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湘潭市一季度工业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在湘潭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持续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等各项工作,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呈现出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的健康发展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从生产方面看,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69.9亿元,同比增长7.2%;3月份全市工业用电6.0亿千瓦时,增长1.1%,一季度累计用电量17.8亿千瓦时,增长5.8%;全市1-2月工业实缴税收总额完成14.4亿元,增长65.0%;增值税共计完成11.9亿元,增长58.9%。

  从效益方面看,截止2月底,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拥有总资产1693.6亿元,同比增长11.9%,负债合计1019.0亿元,增长6.7%,资产负债率为60.2%,降低2.9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1.8亿元,增长8.0%;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9亿元,增长65.7%,企业效益回升态势继续延续。

  从销售方面看,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一季度累计完成销售产值672.8亿元,同比增长12.7%;产销率为103.0%,比去年同期增长4.0%.

  二、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1、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一季度,规模工业中制造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全市制造业行业增加值总量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达94.4%,同比增长6.5%,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7.7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95.9%。全市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占全部规模工业的79.1%。非公经济表现活跃。一季度全市非公企业增加值总量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达79.9%,完成增加值135.9亿元,同比增长6.1%。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2%。

  2、重点领域运行向好。一是“1+4”重点产业带来新动力。一季度“1+4”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3.2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食品医药增速最为给力,实现工业增加值24.9亿元,增长12.1%。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9.6亿元,增长8.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9亿元,增长10.7%。新材料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3.5亿元,增长10.6%。二是近七成行业保持增长。一季度全市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3.9%。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24.9%)、食品制造业(增长21.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0.1%)等14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三是重点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突出。全市重点监测的12大龙头企业适应新常态,加大产品研发投放和市场开拓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提质降本增效的举措,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得以突显。一季度12家重点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17.5亿元,增长16.2%。

  3、部分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增速回升。2018年一季度,受大众消费需求和口味不断提高的影响,全市部分与终端消费市场相关的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1.1%和18.9%,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了3.7和18.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一季度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6.4%。

  4、部分高耗能行业增长加快。六大高耗能行业“四升两降”,增长最快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同比增长17.6%、16.4%。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产品增长有所加快。一季度,石灰、钢丝绳、粗钢和钢材等产品产量分别同比增长52.1%、33.3%、14.6%和13.7%。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高耗能行业产品生产升温不利于节能减排。当前,工业生产呈总体平稳、小幅波动特征,营业收入、利润持续向好,但化工、建材等部分原材料、高耗能产品价格上涨,将刺激相关产品生产回升,这不利于节能减排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持续推进。

  2、工业后劲不足,增长点少。全市工业主要依靠湘钢、吉利、泰富等几个龙头企业带动,缺乏新的增长点,工业发展后劲不足。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岁增长较快,但随着增长基数的逐步加大,保持持续较快增长的压力较大。

  3、工业外部环境承压在加大。全球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挑战。虽然全球经济正在改善复苏中,贸易投资活动有所回暖,但仍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倾向加剧等众多干扰因素。

  4、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融合不深入,拖累工业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薄弱导致新产业新技术对传统工业企业的改造提升效应不能充分释放。自2015年以来,互联网技术在出行、旅游、餐饮、金融等领域释放巨大新动能,但与工业经济的融合程度还亟待提升。

  四、2018年工业运行的几点建议

  1、不断提升监控分析能力。一是强化经济运行及重点企业的监测分析,及时发现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动向、新趋势和新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二是完善工业企业监测平台功能,加强对风险企业的监测和分析,及时了解企业信贷和银行处置情况。

  2、加快培育新增长点。企业培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形成长效机制。积极做好新建投产企业的入库工作,特别是新增项目落实情况、新投产项目运行情况要准确把握,跟踪掌握新建新投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相关部门要及时做好协调服务,帮助符合“四上”调查单位条件的企业及时纳入统计范畴。

  3、改造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一要针对高能耗低收益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和能耗高而产能低的工业企业,推动新技术、新能源企业的发展;二要摆脱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工业的“老路”,走上依托资本要素密集型工业发展的“新路”。同时,加快推进中部“智造谷”,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综合竞争优势,提高经济结构的抗风险能力。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傅    婧]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衡阳市企业研发基本情况、战略特点及对策建议 下一篇:岳阳就业创业规模持续扩大 就业形势稳中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