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转型升级快发展 实干奋进筑辉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守“542”发展思路,围绕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两大任务,大力实施优势产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生态文明、民生事业“五大建设”,着力建设绿色、文化、开放、和谐“四个湘西”,全州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显著提高。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五年来,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产品价格低迷等多重困难,全州上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经济运行始终保持了稳中有进的总基调。经济总量不断壮大。2016年,全州GDP总量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30.9亿元,是2012年的1.3倍,2013-2016年年均增长6.9%。人均GDP达到20144元,较2012年增长了30.3%。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粮食产量连年保持在80万吨以上,建成了猕猴桃、椪柑、茶叶、百合等21个万亩特色产业标准园区,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5.9亿元,较2012年增长39%,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建设,开展了矿产整治整合行动,引进了雪花啤酒、沃康油业科技、湖南省傲顿电子科技等一批实力雄厚的新兴工业企业,建成省级工业园区3个,省级工业集中区6个,工业积聚发展深入推进。2016年,全州工业增加值达到132.1亿元,其中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州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5%。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2013年以来,我州旅游发展持续井喷,金融合作更加紧密深入,交通路网不断完善,“互联网+”行动计划和物联网建设不断推广,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为主体的服务行业在政策战略的带动下纷纷百花齐放。2016年,全州邮电业务总量是2012年的近3倍,旅游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9.1%、25.9%,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84.4亿元,年均增长10.8%,占GDP比重53.6%,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68.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2:21.2:53.6,实现了服务业领跑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二、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近几年,州委、州政府立足湘西实际和经济增长主要特性,牢固树立“一切靠项目支撑”的理念,把主要精力和生产要素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特别是近两年,全州抢抓国家精准扶贫和西部开发战略,精心谋划和实施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大项目、好项目,城乡面貌日新月异。2013年-2016年,全州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6亿元,年均增长18%。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面建成了张花、吉茶、吉怀、凤大、龙永、永吉6条高速公路,累计投资总额333亿元,实现8个县市全部通高速公路,湘西全面进入高速公路时代,启动了黔张常铁路、张吉怀高铁、湘西机场建设工程,投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2013-2016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28亿元,年均增长13.9%。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路网、电网、水网、管网、互联网等设施逐步完善,城市道路面积、供电、供水、供气及互联网用户较2012年分别增长1.3倍、38.9%、62.7%、12.1%、78.9%,城市污水处理率90.6%,提高了4.6个百分点。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天然氧吧等建设深入实施,城镇扩容提质步伐加快,建成区面积达108平方公里,较2012年增长了45.9%。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37.6%增长到2016年的43.06%,提高了5.4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1.37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较2012年增长了16.9%。以吉首州府新城建设为中心、7个县域新城为依托、30个特色小镇为节点的新型城市群加快形成。

  三、改革发展深入推进,经济活力有效释放

  2014年以来,全州紧紧围绕党中央、省委改革要点,在重点发展领域有力推进了简政放权、“放管服”体制、财税体制、商事制度、产权制度、要素市场和投融资体制等系列有利于实体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改革事项,市场经济活力不断增强。金天铝业、湖南众鑫、保靖新中合等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加快,中小微型企业逐渐增多,全州企业数量由2013年的6800多个增加到2016年的1.8万多个,企业发行债券由2015年开始发行的8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1.5亿元,增长了近3倍,企业融资难得到有效缓解。2016年,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371.5亿元,占全州经济总量70%。消费内需逐步扩大。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高,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016年的253亿元,年均增长12.1%,教育、娱乐、医疗保健、家装、汽车等发展、享受型消费逐步成为市场热点。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淘宝网店等不断涌现。城乡消费差距缩小,在农村扶贫工作的带动下,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有效带动农村消费,2012-2016年,全州农村消费增速连续高于城镇消费增长,占消费总量的比重提高了6.2个百分点。开放型经济规模扩大。实现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达21家。

  四、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生态优势日益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守绿色生态底线,着力抓好经济提质增效、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2016年,全州实现财政总收入88.04亿元,2013-2016年年均增长16.4%,人均财政收入3338元,较2012年增长79.9%。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9.7亿元,2014-2016年累计增长1.1倍。生态环保成绩斐然,实施了以城乡同建同治为主体的“美丽湘西”建设规划,绿色湘西形象得到进一步巩固。2013-2016年,全州累计完成生态投资74.7亿元,年均增长40.6%。累计投入林业建设资金44.5亿元,完成退耕还林416.35万亩,营造林120万亩,建成“绿色通道”650公里,森林蓄积量由2901万立方米增加到4288万立方米,增幅42.1%;森林面积由1147万亩增加到1440万亩,增长25.5%,全州森林覆盖率由66.86%提高70.24%,提高了3.38个百分点。环境治理取得实效,二氧化硫、烟尘、氨氮等排放量较2012年分别下降了67.6%、46.1%、275.7%,全州空气质量达标率84.9%。节能降耗成效明显,2016年,全州每万元GDP能耗量较2012年下降了26.2%,规模工业能耗量较2012年下降了30.6%。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全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消减率达4.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14%,城市绿地覆盖率21.4%,较2012年提高4.7个百分点,城乡村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有力推进。

  五、科技创新集聚发展,新兴经济不断涌现

  近四年来,全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带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战略性兴新产业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传统产业企业改造而成,一批系统性强、战略意义突出的新兴领域加快发展,一批配套完善、优势突出的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崛起,逐渐成为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2016年,全州共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家,科技孵化器3个,科技金融机构2家。全年实施科学研究项目60个,财政用于科技经费支出总额1亿元,是2012年的10倍,签订技术合同18份,实施专利申请1377件,授权专利533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7.3亿元,2014-2016年累计增长了15.3%。新经济不断涌现,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注册电子商务企业237家,各类网店达8000余家,“农村淘宝”、“互联网+农旅”等模式不断推广。

  六、精准扶贫全面推进,民生事业齐头并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大力推进发展生产、乡村旅游、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帮扶、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保障等精准扶贫脱贫“十项工程”,把精准扶贫脱贫落实到基本民生兜底、当家产业发展、资源整合优化配置、脱贫机制创新、区域统筹发展和项目建设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413元,比2012年增长7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31元,比2012年增长38.4%,近五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0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14%,湘西州已进入减贫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民生事业长足发展。教育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两免一补”等政策全面落实,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实现,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农村学校D级危房和“大通铺”现象全面消除,完成中心完小以上学校的“三通工程”建设及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医疗卫生事业成绩斐然,加快构建州、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国土家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技术中心土家医药分中心在湘西落户。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永顺老司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凤凰区域性防御体系申遗工作稳步推进,全州共创建228个国字号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娱乐、演出、电影、艺术品等传统文化产业焕发生机,动漫、网游等新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城乡居民就业稳定,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纵览湘西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依赖于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只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湘西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砥砺奋进,沐浴着党的十九大春风,湘西的未来定会更加辉煌。

[供稿:湘西自治州统计局    潘远涛]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加速转型正当时 奋力赶超谱新篇 下一篇:衡阳:全面二孩深得人心 二孩数量明显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