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统计文化

统计文化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商务方式。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统计工作已经成为日益热门的一个研究话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企业和企业的统计文化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及时、准确的掌握各种经济、政治信息,了解市场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变化,知己知彼,才能把握生产经营的主动权,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信息的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崭新的形态。市场主体进入信息网络不仅可以极大地降低为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所要付出的费用,而且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和分析工作!

    到2001年为止已经有2亿台电脑入网,用户已经突破5亿,并且每过一年用户就会增加一倍,如此快速增长的用户群,将使互联网成为商机无限的世纪金矿。

    信息蕴涵着巨大的商机,它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掌握主动权,抢占制高点,奠定成功的基础。信息贯穿于企业管理活动之中,来源分:1、外部环境信息,2、内部管理信息,3、市场竞争信息,扩大信息的来源渠道是丰富信息内容,提高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保持信息来源的全面性和广泛性,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捕捉信息。从统计分析报告,统计资料及有关经济主管部门的相关工作动向调查报告上筛选重要信息。网络的发展为信息的收集和加工提供了崭新的手段,网上调查应运而生,并迅速被广泛应用于民意,市场调查等领域。

    网络调查是指应用网络技术和传统调查技术相结合的,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的,为适应网络时代而出现的一种现代调查技术。拒国际权威组织预测,到2003年中国网民数量将会达到1800万,而且国家统计局提出了加快实施统计信息工程,目标是建成国家统计信息网络体系,采用国际互联网技术,建成国家统计系统内部的国家统计局??省统计局??地方统计局三级统计信息网络体系,形成以支持统计业务为目标的电子邮件系统,这些统计信息工程的实施为网上调查提供了技术与设施基础。同时,国内网民数量的增加为进行网上调查提供了数量基础,成为网上调查可行性的有力保障。

    网络调查有传统调查无可比拟的优势。

    1、一定程度上降低调查成本,不需要派调查人员,不需要印刷问卷,省去了调查实施过程中访问员费用等人工介入成本,礼品费,交通费等支出项,节约了访问费用。

    2、不受时空限制。数据采集过程中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在无人执守的情况下全天24小时接受调查填表,减少诸如制度,天气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最繁重,最关键的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分布到众多网上用户的终端完成,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信息检验和处理,这样可以是调查组织简单,快速且调查范围更广。

    3、观性较强。因为网络的隐蔽性,应答者可以不受调查员经验,情绪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可以调查一些传统调查方式无法调查无法准确调查的问题,能获得真实反映应答者态度的数据。

    4、网上调查的结果可时时显示并能配以直观生动的统计图形。键盘、鼠标和电脑屏幕使回答比书写更容易,避免了“入户难”和访员偏差等问题。省却了编码录入等环节,减少数据录入过程中的遗漏与错误,利用多媒体技术,具有声图并茂的友好的交互界面的特有优势,引发了新型的调查组织形式。常见的有:E_mail(电子邮件),BBS(电子公告版),ICQ(网络寻呼机),IRC(网络实时交谈)Netmeeting(网络会议)及IPHONE(网络电话)等。

    网上调查在中国短期内是不会成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调查手段,它仍将处于探索性阶段,因为它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相关系统环境的保障和支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网络普及率低。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信息工程,因建设经费困难,还没有抢占先机,还没有像中国商品交易一样覆盖全国,还没有像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公用信息网(CHINANET),中国教育科技网(CENET)和中国金桥网(CHINGBM)那样有名气,因此建立大规模涵盖全国的统计信息网络,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在社会经济中的主体作用,占领网络高地,体现统计部门人才智力优势,是网上调查生存发展刻不容缓的战略目标之一。

    2、技术因素是制约网上调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技术粘和性差。一方面熟悉调查技术的人员不熟悉网络技术,导致调查与网络目前结合度很小,出现交互界面容错能力差,问卷设计质量差技术上的问题。

    〈2〉数据接口不标准。

    〈3〉调查所需的网络软硬件可兼容性不够,如网站建设质量不高,出现网络数据传输速度慢,信息传递失真等问题。

    3、缺乏规范化的网络法律体系对网上调查进行约束。

    4、缺乏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及安全性存在问题。

    统计网络资源的现状表明,统计信息网络建设迟缓,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网络普及程度不够,信息意识淡薄及以上种种不足,要求我们作出对统计网络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对策。

    首先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领导,加强统计信息网络建设,提高网上统计信息的质量。

    其次是建立特定调查群体,建立有效的抽样框,弄清适合网络调查的项目,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最后是提高统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知识结构多元化,提高我国调查行业水平与国际接轨,以更好地掌握社会经济发展动态,捕获一手信息,突破传统思想束缚,培养人们的信息意识,建立新的调查观念,培养统计市场。

    经过对网络调查的分析研究,我们知道了网络调查的可行性和优缺点,那么我们怎样实施网络调查呢?主要注意的有以下四个问题:

    1、网站选择。在选择网站平台时所需要了解网站的访客流量,用户构成和服务可靠性,这是调查成效好坏的关键,一个优秀的网站将是调查成功的基石。

    2、确定价格。这是双方协商的价格即定,可以根据调查问卷的访问次数制定,可以根据网站公布调查问卷的时间长短来制定等等。

    3、调查问卷的设计。网络调查有其特殊性,在设计时应该考虑吸引用户来点击调查内容及调查内容下载速度。因此,对调查问卷的摆放位置,文字介绍字节数都应仔细考虑。

    4、网站监测。委托第三方对调查进行监测,对调查问卷的内容形式等各方面进行监督。

    21世纪统计数据处理工作将会怎样发展?

    信息量的加大将导致统计数据处理工作有个新的飞跃,21世纪统计部门数据处理将不是分散的,单个人单个单位的工作,而是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式的流水线式的工作。个人的工作与整体的工作直接连接在一起,各县市的统计数据通过网络在极短的时间内,几秒,几分钟将到达最高层统计机关,全国将可超级汇总,县统计局只要将准确无误的数据输入电脑上网,各级统计局可以根据需要在互连网上汇总出各自的一块,而且互不干扰,真正做到各取所需。

    为社会服务的方式也将大大改变,光盘存储统计资料代替纸介质,大大减少资料室空间,互连网统计将大大提高统计分析质量和效率,可以从网上调用所需的相关统计资料,还可以字互连网上查询国际上相关资料,对“精品”的产生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统计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是值得各企业事业等部门注意的!

上一篇:新长征途上的中国统计 下一篇:新长征途上的中国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