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长沙石油消费市场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2017年1-6月,长沙石油消费市场呈现加速发展态势,长沙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实现石油及制品类(以下简称石油类)商品零售额115.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6%。石油作为长沙消费品市场第二大零售商品类别,对整个长沙消费品市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石油消费市场提速带动作用明显
2017年1-6月,长沙石油消费市场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来看,均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其对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贡献也达到近年之最。与其他零售商品类别横向比对,长沙排名前五的限额以上单位零售商品类别及增速依次为汽车类8.5%、石油类17.6%、中西药品类12.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4.8%、粮油食品类20.5%,石油类在五大零售商品类别中增速排名第二,比整个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2.0%的增速高出5.6个百分点;纵向来看,2015年、2016年、2017年1-6月,长沙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增速依次为-4.8%、7.5%、17.6%,呈现出提速发展的趋势。2017年1-6月,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增量达到17.35亿元,对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6.6%,而2016年、2015年长沙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增量分别是15.26亿元和-9.85亿元,石油类商品零售额的增量已经超越了2016全年水平,石油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基本抵消了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下滑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与汽车类商品一起有力的支撑了全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二、价格变动是主导石油消费市场变化的主因
石油类商品零售额由国内成品油单价和成品油消费量两方面因素决定,近几年来,国内成品油单价变化剧烈,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增速随之起伏波动。从2015年开始,国际油价持续大跌,在此大背景下,长沙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同步呈现负增长,2016年1月13日,受国际油价企稳和新的国内成品油价格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触底,2016年4月26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开始离开该底部,之后呈现震荡上升走势。2017年1-6月,成品油价格一直高于同期水平,但价格差距在不断缩小,以92号汽车(对应2016年的93号汽油)为例,几个典型时点的成品油单价对比如下表和下图所示:
而2017年2-6月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增速与石油单价涨幅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综合以上三图表可以发现,石油零售价格涨幅与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当月增速变化趋势完全一致。随着石油零售价格涨幅收窄,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当月增速已经开始呈现迅速下滑趋势。
三、长沙石油消费市场下半年走势不容乐观
预计2017年下半年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增长将明显不如上半年,以上判断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下半年国内成品油价格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上半年的价格比较优势将不复存在。据高盛公司监测,近期全球原油需求增长跌至3年新低,与此同时世界主要产油国就减产协商难以达成一致,更有沙特、尼日利亚等主要产油国持续增产原油,直接导致近期国际油价持续下行,根据我国新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势必会随之下行,由于2016年下半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已接近于2017年上半年平均水平,因此,很可能会出现2017年下半年成品油价格低于同期水平的情况;二是随着国内“汽油价格战”愈演愈烈,优惠后的实际石油零售价格将比国家、省石油零售指导定价更低。自2017年5月以来,已有央视等媒体开始报道各地打响石油价格战,由中石化、中石油牵头发起的这一轮降价潮正在多地加油站上演,民营、社会加油站被迫跟进,由此引发一场激烈的市场份额争夺战。在业内看来,此举是国内成品油供应过剩、需求低迷、零售高利润乃至共享单车普及等多重因素所致。2017年6月,长沙对市内几家大型石油零售单位开展跟踪,调查显示,这几家油企均已加入了此次价格战,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各种优惠活动不断加码,部分活动已由定时定日促销变为常态化降价。三是长沙石油零售单位很难延续之前的持续扩张步伐。支撑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增长的另一个关键是成品油消费量的增长,虽然国内、省内成品油已经呈现一定程度的供应过剩趋势,但是由于长沙主要的石油零售单位消费市场辐射全省,所以整个长沙限上单位的成品油消费量仍保持着温和增长的态势,如2016年中海油、中化石油、和顺石油等一批限上单位在全省各地就新开或收购了不少加油站,但是随之石油价格战的愈演愈烈和省内加油站布局的日趋饱和,长沙限上单位成品油消费量离全省石油消费市场的天花板也会愈来愈近。
2016年,长沙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双引擎是汽车类和中西药品类,2017年上半年,长沙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双引擎是汽车和石油类,2017年下半年,一旦出现石油类零售额增长乏力,寻找替代增长引擎的任务将显得尤为迫切。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谭俊武]
[审核:徐林]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