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远:统计人,幸福是什么?
“幸福”一词广受关注,看似所有人穷其一生都在为着幸福而努力奋斗。有媒体调查结果显示,在公众眼中最具幸福感的职业排名中,公务员再次位列榜首。幸而成其一员,我不禁问自己:作为统计人,什么是我所理解的幸福?幸福的源泉来自哪里?
——幸福本质上是一种满足感
心理学上对幸福的定义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可见,幸福本质上是一种满足感。当社会舆论因个别贪官而对占绝大多数的真正公仆有诸多误解的时候,知足感恩,脚踏实地,全心全意,却是我身边统计人最真实的写照。统计人从来与数字为伴,专心服务;统计人大多生活清贫,两袖清风,我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物质的丰裕的确可以给人带来欢喜愉悦,但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当人在疯狂追逐物质利益的时候,也许反倒因盲目迷失而与幸福背道而驰。只有放下功名利禄,才能保持原本无羁无绊的本性;内心澄澈清明的人,更易看到那些生活本身的美好。亿万富翁所获得的幸福未必多过寻常百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想幸福如是。感知幸福本身是一种能力。统计人脸上的恬淡笑容,正是从那不攀比、不抱怨,认认真真活在当下的心境中开出的静幽莲花。
——自我实现的体验不断创造幸福的源泉
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人的需求。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才能充分展现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事业,给了我们自我实现最广阔的平台。我也曾一度把统计工作当作枯燥繁琐的差事,于是困在无尽的愁苦烦闷之中。但我渐渐找到为之努力的意义和自我的价值。德国的斯勒兹曾说,统计是动态的历史,历史是静态的统计。千变万化的数字组后,其实在描绘一幅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宏伟画卷。从政府决策,到企业生产、百姓生活,无一不越来越依赖于统计人及时、真实、准确的统计信息的提供。但统计人并非单纯统计数据的生产加工者,我们最大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对数据的评估分析,挖掘统计价值、开发统计成果。当我们在纷繁复杂的数字下,发现一条条支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当我们小小的智力贡献投入到了政府决策,真正影响一个时代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我们便在浩瀚历史长河里找到了一个微渺生命无比重大的意义。心灵需要归属,只有自我完成、自我创造的精神体验才能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幸福源泉。
——就算痛苦也是幸福的一部分
周国平在《幸福的悖论》一文中提到,“争取幸福的过程之中有斗争、有苦恼,但只要希望尚存,就有幸福。”幸福不是时时刻刻的快乐,而是一种生命整体的状态。即使要经历痛苦,如果懂得痛苦的意义的是为了完善圆满,如果看得到艰守过后指向的是希望,所有你承受的一切也将成为幸福的一部分。身为统计人,最大痛苦莫过于社会公众对于政府统计的不断质疑,兢兢业业辛苦工作生产的统计产品常常得不到认可,政府公信力受到的挑战也是对统计人自身价值的挑战。新时代下,被赋予更多诉求、更大期待的政府统计已经找到一条自身的发展之路。建设统计四大工程,推进统计改革创新、规范统一和公开透明,最后终将以每个具体的统计人的实际工作为载体但就象所有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管理体制、方法制度、基层基础、外部环境的完善非一朝一夕间,政府统计依然会在尴尬的境地艰难前行一段。看到身上肩负着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的重任,这是作为统计人的崇高使命,我们也会因内心生发的这种目标感而感受到一种坚持的幸福。
明白幸福之于自己的涵义,是为了更好找寻追求幸福的方向。“你的第一责任是使你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你也就能使别人幸福。幸福的人,但愿在自己周围只看到幸福的人。”德国的大哲学家费尔巴哈如是说。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任重远]
[责编: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