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趋优 转型升级扎实推进
今年以来,郴州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打好“三大攻坚战”,继续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聚力“六抓”(抓产业、抓园区、抓招商、抓企业、抓项目、抓落实),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地方财政收入、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完成预期目标,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必须加压奋进,确保完成全年目标。
一、经济运行特点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按可比价计,下同),增速与1季度持平,基本实现半年预期目标。自2016年2季度以来,全市连续13个季度保持在7%以上增速,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6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518.8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557.9亿元,增长8.6%。
(一)产业发展总体平稳。一是农业生产稳定。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一季度高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3%,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二是工业增速平稳。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7.4%,比1-5月和上年同期均提高0.1个百分点,高于年度预期目标0.4个百分点。烟草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其中中烟公司郴州卷烟厂工业增加值增长16.1%,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8个百分点。三是建筑业好转。全市建筑业新签合同额150亿元,同比增长31.9%,增速同比提高16.8个百分点,上半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0亿元,增长19.8%,同比提高10.2个百分点。其中在外省完成产值增长34.3%,同比提高48.6个百分点,中铁五局五公司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市外省产值82%以上。四是服务业发展加快。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73.1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1-4月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159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2.5亿元,增长24.3%,增速比1-4月提高3.7个百分点。全市成功举办第七届矿博会、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会展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业持续升温,上半年全市接待各类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1.8%和17.4%。
(二)国内需求持续扩大。一是投资增速稳定。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98.6亿元,同比增长12.2%,高于年度预期目标1.7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79.8亿元,增长12.2%;民间投资766.6亿元,增长2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6.8%,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二是消费市场繁荣。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8.0亿元,同比增长10.1%,比1-5月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年度预期目标0.1个百分点。其中,基本生活品类商品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粮油食品类增长16.0%,烟酒类增长11.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7.7%,日用品类增长35.5%。
(三)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1:44.8:48.1,第三产业占比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一是现代农业推进。上半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9.7%;实现利润33.7亿元,增长9.1%。临武县金兰红心柚特色水果园等5个产业园成功申报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项目,临武县申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二是工业转型加快。精深加工快速发展。全市高技术、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3%、15.2%,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个、3.6个百分点。全市新产品产值增长6.9%,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全市装备制造业增长18.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5%,增长15.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个百分点。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合计实现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45.5%,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5.3个百分点。规模工业能耗下降4.9%。三是投资结构改善。全市产业投资679.8亿元,增长23.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8.4%,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9.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27.9亿元,增长41.5%;民生工程投资72.9亿元,增长6.8%;生态环境投资79.5亿元,增长22%。产业投资的细分领域增速均大大超过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四是消费升级明显。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增长53.9%,家具、金银珠宝类、可穿戴智能设备、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分别增长98.3%、90.2%、134.3%、161.6%,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营业额增长35.6%;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43.0亿元,增长16.4%,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2.88倍。
(四)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一是财税质量提高。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8.9亿元,同比增长3.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低于年度预期目标2.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4.1亿元,增长4.6%(上年同期-9.1%),高于年度预期目标2.6个百分点。税收总收入完成90.9亿元,增长3.4%。总税比76.4%,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地方税比为62.2%,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5.8亿元,增长9.8% 。二是金融运行稳健。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519.4亿元,同比增长2.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552.6亿元,增长15.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效益提升。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利润4.1亿元,增长21.1%,增幅比1-4月提高9.4个百分点。从盈利面看,31个行业中有22个行业实现盈利,盈利面为71.0%。四是生态环境改善。5月份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气比率为100%,比上年同期上升1.8%,居全省首位;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天,与上年同期持平。全市38个地表面考核评价断水面水质优良率为100%,2个市级集中或饮用水水源地质达标率100%。桂东县、宜章县、苏仙区入围“2019年中国最美县域”。
(五)新兴动能不断积累。一是市场主体增多。截止6月底,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4.47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2.5%。二是创新驱动明显。6月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536个,同比增长16%。我市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三是招商引资加强。上半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同比增长10.1%;实际到位内资367.8亿元,居全省第2位,同比增长17.7%。四是产业对接有力。我市加快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在深圳、香港等地开展2019年郴州——粤港澳大湾区生产服务型产业招商推介会等活动,与广州市签订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框架协议,大湾区“菜篮子”供穗猪肉合作协议,着力打造粤港澳“四个200万”(生猪200万头、蔬菜200万吨、水果200万吨、优质水产品200万斤)“菜篮子”供应基地。
(六)民生保障持续加强。一是就业形势稳定。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7844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3.1%;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3.5%,比年度控制目标低1个百分点。二是居民收入增加。1-6月,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71元,同比增长8.7%;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7303元,增长8.8%。三是民生项目推进。上半年,全市共有30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涉及指标36个,有7个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有15个指标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要求。四是物价涨幅温和。预计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6%,控制在3%以内。五是脱贫攻坚有力。桂东、宜章、汝城、安仁等4个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现场会在宜章县召开。六是治安环境好转。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犯罪团伙2个,涉重犯罪团伙36个,涉恶集团22个。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经济增速放缓。一是部分主要指标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6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到位内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49个、1.8个、0.2个、0.3个、3.4个百分点。二是部分指标增速回落。1-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回落0.9个、1.2个、58.3个百分点。三是个别指标增速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下降17.1%,低于预期目标32.1个百分点。
(二)增长动能不足。一是工业效益下降。5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78个亏损,比上年同期增加17个;亏损面为7.1%,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0%,而全省为增长10.8%。6月底,全市有10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停产,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6.4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0.6个影响点。二是重大项目减少。上半年,全市5000以上项目638个,同比减少148个,完成投资502.7亿元,下降16.4%,从上年8月以来连续11个月下降。三是入统申报不多。全市共申报“四上”企业85家(含11家上级正在审批企业),仅完成全年目标的31.1%。四是服务业后劲不足。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57家,1-4月户均营业收入1002.1万元,比全省水平低660.2万元。1-6月全市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8家,但都是规模较小的成长型单位。服务业主导行业增幅下降。1-5月,传统行业道路运输业、装卸搬运仓储业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和1.9亿元,分别下降2.6%和25.0%,共拉低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幅1.2个百分点;全市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18.5%,营业收入增幅下降0.4个百分点。全市9家有线网络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78.3万元,下降20.1%。五是外贸持续下滑。受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降幅虽有收窄,但仍然同比下降17.1%,增速连续6个月负增长。
(三)增长质量堪忧。一是自然灾害频发。4月份以来,草地贪夜蛾虫害覆盖我市11个县市区88个乡镇,为害玉米面积1.83万亩。6月份洪涝灾害致使全市农业受灾面积36.3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受灾面积22.62万亩,蔬菜受灾面积1.27万亩,水果受灾面积1.68万亩,烟叶受灾面积4.82万亩(其中桂阳县绝收0.88万亩),其他作物受灾面积5.94万亩。受非洲猪瘟疫情加重影响,1-6月全市生猪出栏213.5万头、同比下降8.2%;生猪存栏273.2万头,下降9.0%。二是安全事故增多。1-6月全市发生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14起,同比上升27.3%;死亡22人,同比上升83.3%;受伤3人。
三、相关工作建议
(一)加强灾祸防救。加强天气变化、虫害监测预警,组织群众做好防灾救灾工作,尽量减少灾害损失。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控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扩大有效需求。加强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实行全过程全周期跟踪服务,力促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加强新能源汽车、5G网络等消费热点培育,组织开展各类消费展销活动;力促家政服务进社区。加强金贵、金旺等外贸龙头企业帮扶和跨境电商产业指导,力促更多企业融入“一带一路”“走出去”。
(三)激发工业潜力。继续组织开展重点企业精准帮扶,摸清停产企业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口地支帮促,力促有条件的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强化企业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加强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落实情况督查问责,充分发挥产业引导资金作用,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围绕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
[审核:徐林]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