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郴州市工业企业用工问题仍然突出

  为了解全市工业企业在春节后用工及招工情况,郴州市统计局于2月下旬先后深入资兴市、永兴县、嘉禾县、桂阳县、临武县和宜章县等县市开展了2018年春节后企业用工情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春节后企业复工情况、用工需求情况、招工情况、是否存在“招工难”问题等。据调查,截止2月底全市约七成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已复工复产,企业用工总体较为稳定,招工难情况依然存在,技工和普工成紧缺工种。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用工缺口较大。用工存在结构性缺口,其中普工和技术工种缺口较大,管理类员工基本满足需求,如台达电子(郴州)有限公司用工近6000人、郴州市伟丰实业有限公司缺口230余人、郴州安培龙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缺口达700余人、桂阳县圣昌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缺口达400余人,缺口率分别达到20%、20%、69%、80%。用工紧缺极大地影响企业按期交货,导致企业订单流失。

  (二)用工成本较高。据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企业存在用工成本上升的问题,这也是当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突出问题。用工成本上升的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食品制造业、纺织业、服饰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价格持续上升,普工平均月薪在3500元以上,用工成本高成为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一大难题,在订单减少和销售下滑的情况下,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艰难支撑。

  (三)用工素质较低。企业用工年龄结构偏大,走访的规模工业企业中45岁以上的普工占70%以上,年青员工招聘难度大,大龄员工的熟练度也会所有下降,影响企业的产出效益。当前,80后、90后成为务工人员的主力军,与 70后养家糊口的就业观念不同,到大城市“闯一闯”、“看一看”的就业观念致使很多本地年轻劳力舍近求远。同时,高级技工、研发人员是企业最紧缺的人才,这部分人才的匮乏,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劳动力流失。不少企业反映,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技工或引进的研发人员,经常出现“出走”的现象,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损失。据了解,由于待遇问题得不到解决、人才引进政策得不到落实、招聘时的承诺得不到兑现等原因,极大的打击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致使很多专业性人才流失,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劳动环境不优。周边商业配套越完善的企业招工难度越小,企业反映配套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交通不便,公交车趟次、站点距企业较远,员工进城休闲购物出行很不方便。另外,员工休闲、娱乐设施和场地不多,导致工人下班后没有休闲去处,文化娱乐方式没有,久而久之有的员工只好到娱乐生活丰富的经济发达地区务工。

  (三)技师培养不够。目前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部分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式还未能完全与市场需求对接,远远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部分劳动力择业观念存在“三高一低”的现象,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大部分毕业生一般不愿从事艰苦行业和车间一线技能工作,也是造成一线技工、熟练技工短缺,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对策建议

  (一)优化用工环境。要积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努力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在子女入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工伤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难题,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要不断优化用工环境,提高员工工作和生活待遇,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氛围,用企业文化和真情关怀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突出人才保障,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定期举办员工培训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和水平。

  (二)加强校企对接。要积极的与本市和外地高校对接,尤其是与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出台相应的政策留住本地培养的高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级技工,让本地的人力资源都能服务于本土企业。要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和引进企业需要的各类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核心人才和懂生产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三)提高劳动保障。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企业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稳定性、帮助企业留住人才。要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重点促进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参加社会保险;同时要改善公共服务,在户籍、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要改善就业环境,企业要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险待遇,从而吸引更多人员就业。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刘    洋]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对衡阳市脱贫攻坚工作的调查 下一篇:长沙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 消费持续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