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扎实推进“六稳”工作 1-9月郴州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今年以来郴州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三重”工作和四个“四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持之以恒“兴产业、强实体、提品质、增实效”, 全力以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努力抓实“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全力推动高质量增长,取得了积极成效。1-9月全市多数经济指标好于上年同期,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部分指标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据初步核算,1-9月全市GDP完成1625.2亿元,同比增长8.1%(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同期和年度预期目标分别高0.6、0.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比上年同期前进4位。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2.9%、7.0%、10.2%。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的背景下,全市经济发展仍然保持较强的增长韧性,GDP从2016年2季度以来连续10个季度保持在7%以上的增速,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平稳运行特征明显。

  (一)产业发展稳健。一是农业生产稳定。1-9月全市农业增加值131.6亿元,同比增长3.1%。种植业基本稳定,粮食产量略有下降。截止10月7日,全市收购烤烟5683.24担,完成计划任务的91.1%;预计早稻产量55.1万吨,减少2.5%;晚稻移栽面积149.5万亩,减少1.2%。养殖业稳定发展,预计1-9月出栏生猪、肉牛、肉羊分别增长1.7%、3.0%和1.6%,出笼家禽2232.5万羽,增长0.3%。产业融合发展加快,预计1-9月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680.6亿元,增长10.8%,实现利润45.8亿元,增长9.6%。二是工业转型加快。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增长较快的行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分别为15.3%、14.8%、14.7%、10.1%。1-9月,全市工业用电量6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居全省第3位;全市工业增值税完成16.04亿元,同比增长7.9%,居全省第8位;全市高技术工业、高加工度工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4%、9.7%、9.4%。9月末,省级及以上园区共有企业 670 家,同比增加43家。1-9月,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9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80.4 %,同比提高 0.9个百分点;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合计实现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45.7%,同比下降 4.8个百分点;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0%。三是服务业增长较快。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1.3亿元,增长15.4%,比1-7月高2.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商务服务业、电信及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土地管理业作为占比最大的前3个行业,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的65.3%,共实现营业收入92.3亿元,增长16.4%,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9.1%,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6个百分点。旅游市场持续火爆, 1-9月全市接待各类游客514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51.9亿元,分别增长13.8%和15.5%。1-9月全市服务业对经济贡献率为55.6%,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

  (二)需求拉动有力。一是投资稳定增长。全市上下积极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项目建设如火如荼。9月末,全市在库项目2719个(不含房地产),同比增加213个。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3%,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增幅比全省高2.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其中,民间投资增长39.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3.8%,同比提高14.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54.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35.3%,同比提高9.6个百分点。湖南高视伟业碳酸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郴州碳酸钙精深加工项目(总投资30亿元)等110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东江湖大数据中心(总投资10亿元)等214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二是消费转型升级。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9%,增速比全省高0.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一直居全省第1位。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4.07亿,同比增长33.2%。代表转型升级高端消费的建筑材料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1.3%,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额增长32.7%,化妆品类商品销售额增长16.4%,儿童玩具类商品销售额增长26.4%,汽车类商品零售额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2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拉动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9个百分点。三是外贸总量领先。1-9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32.3亿美元,居全省第2位,同比增长22.3%。其中,外贸出口总额17.0亿美元,居全省第2位,同比增长17.0%。

  (三)发展质量提高。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1-9月全市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7.9:43.7:48.4,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下降3.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5.8个百分点。二是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企业效益好转。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81.6亿元,同比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5.7%,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7.9亿元,增长1.4%。从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结果看,超过5成的企业对下季度本企业(行业)经营运行情况的合理预期持乐观态度,企业发展信心稳定。财税质量提高。1-9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5.3%;增长4.0%,比1-8月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1.4亿元,下降5.4%,降幅比1-8月收窄2.1个百分点;总税收收入125.6亿元,增长20.3%,比1-8月提高2.7个百分点;总税比为76.6%,同比提高10.4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占地方收入比重37.7%,同比降低11.8个百分点。金融运行稳健。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郴州市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积极防范民间非法集资,着力化解政府债务风险,金融运行总体稳健可控。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450.8亿元,同比下降3.3%;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82.1亿元,增长11.1%。三是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市狠抓环境治理和问题整改,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夏季攻势。1-9月全市改建农村厕所26748户,占年度目标任务的74%;全市50个洁净乡村示范村建设已完成年度目标的88%;全市城镇黑臭水体整治投资1.5亿元。9月,全市11个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气比率为95.2 %;38个地表水考核评价断面水质优良率为89.5%;2个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四)新兴动能凝聚。一是改革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截至9月25日,市级“一次办结”平台累计受理业务申请556297条,办结553574条,办结率为99.5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1-9月,全市原煤产量348.3万吨,同比下降4.7%;钢材产量600吨,同比下降21.1%,去产能成效明显。在去年提前2年完成商品房去库存目标任务的基础上,1-9月全市商品房屋待售面积7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2.6%,待售面积较上年同期减少125.1万平方米,去库存显著。1-9月,全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41.76亿元,增长78.8%,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投资增长59.2%,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62.1%,补短板有新进展。二是双创蓬勃发展。1-9月,全市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共34094户,同比增加433户,增长1.3%;新增创业主体数22161户,完成任务目标的110.8%;创业带动城乡就业人数43557人,完成任务目标的114.6%;发明专利申请量672件,同比增长26.1%。三是引资成效明显。1-9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2.8亿美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同比增长1.5%,外商投资企业63户,比去年同期增加44户,同比增长2.3倍。

  (五)民生事业改善。一是就业形势稳定。1-9月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63501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7.7%。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0286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6.6%;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人数709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1.33%。城镇登记失业率3.47%,低于年度控制目标1.03个百分点。二是居民收入增加。1-9月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47元,同比增长9.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10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18元,增长8.6%。三是物价涨幅温和。1-9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与全省持平,比全国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四是住房改造顺利。全市城镇棚户区改造6966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1.6%;全市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3004户,为年度目标任务180.6%。五是就学环境改善。全市积极化解义务教育超大班额,消除义务教育超大班额班级数2319个,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38.1%。六是精准脱贫有力。1-9月,全市民生领域支出295.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4%;全市民生工程投资108.8亿元,同比增长16.8%;全市完成年度脱贫任务形象进度81%,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就医费用报销比例提高10%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的年度目标,桂东县成功脱贫摘帽。

  二、下行迹象亟待关注

  (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放缓。1-9月,全市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同比增幅比1-6月分别回落0.4、0.3、0.8、22.7、5.5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分别低于年度目标0.5、0.1、8.5、3.0、11.4、0.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7.4、9.2、10.9个百分点。

  (二)经济发展要素保障困难。工业方面,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工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金贵银业公司因资金链出现问题已部分停产;9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停产企业10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比重9.1%,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5.4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招工难、员工流失快、用工成本高、熟练技师紧缺等现象依然存在。投资方面,各地项目建设均不同程度存在政策从紧、审批困难、环境欠佳等困难。

  (三)动能转换步伐相对滞后。一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1-9月,全市财政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4.2亿元,同比下降5.5%,低于全省平均增速46.3个百分点。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12家,远低于同类地区平均数量(2017年全省一类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数量为381家)。二是重大项目投资下降。1-9月,全市5000万以上投资项目851个,同比减少147个;完成投资854.7亿元,下降13.2 %。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54个,减少45个;完成投资781.9亿元,下降9.1%。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93.6亿元,下降18.1%;生态环境投资完成103.7亿元,下降28.0%。三是有效供给不足与有效需求增长乏力并存。供给方面:全市新兴服务业发展中生产性服务业较少,现代物流、科技研发创意设计十分紧缺,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发展滞后;且生活性服务供给偏少,难以满足新时期二孩政策所产生的教育、医疗、养老、保育等生活性服务需求。需求方面:全市房价高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居民储蓄和消费,直接影响居民消费支出和消费意愿,对日常消费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对消费市场产生消极影响,致使部分传统商品消费热点增速放缓。1-9月,10个大类商品销售增幅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家电类、中西药品类消费零售增速明显下降,分别下降6.4%、18.7%;其他传统消费热点商品如金银珠宝类、日用品类等增长均明显放缓。

  三、狠抓落实确保目标

  受要素制约、政府类投资项目减少、中美贸易战和去年下半年郴州市主要经济指标基数较高等因素的影响,全市经济运行将呈现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预计完成全年目标难度不断加大。为此建议:

  (一)聚焦目标抓调度。对照省定绩效考核目标、政府工作报告等年度目标任务,逐月调度,摸清底数,及时研判,进一步压实责任,抢抓时间,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各项年度考核目标任务。

  (二)聚焦重点抓帮扶。突出园区经济和项目建设两个重点,全面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园区发展政策措施以及产业项目建设年实施方案。针对企业“两难两高”(即:用工难、融资难、要素成本高、制度成本高)现象,坚持标本兼治,既要举办银企对接、校企对接、产销对接活动切实抓好土地、人才、资金、能源等要素保障,也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聚焦动能抓投入。一是重视科技投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兑现科技政策奖励,利用科技研发的投入促进嘉禾铸造业等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培育新动能基础。二是搭好创新平台。为企业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企业与科技信息的沟通和对接,进一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增强消费动能。根据新时期品质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结合本地消费市场,引导、激励生产企业和零售商加快供给侧改革,增加消费领域特别是服务领域有效供给,激发消费活力。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胡平金 李立]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前三季度湘潭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下一篇:衡阳市前三季度就业形势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