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上半年永州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发展质量有所提升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永州市上下认真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全力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有所提升,在内外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的情况下,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韧性,但也面临部分指标增速放缓等实际困难,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特点

  1.三次产业运行平稳。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0.44亿元、增长7.0%。一是农业生产基本稳定,柑橘茶叶增产增值。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0.95亿元、增长3.5%,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12.06万亩、增长2.7%,产量222.55万吨、增长3.3%。柑橘花量、挂果量增长10-20%,预计全年产值增长8.3%,茶叶量增价涨,春茶产量增长1.8%,产值增长28.1%,牛、羊、家禽分别出栏14.53万头、38.23万只、3097.04万羽,分别增长3.2%、-3.4%、3.2%。二是规模工业稳中有升,新兴行业增长较快。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2%,比一季度低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36个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同比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分别增长28.9%、29.1 %、23.3%。从产品看,光电子器件、金属压力容器、中成药产量分别增长50.0%、15.6%、20.0%,基建相关产品也呈现较快增长态势,砖、商品混凝土、平板玻璃分别增长18.1%、11.1%、12.1%。关联指标支撑有力。工业用电量从年初的下降6.9%逐步回升,上半年完成22.1亿千瓦时、增长8.5%,增速排全省第1位,工业实缴增值税完成7.67亿元、增长22.1%,基本保持了今年以来较快增长的势头。三是第三产业增势平稳,邮政电信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91.52亿元、增长7.6%,高于GDP增速0.6个百分点。全市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10.02亿元、增长105.1%,邮政业务总量4.51亿元、增长35.8%,延续了去年以来快速增长态势。旅游业发展向好。全市接待游客3094.18万人次、增长10.3%,实现旅游总收入259.26亿元、增长15.5%。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湖南日”永州主题专场宣传推介活动顺利举行,我市知名度进一步提升。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30.83亿元、增长11.0%,快于全省6.8个百分点。

  2.内外需求联动有力。一是项目投资稳步推进,内部结构持续改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9%,与一季度持平。得益于产业项目建设年的持续推进,全市民间投资增长31.1%,产业投资增长30.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5.9%,工业投资增长32.2%,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2%。工业投资项目个数和质量比去年同期均有较大提升,全市5000万以上在库工业投资项目189个,比去年同期多45个,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42.5%,远快于全部投资平均增速。粤创科技液晶显示器、宁远光电智能终端和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项目等重点项目均运行正常,蓝山皮具产业园顺利入统,投资项目基础进一步夯实。二是市场消费有所回升,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48亿元、增长10.0%,增速比一季度高0.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零法人企业消费品零售额中,中西药品类、粮油食品类、家用电器、汽车类分别增长26.2%、19.4%、17.2%、15.9%。大中型超市、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发展良好,上半年零售额达15.5亿元、增长16.0%。全市限上批零企业实现网络零售额2.48亿元、增长38.4%。三是进出口增速大幅加快,外向经济韧性增强。上半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1.90亿美元、增长64.2%,排全省第3位,增速比一季度提高73个百分点,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显示出较好的调整能力。上半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8.27亿美元、增长14.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4.9个百分点,排全省第5位。

  3.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一是农业产业化持续推进,公共品牌建设推进有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02亿元、增长11.1%,新增“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5个,总数增至401个,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总数增至51个,创建省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2个。成为全国首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配送分中心之一。二是新兴动能不断增多,“四上”单位入统排位靠前。上半年,全市新增“四上”单位124家,排全省第3位,其中,规模工业企业60家,批零住餐企业33家,房地产企业22家。上半年,全市引进重大项目79个,总投资933.5亿元,其中对接引进粤港澳大湾区的项目41个,总投资427亿元;新引进500强企业项目1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7个,总投资308.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79.13亿元。三是创新投入持续加大,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上半年,全市财政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达2.46亿元、增长25.1%,比财政总支出增速高10个百分点。全市专利申请量1532件、增长4.0%,其中发明专利827件、增长217.7%,专利授权量783件、增长7.9%,其中发明专利31件、增长10.7%。预计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2%,1-5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R&D经费增长56.1%。四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后劲得到增强。上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06.88亿元、增长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2.21亿元、增长4.3%。地方财政收入中非税占比为37.2%,比1-5月下降4.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0个百分点。产业投资、工业投资、民间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分别为57.8%、36.9%、54.6%、10.8%,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8.6个、5.9个、8.4个、5.5个百分点。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机构改革,实施“放管服”,优化职能提升效率,认真执行减税降费系列政策,下调电价、气价,给企业发展带来实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的成本为83.8元,比上年同期降低0.9元;企业利润总额24.96亿元、增长11.0%,比全国、全省分别高13.3个、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总额3.15亿元、增长17.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2.9个百分点。此外,发展短板得到进一步补强。全市涉农项目、民生投资分别增长38.3%、14.3%,分别快于全部投资27.4个、3.4个百分点。

  5.民生改善聚力增效。一是城乡居民较快增收。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4578元、7185元,分别增长9.3%、9.8%,增速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农村居民增收快于城镇居民。二是财政民生支出给力。1-6月,全市民生民本相关支出252.58亿元,增长14.5%,其中,农林水支出、节能环保支出、住房保障支出、教育支出、社保就业支出分别增长33.4%、30.9%、22.5%、15.8%、15.3%。三是金融存贷平稳运行。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378.82亿元、增长1.8%,其中住户存款1712.30亿元、增长11.1%。贷款余额1469.36亿元、增长12.5%,其中,中长期贷款1176.71亿元、增长10.4%。四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6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6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44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63.4%、76.8%、62.4%。城镇登记失业率维持在2.66%的较低水平。五是物价涨幅总体平稳。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2%,与全国、全省涨幅持平。

  二、主要问题

  1.不利因素相对较多。一是天气,今年以来持续低温寡照,降水量明显多于往年,尤其是近期多次强降雨过程,对防汛抗灾提出较高考验,对农业生产、项目开工等也造成较大影响,据调查,6月当月全市鲜菜类、鲜瓜果类价格分别上涨12.5%、43.1%。二是非洲猪瘟,尽管我市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推进得力,但受周边影响疫情还有进一步扩大趋势,上半年,全市生猪出栏329.77头、存栏406.19万头,分别下降8.5%、9%;能繁育母猪39.37万头,下降4.7%,考虑繁育周期因素,对全年农业形势较为不利。三是中美贸易战,虽然全市进出口增速大幅回升,但以美国为主要出口目的地的企业在订单、运营成本、潜在客户等方面受到较大影响,对企业的后期经营提出挑战,且从宏观层面看,持久的贸易战将对外向经济的结构产生深远影响,我市应进一步加强预判预调主动适应。

  2.经济基础有待夯实。一是骨干企业拉动不足。长丰猎豹基本陷入停产,短期内难有较大改善,烟厂总产值增速已经明显回落,1-6月增速为10.9%,比1-5月低4.4个百分点,比1-3月低13.7个百分点。二是部分传统工业行业增速较慢。1-6月,农副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增加值合计占规模工业的25.5%,但分别增长-1.0%、-2.6%、5.3%,均低于规模工业平均增速。三是基础设施投资回落。上半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4.7%,增速比全部投资低15.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5.3个百分点,拉低投资增速1.3个百分点。四是石油消费低速增长。上半年,全市限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中,石油类零售额增长6.5%,比1-5月有所回升,但低于去年同期3.3个百分点。

  3.后期增长压力较大。一是新增企业后期拉动减弱。去年新增入统的规模企业,上半年大部分无同期基数,拉动全市工业快速增长,但随着上年同期基数的逐渐升高,后期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将逐步减小。二是大项目同比减少。上半年,全市共有5000万元以上在库项目481个,比去年同期少9个,已完成计划投资的55.0%,如没有新增项目及时补充,目前存量难以持续支撑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三是房地产投资有所放缓。上半年,全市房地产投资增长8.0%,比去年全年回落10.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8.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269.0万平方米、下降1.6%。

  三、工作建议

  1.短期看,要抓重点指标、重点企业和突出问题。一是紧盯全年目标,加大对各项GDP支撑指标监测力度,尤其是规模工业、财政八项支出、电信业务总量等关键指标。二是对烟厂等重点企业保持关注,支持长丰猎豹转型升级,加强对工业用电量、工业增值税等指标监测预警。三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继续抓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

  2.中期看,要抓园区建设、企业入统以及项目推进。一是抓园区,立足全市产业基础突出特色,切实做好产业承接工作,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加快弥补国家级园区的空白,夯实工业发展基础。二是抓入统,帮助和督促企业和项目业主单位完善资料,依规入统,杜绝漏统、少统、迟统现象。三是推进度,对引进的项目,要促履约;对未开工项目,要促开工;对已开工项目,要推进度。四是抓财政,在减税降费政策力度不减,化解债务风险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要进一步开辟税源,强化监管,缓解支出压力。

  3.长期看,要持续调结构、强创新和优环境。一是优结构,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为契机,加大优质企业项目引进,推进商业综合体建设,推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强创新,避免急躁情绪,尊重创新规律,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平台,踩准技术发展趋势,结合我市基础,打造优势产业链。三是优环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深度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供稿:永州市统计局]
[审核:徐 林]
[责编:张 艳]
上一篇:上半年长沙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下一篇:娄底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下行压力仍然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