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岳阳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稳中提质
今年以来,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岳阳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三五”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积极推进大城市建设,全市经济运行整体稳中向好、稳中趋优,呈现“结构优化、活力增强、质效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前三季度,全市实现GDP 2510.35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0%、8.5%、8.6%。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产业发展稳中有进。一是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前三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8.1%,增速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4和0.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主导行业贡献突出。全市十大主导行业同比增长7.9%,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7.6%,其中机械行业、纺织行业、医药行业三个大类行业贡献突出,分别增长11.3%、10.5%、10.3%,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中小微企业活力较强,同比增长10.4%,较上年同期加快5.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二是服务业发展态势较好。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6% ,高于GDP增速0.5个百分点,继续领跑三次产业。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6.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7.4%,金融业增长7.9%,房地产业增长10.1%,其他服务业增长9.7%。新兴服务业支撑有力。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36.59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租赁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45.5%、65.3%、39.7%。三是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67.43亿元,增长3.1%;增加值231.27亿元,增长3.3%。全年粮食作物面积246.21万亩,同比下降4.9%;早稻产量96.34万吨,下降3.1%;蔬菜播种面积94.22万亩,增长2.06%;油菜籽产量17.52万吨,增长1.3%。受非洲猪瘟影响,全市生猪出栏219.9万头,下降20%;牛出栏7.9万头,增长4.5%;羊出栏37.33万只,增长5.8%;家禽出笼1754.5万只,增长6.5%;水产品产量41.5万吨,增长4.8%。?
(二)“三驾马车”协同发力。一是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市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5.6%、16.3%、9.6%,其中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同比加快9.7个百分点。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全市5000万及以上在库项目513个,完成投资621.57亿元,同比增长22.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3.2%;省“五个100”的重大产业项目和市“2+10”工程及20个重点企业项目分别完成投资51.4 亿元和105.4亿元,其中新金宝、东方雨虹、复星合力、哈工大机器人等项目建设进展较快。二是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7.80亿元,增长10.2%。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市场和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分别增长10%和11.3%。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分别增长9.9%、12%。三是开放型经济持续升温。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255.9亿元,同比增长59.6%,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8.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50.1亿元,增长78.6%,同比加快75.6个百分点;进口总额105.8亿元,增长38.7%,较上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从贸易结构看,一般贸易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一般贸易进出口212.48亿元,增长41.26%,占全部进出口比重为83.02%,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24.3个百分点。?
(三)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全市第一、二产业占GDP比重有所回落,第三产业占比提高,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7:46.4:44.9,第三产业高于GDP增速0.5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44.9%,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为43.5%,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二是工业结构趋于高端。全市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6%、11.7%、12.6%,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增速1.5、3.6和4.5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3.7%,增速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5%,占GDP比重22.2%,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三是投资结构日益趋优。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完成投资增长53.1 %,高于全市投资增速41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贡献突出,增长30.7%,快于工业投资7.2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9.4%,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对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3.2%,比上年同期提升11.8个百分点。四是消费结构明显升级。消费升级态势明显。全市限额以上法人商品零售额中,体育娱乐用品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中西药品类商品持续热销,分别增长46.5%、51.7%、27.4%。网络零售增长较快。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同比增长41.6%,快于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29个百分点。
(四)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一是非公经济不断扩大。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实现增加值1458.36亿元,同比增长8.3,占GDP比重达58.1%,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9.7%,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达75.2%,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8.7个百分点。二是民间投资活力彰显。全市完成民间投资增长11.3%,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6.7%,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3.2%,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4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制造业投资增长26.7%。三是市场主体不断涌现。全市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3.65万户,同比增长12.5%。其中,内资企业登记9410户,同比增长16.8%;个体工商户登记2.7万户,同比增长11.0。
(五)质量效益持续推进。一是财政收入保持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78亿元,增长0.8%,与上半年持平。其中,完成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107.21亿元,增长3.5%,较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70.78亿元,增长1.1%,占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的比重为66%,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二是金融运行总体稳健。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14.87亿元,比年初新增91.92亿元,增长3.1%,其中住户存款1690.08亿元,增长9.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41.17亿元,比年初新增287.91亿元,新增量排全省第2位,增长20.9%,其中中长期贷款1464.44亿元,增长20.8%。三是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33元,同比增长9.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16元,增长8.3%,较上年加快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9元,增长8.5%。农村收入快于城镇收入0.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1.96。
(六)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一是物价保持温和上涨。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较上半年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3.8%,居住类价格上涨3.6%,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1.1%。二是民生实事推进较快。截至9月底,全市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22件中有11件项已全部完成或超进度完成目标任务。其中,城镇新增就业5.34 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2.7%;新增农村通自来水人口4.54万人,减少义务教育大班额966个,新建贫困自然村通光纤350个、4G基站68个。三是民生投入力度加大。前三季度,全市财政民生领域支出325.7亿元,增长9.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3.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住房保障支出、节能环保支出等重点民生领域支出分别增长25%、40.5%、57.2%,均高于全市财政支出平均水平。
二、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困境尚未突破。一是工业结构调整仍需深化。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稳步提升,但由于其体量偏小,拉动能力有限,难以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前三季度,全市高技术产业和高加工度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8.6%、23.6%,远低于六大高耗能产业40.6%的比重。二是企业效益不容乐观。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1%,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3.3%,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主导行业石化行业、食品行业等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仅为2.4%、3.2%。成本上升挤压利润空间,规上工业中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2元,同比降低0.1元,其中石化、造纸等行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1.8元、3.1元。三是匹配指标持续下降。受“两厂”原油加工量同比减少以及环保整治、淘汰落后关停部分高能耗企业的影响,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用电量累计下降4.5%,较上年同期回落12.2个百分点;受增值税税率下调、央企生产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工业增值税累计下降23%,降幅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5.3、43.6个百分点。
(二)产业投资增速有所下滑。前三季度,全市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4.9%,较上年同期回落13.5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1.6%,其中增长较慢的县市区有岳阳楼区、云溪区、君山区、华容县、平江县、临湘市,以上六个县市区增速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影响全市产业投资增速7.2个百分点。
(三)房地产投资理性回落。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影响,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逐步放缓,从年初的33.4%逐月回收到本月的6.4%,本月速度为今年以来最低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受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影响,商品房销售增速较低。9月末,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428.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3%,较上年同期回落9.6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销售额253.73亿元,增长5.4%,较上年同期回落34.5个百分点。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06.7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1%,较上年同期收窄32.2个百分点。
三、工作建议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做优做强传统优势农业品牌,积极培育新兴特色品牌;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G240沿线区域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做好农业和旅游业融合文章,打造乡村振兴本土品牌。?
(二)稳定工业经济运行。一是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积极开展联手帮扶企业行动,重点深入石化、造纸行业,了解企业生产现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困难;二是加快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加快石化、纺织、造纸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淘汰低端落后产能,扎实推进工业技改,另一方面,严格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的意见》,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12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确保工业对全市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作用。三是电力部门和税务部门要抓好工业电力的运行调度和工业增值税的征缴力度,确保工业用电量和工业增值税支撑指标增速回暖。
(三)狠抓产业项目建设。继续抓好省定“五个100”项目、新开工项目“2+10”工程和20个重点项目、10个产能产值倍增计划项目,加强与发改部门的对接,认真梳理项目名录库,建立重点项目跟踪台账,对于已经开工的项目,要紧盯进度,及时化解制约项目建设的难题与瓶颈,确保如期推进,尽快竣工投产达效,对于新签约项目,要加强沟通衔接,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及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做好保障要素供给,资金方面,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保障服务,建立银政合作平台,扩宽资金渠道,保证资金需求;土地方面,要积极盘活土地存量,加快园区腾笼换鸟,保障重大项目的建设用地;配套服务方面,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在项目计划审批、资金合同、配套设施等方面给予主动服务。
[供稿:岳阳市统计局苏蔚]
[审核:徐林]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