及住餐业对整体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更显突出。

  3、限额以上单位的发展势头向好

  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提升。1-6月,长沙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全口径增速为12.0%,(除特殊说明外,以下均为全口径增速)比上年提升2.5个百分点;可比口径增速为10.2%,提升5.0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的发展势头远好于上年。4-6月,限额以上零售额当季增速为12.9%,累计增速比1-3月提升2.0个百分点,上升势头明显。

  1-6月,长沙限额以上零售额977.80亿元。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924.01亿元,同比增长11.9%;餐费收入53.79亿元,增长13.4%,餐费收入增速高于商品零售增速,且占比差距非常大,商品销售占比94.5%,成为决定长沙消费品市场走势的关键所在。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66.51亿元,增长1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29亿元,增长24.9%,城镇是消费增长的主要聚集地,城镇化率提升是消费的主要动力源泉之一。

  长沙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涉及的22个商品类别中,零售额增速同比提升的有15个,发展态势总体较好,但结构性问题值得重视,部分主要商品类别增速回落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长沙零售额占比居前6位的商品类别为汽车、石油及制品类、中西药品、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粮油食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合计占比超过80%),零售额增速分别为8.6%、17.6%、12.0%、5.8%、20.0%、22.1%,石油及制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粮油食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增速分别同比提升18.7、2.8、7.7、27.2个百分点,但汽车、中西药品类商品增速却回落6.0、10.5个百分点。长沙的限上零售额发展变化格局由主要商品决定,1-6月,这6类商品对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的增长贡献率达81.8%,其中的石油、汽车影响更是突出,两类商品贡献率达46.3%。

  1-6月,石油及其制品类商品仍在长沙消费品市场发展中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拉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4个百分点。石油及其制品类商品作用突出,关键影响因素是去年成品油均价总体上涨的翘尾因素。资料显示,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油价震荡攀升,以93号(新92号)汽油为例,2016年4月5日湖南省的参考价格(未考虑实际价格优惠)为5.40元/升,6月30日为5.88元/升,至2017年1月4日为6.45元/升,2017年4月12日价格达到6.42元/升,但近期出现价格快速回落,6月30日价格为5.97元/升。后段,受翘尾因素消除、油价继续下跌两方面因素叠加的影响,其零售额增速将不断回落,1-6月石油及其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已经比1-3月回落了2.7个百分点。

  汽车类商品销售增速提升是近段的突出利好。1-6月长沙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6%,拉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长3.4个百分点。与1-3月相比较,增速提升5.4个百分点,对全市消费品市场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1-6月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速比1-3月提升了1.1个百分点,汽车增速提升就多拉动2.1个百分点,其他类别合计少拉动1.0个百分点,汽车类商品在4-6月的增速提升支撑了长沙限上商品零售额的提升趋势。

  4、龙头骨干企业增势持续回升

  龙头企业的经营状况持续好转是近一年来消费品市场整体向好的重要反映。长沙龙头企业传统行业较多,受宏观经济下行、商业运行模式发展滞后、新兴业态冲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影响比较明显,前些年状态低迷,成为长沙市消费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制约瓶颈。以长沙零售额排名前50的批零企业为例,其零售额在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占比接近45%,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些龙头企业前些年的情况一直不乐观,2016年1-3月零售额同比增速仅为-1.4%,成为长沙消费品市场发展的突出瓶颈,可喜的是,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这些龙头骨干企业形势持续好转,2016年全年提升至4.4%,2017年势头更好,1-6月零售额增速提升至9.3%,虽与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速尚有差距,但趋势稳定向好。从行业上看,石油类、医药类企业情况较好,高档汽车企业销售也不错,部分传统百货、超市企业起色明显。销售的逐步提振,长沙商业龙头企业重新恢复消费品市场基石地位。

  5、县区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市场发展更趋协调

  近年来,随着望城撤县改区,县(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凭借湘江新区新发展平台的强力拉升,长沙非传统商业聚集区、县(市)后发优势明显,整体经济和商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带动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潜力释放,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1-6月,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宁乡市及岳麓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4%,高于全市1.8个百分点,高于传统商业聚集区芙蓉区、天心区、开福区、雨花区2.8个百分点,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的占比实现40.7%的增长贡献率。

  二、当前长沙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1、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态势趋于明显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发展报告指出,上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稳中向好态势趋于明显,呈现增长平稳、就业向好、物价稳定、收入增加、结构优化的良好格局,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GDP同比增长6.9%,明显超出年初制定的全年增长6.5%左右的预期,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较快增长态势。在消费领域,全国近几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1-6月增速达到10.4%,比1-3月加快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全国消费品市场的大趋势为长沙发展明确出主旋律,平稳的主基调应能得以延续,不过,近段湖南省市场销售数据和全国走势略有不同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后期长沙消费品市场数据走势依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长沙居民收入、工业生产、投资及房地产销售等相关数据难以支撑消费品市场发展提速

  2011—2016年长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为15.9%、14.5%、10.5%、9.4%、8.5%、8.3%,居民收入增长持续放缓。长沙2017年1-6月GDP同比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8%,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8.4%(实际增长6.7%),居民收入远未跑赢GDP、财政收入。1-6月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8%,全省增长8.9%,长沙居民收入增速与全国、全省相比较也没有优势。消费永远是收入的函数,采取诸多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增长水平才能奠定消费增长的坚实基础。

  消费品市场发展和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销售紧密相关,近年来长沙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难以提升,投资增速也逐年回落,今年与消费品市场发展紧密联系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使得1-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为-10.3%,凡此等等,相关行业的现有发展状况难以较大幅度提升全社会有效消费需求,不足以支撑消费品市场发展提速。

  3、实物性消费升级有待破题

  近年来,消费升级进程持续加快,旅游消费、休闲娱乐消费、文化消费以及绿色消费等服务消费增长提速,但实物性消费升级起色不大。在实物性消费领域,通过供给侧改革,提供优质商品激活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升级进程是努力方向,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虽充满希望,但仍有待破题。

  4、重要商品类别的影响非常关键

  汽车、石油两大商品类别将对长沙消费品市场后段走势起到关键性作用,今年后段长沙消费品市场的走势基本由这两类商品决定。

  2016年中国汽车销售借力购置税优惠政策等“政府之手”实现13.9%的增速,考虑到小排量减税政策利好效果的逐步释放(目前减税仍在延续,但力度减小,并将延续到2017年底),2016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汽车销量的增长透支了部分需求等因素影响,中汽协将2017年全国汽车销售的增长预测锁定在5%。近日,中汽协发布数据,今年1-6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52.6万辆和1335.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和3.8%,同比回落1.9和4.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发布的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为5.2%,回落2.5个百分点,就全国而言,汽车销售数据表明市场或许正处于消化透支需求的过程中。长沙作为地域性中心城市,近年来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增加,消费升级和对周边城市辐射逐步成为销售增长的重要支撑因素,随着商家促销力度加大,大小车展的举行,长沙的汽车类商品销售增长情况应好于全国。但现在需要关注的是2016年车市实际上是在年中购置税减半后才启动,今年下半年的基数较大,长沙汽车销售增长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提升的进程。

  石油类商品销售将面临增速回落的压力。一方面,消费升级的支撑使石油类商品消费量不断增长,数据表明,近年来长沙石油类商品消费量一直有10%左右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石油类商品价格翘尾因素影响的消除,加之目前油价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下半年的价格影响可能将继续转向负面,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消化销售量增长的拉动力。现在需要密切关注的是,后段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回落对全市消费品市场的影响程度。

  5、新增限额以上单位支撑可期

  包括限额以上单位的市场主体的增长变化情况是经济活力的重要体现,长沙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单位新增工作一直在全方位处于引领地位,新增单位对长沙消费品市场发展成就的充分反映起着关键作用。

  对近年来新增单位的跟踪分析表明,新增单位处于成长期的比较多,对全市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突出,全市40%-50%的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量源自新增单位。2016年新增单位工作成效尤其突出,全年长沙新增限上单位621家,其中近240家月度为新增单位,是近年来的最高水平,实际上对全部限上单位的三分之一进行了更换。新增单位的有效支撑成为2017年的一个实质性利好。据测算,2016年新增的限上单位1-6月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5.5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45.8%。

  三、当前促进长沙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建议

  1、不断强化长沙区域性消费中心地位

  长沙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消费中心无疑是重要标志之一。拓展视野,开拓市场,加强对周边城市辐射是长沙消费品市场的重要着力点。实际上长沙诸多大企业一直延续着赴周边城市开店的进程,如2016年友阿集团下半年销售大有起色就得益于常德、郴州等新店的开业;中海油、中化石油的销售高增长也是辐射全省,在全省收购加油站的结果。长沙应更加重视强化长沙区域性消费中心地位工作,采取鼓励企业赴周边城市开分店;利用高铁、高速公路迅猛发展带来的便利,把长沙打造为区域性消费之都;顺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在商品的品质,消费环境,诚信氛围,销售的体验等方面创出优势等等措施,下大力气把周边消费吸引过来,让全省以致中南地区的消费能力共同支撑着长沙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2、企业创新转型进程尚需加快

  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国办发〔2016〕78号),为提振消费品市场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创新转型是当前消费品市场的健康发展的关键抓手。

  长沙消费品市场的创新转型工作在不断推进,但就目前情况看,相对于新常态下动能转换的新要求,对长沙消费品市场起到实质性作用的创新转型进程仍需加快。以依托“互联网+”的网上零售为例,2017年1-6月长沙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零售额22.32亿元,增长33.8%,最大的“电商”网上零售额仅5个多亿。与北上广、沿海电商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比较,长沙的网上零售业差距非常大,甚至与中西部城市武汉、西安、合肥相比较都远难以企及。

  实体零售创新转型涉及方方面面,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根本的力量,各级政府的正确引导也很关键,深入落实国务院的文件精神,形成市场发展新动力是今后工作的着力点。一方面是挖潜,通过创新、转型使长沙传统商贸企业焕发活力,北上广等新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诸多“老字号”已经有很多成功的范例,长沙要下大力气支持传统商贸企业拓展新业态,尤其是要鼓励企业开设网上商城等方式试水“互联网+”,有条件的可以尝试海外购等商业新模式,从而寻找到可能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引入具有一定规模的创新型企业的工作,要取得实质性进展,有选择地通过新生力量来优化长沙消费品市场的整体结构。

  3、把培育新增单位作为关键抓手予以高度重视

  多年数据表明,新增单位对长沙消费品市场增长的贡献居功至伟,长沙应继续把培育新增单位作为关键抓手予以高度重视。现在应进一步深入认识的是,在注重新增单位数量的同时应更加注重质量,要及时把那些规模较大、成长性较好,符合统计制度要求的企业纳入统计口径,尤其应加大对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网上零售等“三新”企业的关注、扶持力度,保证加快长沙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源头活水。培育单位新增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协调好多方力量,根据管理模式、考核模式的变化及时做好责任落实,才能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万  能]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上半年长沙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下一篇:上半年湘西州规上服务业快速增长 运行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