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2018年衡阳市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分析

  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衡阳市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迅速,2018年,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呈以下特点。

  一、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计算机使用数量不断提升

  计算机使用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能直观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2018年,全市3019家“四上”企业中,使用计算机的有3013家,普及率达到99.8%,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3013家企业共使用计算机65202台,户均达到21.6台,比上年提高了0.6台。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户均使用计算机分别为392台、40.7和11.4台,比上年均有所提升。分行业情况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2个行业使用计算机最多,户均分别达到98.7台和84.3台。

  (二)信息技术人员初具规模

  信息技术人员是指专职从事信息技术系统的制定、设计、开发、安装、操作、维护、管理和评估的人员。2018年,全市“四上”企业信息技术人员达到10970人,信息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达到2.3%,企业户均拥有信息技术人员3.63人。从行业情况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户均信息技术人员最多,达到9.8人,其次是教育业8.4人。

  (三)采用信息管理的企业增多

  信息化管理是指企业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活动。2018年,衡阳市3019家“四上”企业有2971家采用了信息化管理,占比达98.4%,比上一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财务管理、购销存管理、生产制造管理、物流配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其他采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分别占信息化管理企业的85.4%、39.4%、13.8%、9.3%、34.6%、31.8%和20.3%。采用3种及3种以上应用的企业有1173家,占信息化管理企业的39.5%。

  (四)企业积极通过互联网开展活动

  2018年,衡阳市有2013家“四上”企业使用互联网,占全部“四上”企业比重达的99.8%,比上年提升了0.2个百分点,对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各项活动进行调查,其中:企业通过互联网了解商品和服务的信息1441家,占使用互联网企业的47.8%,比上年提升了1.3个百分点;企业使用网上银行1984家,占使用互联网企业的65.9%,比上年提升了3.1个百分点;提供客户服务1140家,占比37.8%,比上年提升了4.8个百分点;在线提供产品447家,占比14.8%,比上年提升了3.3个百分点;利用互联网开展员工培训833家,占比27.7%,比上年提升了5.3个百分点;利用互联网开展招聘活动844家,占比28%,比上年提升4.5个百分点。

  (五)信息化投入保持较大规模

  2018年,衡阳市“四上”企业信息化总投入10.8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0.33%,户均投入达到36万元。从投入类别看,一次性投入7.97亿元,占73.2%;运营维护投入为2.92亿元,占26.8%。一次性投入中,硬件投入5.48亿元,软件投入2.49亿元,分别占信息化总投入的50.4%和22.8%。从行业投入情况看,信息化投入最多的是制造业,达到5.6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最高的是教育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达到4.1%和2.6%;户均投入最高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分别为309万、74万和63万元。从企业投入情况看:2018年有信息化投入的企业2796家,投入覆盖面达92.6%,比上年提升了7.3个百分点。

  二、电子商务得到较好发展

  (一)电子商务交易额稳步提升

  2018年衡阳市电子商务交易稳步提升,3019家“四上”企业中,有192家企业有电子商务交易,占6.4%,比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电子商务交易额172.50亿元,增长14.5%,其中电子商务销售108.71亿元,增长16.6%;电子商务采购额63.79亿元,增长11.2%。

  (二)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飞速增长

  2018年,“四上”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5.01亿元,增长477.2%,其中对境外电子商务销售2.82亿元,增长275.3%;从境外电子商务采购2.19亿元,增长1786.9%,

  (三)销售模式和电子商务交易对象发生变化

  从销售模式看,B2B模式销售额88.69亿元,增长12.7%,B2C模式销售额20.01亿元,增长37.5%,B2B模式占主体地位,但B2C模式增长更快。

  从交易对象看,2018年电子商务交易额172.50亿元,其中商品交易额153.00亿元,增长12.3%,服务交易额19.49亿元,增长35.5%。服务交易额占交易额比重11.3%,比上年提升了1.8个百分点。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有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较少

  2018年,全市3019家“四上”企业中,有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192家,占比仅6.4%。其中有电子商务销售143家,占比4.7%,有电子商务采购117家,占比3.9%。600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电子商务交易的55家,占比9.2%。

  (二)信息化投入同比下降

  2018年信息化投入10.89亿元,同比下降18.4%,其中一次性投入下降18.9%,运营维护投入下降16.9%。过半行业信息化投入下降,其中制造业,采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幅度较大,分别达到28.1%、34.7%和27.3%。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信息化投入下降较快,大中型企业信息化投入4.87亿元,下降20.8%,小微企业5.63亿元,下降17.7%。

  (三)小微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小微型企业受限于自身条件,对信息化需求不高,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2018年“四上”小微企业中,有信息技术人员的企业占70.7%,低于整体12.1个百分点;有信息化投入的企业占80.6%,低于整体11个百分点;电子商务交易0.42亿元,仅占全部交易额的0.24%。

  四、建议

  (一)加快电子商务发展

  制定完善电子商务相关制度和标准,加快电子商务市场准入制度和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设,建立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政策制度环境。积极推进电商产业园、快递分拨中心,物流园建设,支持衡阳本地企业依托品牌优势通过第三方零售平台开设旗舰店、专卖店,开展网络直销、网络订货等业务,大力发展B2C模式的电商销售,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在境外设立服务机构,建立海外营销渠道。加强农村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加强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促进农产品网上交易,建设地方特色电商集聚区,推动涉农流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和农资流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

  (二)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培育一批信息化建设走在前列的大中型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行业内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引导企业结合自身体制、企业文化、管理水平、人才队伍水平、行业环境等,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水平为目标,明确企业信息化的范围和深度,有步骤的发展信息化,防止重投入,轻使用,脱离了企业的自身特点、基础和条件搞信息化。

  (三)重视信息化人才培育

  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首先通过培训、观摩学习等方式,培育一批能够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懂得利用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企业管理者。其次,通过对外引进、企业自身培育,打造一批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型人才,为企业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第三,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要培养好人才,引得进人才,更要留得住人才。

  注:文中“四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审核:徐林]
[责编:张艳]
上一篇:汽车——长沙消费品市场升级的主力军 下一篇:汽车——长沙消费品市场升级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