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常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常德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级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兴产业,凝心聚力抓建设,坚持不懈惠民生,攻坚克难促改革,持续推进民生升温、园区攻坚、城市提质三大战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一、2016年常德市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城市规模继续扩大,城市人口持续增加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58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9.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全市城镇化率为49.5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年末户籍总人口为6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4.7万人。建成区面积223.2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建成区面积达到了93平方公里,较2015年增加3平方公里,增长3.2%。

  (二)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综合实力稳步增强

  2016年市辖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格)1472.4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4.9亿元,下降6.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30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77.5亿元,增长15.1%。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市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331个,比上年增长7.6%。其中内资企业315个,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2个,外商投资企业4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286.8亿元,增长6.8%。主营业务收入为1216亿元,增长7.8%。实现利润总额102.8亿元,增长6.6%。

  2016年市辖区实现公共财政收入110.4亿元,增长5.8%;公共财政支出197.8亿元,增长8.4%。其中重点支出项目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7亿元,增长4.5%;教育支出26亿元,增长9.6%;医疗卫生支出13.2亿元,增长8.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2亿,增长3.9%;节能环保支出5亿元,增长12.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7亿元,增长20.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86.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85.3亿元,增长10.7%;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加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31.7亿元,增长14.2%。

  市辖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801.7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房地产投资90.5亿元,增长21.5%。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31.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8.2%,商品房屋销售额119亿元,待售面积99.7万平方米,下降22.3%。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2016年市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2016年末,市辖区共有普通高校4所,教师人数2209人,在校学生43603人;城区中等职业学校21所,教师人数535人,在校学生18766人;城区普通中学67所,教师人数5066人,在校学生 5.1万人;城区普通小学100所,教师人数4104,在校学生6.9万人。卫生事业平稳发展。2016年市辖区医院、卫生院84个;医院、卫生院床位数达9976张,增长6.1%;执业医生4273人,增长7.6%;注册护士4359人,增长5.6%。文化氛围日趋浓厚。2016年末市辖区拥有剧场、影剧院数19个,比上年增长15.8%;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653千册,增长4.4%;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3%。

  (四)市政公共设施日臻完善,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2016年市辖区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34.9亿元,比上年增长7.3%;供水综合生产能力(包括自备水源)38.9万立方米/日,与上年持平;供水总量8831.8万吨,增长2.1%;售水量6065.8万吨,下降2.6%,其中居民家庭用水量4065.5万吨,增长0.05%。市辖区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9482吨。年末市辖区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数872辆,比上年增加97辆;全年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114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5%。市辖区绿地面积3735公顷,城区公园绿地面积1237公顷。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4064.5万吨,工业二氧化硫产生量84644.3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7435.8吨,工业烟尘产生量1273109吨,工业烟尘排放量9379.1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6.4%,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天数267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2016年市辖区刑事案件立案1019起,比上年减少10起,刑事犯罪人数1259人,减少216人,其中青少年犯罪222人,减少36人。市辖区交通事故死亡72人,比上年减少1人;火灾事故损失额174万元,比上年减少140%。

  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是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城市化水平和城市规模结构对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市加快推进城市一体化发展,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16年,常德市城镇化率虽有一定提升,但比全省低3.2个百分点,比全国低7.8个百分点。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虽然市辖区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与全面小康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2016年市辖区R&D(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1.0%,低于全市水平0.2个百分点,与2020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3%的目标相比,还存在1.3个百分点的差距。

  三、建议与对策

  (一)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增强城市辐射力。促进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一体化发展,带动外围城镇发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培育以中心城区为龙头、重点城镇为支撑、点面结合的城镇体系,大力建设中心城区,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推进旧城改造,优化城区路网系统,建设具有强大辐射带动能力的中心城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简政放权,支持各县市区走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夯实底部基础,构建竞相发展格局。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以集中集群集约为方向,发展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带动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招商融资体制,多渠道开辟包括国有资产存量、风险投资公司和基金等风险投资来源,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硬件引进,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应用到全市优势产业中来,大力扶持现有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使之进一步做大做强,增强其幅射带动作用,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贡献率。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发掘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切实做到人才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大力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促进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供稿:常德市统计局服务业科]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长沙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 下一篇:岳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