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统计文化

构建统计文化的新框架

    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统计部门走出了封闭的怪圈,登上了市场经济建设的大舞台。辛勤工作的统计部门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优势、区位优势、信息优势、资源优势为当地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提供着全优的服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统计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知名度得到了迅速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统计工作又面临新的抉择。新世纪的统计工作到底该怎么做?记者日前采访了五位颇有实力的县级统计部门的局长,并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统计工作的曙光。

    井陉县是太行山脚下的一个山区县。在井陉有两个出了名的女局长,一个是县计生委的尹主任,一位就是县统计局长仇玉英。仇玉英今年46岁,大学毕业,是统计系统的一员老将和才女。自1997年出任县统计局局长一职以来,仇玉英便把构建井陉“统计文化”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

    多年的经验告诉仇玉英,要想把统计部门建设成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离不开的重要部门,就必须构建一种全新的“统计文化”框架,并用“统计文化”统一人们的思想,让“统计文化”成为井陉县统计工作的凝聚力。

    在仇玉英心中有一个统计工作的道德标准。她经常告诫人们,想干好统计工作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问题的关键是你想做个什么样的人?因为统计工作的核心和生命是实事求是。如果没有这样的精神准备、思想准备、道德准备,趁早不要在统计部门干!仅仅会算几个数,能写一篇、两篇好的统计分析报告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统计工作者!看一个人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统计工作者不仅要看他“感受统计”的程度,而且还要看他“享受统计”的程度。从“感受统计”到“享受统计”是一个质的飞跃。“感受统计“和“享受统计”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感受是过程,享受才是升华。刚刚见面,记者便被仇玉英的统计观给吸引住了!

    在一个县里谈“统计文化”,搞“统计文化”,谈何容易!但是,仇玉英硬是在井陉县构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统计文化”新框架。仇玉英告诉记者,建立一个全新的“统计文化”市场不仅是井陉统计工作的需要,而且是井陉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需要。我们就是要在井陉这块土地上建立一种光辉灿烂的“统计文化”,用创新的“统计文化”吸引人们,以此提高统计部门的凝聚力。几年下来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统计工作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迅速提高。

    仇玉英是一位非常能干的女局长。她不仅把自己的奋斗目标“瞄”在了创造灿烂的井陉“统计文化”这个主题上,而且为井陉的“统计文化”构建了全新的框架。

    从理性的范畴看,井陉的“统计文化”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感受统计”,第二部分是“享受统计”,最后一个部分就是“创新统计”。感受是经历、是理解、是积累,不能很好地“感受统计“就不能很好地认识统计、理解统计,不能很好地认识统计、理解统计就无法尽情地享受统计,而不能很好地享受统计,用什么样的激情去搞统计创新?不能创新,统计的生命力从何而来?没有生命力的统计怎么可能有社会地位?这是统计部门始终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也是仇玉英对统计工作的一种理解。

    从物质的领域看,井陉的“统计文化”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统计外围文化,第二部分是统计内涵文化。外围文化重点解决统计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两个大问题,是井陉统计文化对外的惟一窗口。外围文化是统计人的精神载体,是统计产品的展示载体,是统计部门能不能得到社会认可的载体。统计的精神风貌、统计的人员素质、统计的产品质量、统计的工作精神、统计的对外交流组成了统计的外围文化。内涵文化的精髓就是统计的理念、统计的市场和统计的变革。

    仇玉英颇具创新、颇具哲理的论述让记者大吃一惊!如果不是面对面地坐到仇玉英的面前,如果不是用心倾听仇玉英的宏伟设想,就是说下大天也不敢相信井陉统计文化的构建者就是她。

    数了数墙上的奖旗和奖牌,看了看厚厚的奖状和证书,读了读那些曾经为井陉经济建设出过力的统计产品,记者的心中突然生出了一种敬佩之情!是啊,在一个山区县里搞统计,竟然能搞出名堂,能把一个统计部门搞得这么光辉灿烂能说不是个奇迹?

上一篇:我市交通统计工作改革之我见 下一篇:刘佳:花开基层竞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