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统计文化

朱继军:酷暑游学记

  说来这是第五次到杭州了。第一次是1988年,为了爱情独自一人跑到杭州看望在杭州商学院进修的女朋友。之后在2003年和2007年三次因工作原因到杭州,也就是短短一两天的停留。这次是参加长沙市审计局和统计局联合在浙江大学举办的“干部思维创新与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第五次来到杭州,可以说是为了提升自身修养。

  整个培训时间为9天,安排讲座13个,外出考察2天。整个学习计划安排的非常紧凑,并要求每个讲座写出自己最深、最重要的收获。由此,我就简要谈谈自己在十三个讲座中个人的感悟吧。

  《高效能执行力建设》是我们的第一个讲座,主讲老师赵晓瑛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年女性,讲课委婉、徐徐道来,似和大伙亲切聊天。“做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这是我这堂课最深的感悟了,其实说白了,执行力不仅在于执行者有什么样的能力和行动,指挥执行的人也非常的关键,他的人格魅力和亲和力在某种程度上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绩效管理是通过政府各部门的绩效管理,树立政府良好的工作业绩,打造高效政府的有力手段。”这是对《政府绩效管理》一课的思考。主讲老师王宝庆是民建浙江省委参政议政委员,有着比较丰富的参政议政经历,因此,对打造高效政府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系统的思维,对政府或者说政府各部门提高工作效率有着良好的推动。作为地方政府,做什么?承诺什么?都必须结合当地实际,也一定要量力而行。“政府必须为自己的承诺买单”,尤其关系到民生建设的承诺。因为,“人在做,天在看”。这个天,就是我们的“百姓”,我们的“人民”。因此,承诺不仅仅是一两句豪言,是必须要付诸行动的。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政府公共(财政)政策》的主讲朱柏铭是一位儒雅的教授,用大量的源于工作和生活的实例,为我们介绍了他心目中理想的政府公共财政政策。他是一位有童心的教授,也是我心中授课最好的教授。

  《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和建设》是一个新的话题,打造服务型政府是最近提出的新的政府理念,其实从新中国成立,就应该打造服务型政府了。只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周折,到现在才真正明确这个主题。高国舫教授是杭州市党校政治学部的主任,在讲授这个主题时,也强调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想,从授课老师的讲述中,带来一些思考和感悟,就是一种很大的收获。

  当前社会热点是什么?怎么面对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热点问题。浙江省委党校的张静蓉老师用一堂《社会转型和当前热点问题》的讲座,给我们讲述了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我最深的思考就是“社会制度是否合理,关键在于能否给人民带来实惠”。

  主讲《音乐艺术与人文修养》的老师张铭已经60多岁了,授课很有经验,已经有71万人次听过他的讲座。可能由于年纪的原因,经历了很多。我认为这个老师是一个愤青,有文化和艺术修养的愤青。当然我也很佩服他,收养了一个藏族的女孩,并把女孩培养成了一名公务员,53岁的时候还登上了珠穆朗玛峰6400米的冰塔林。

  主讲《干部阳光心态和压力调试》一课的蔡亚萍老师是国内首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的讲座,给人以安详,让我感到“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和我们实际工作联系最紧密的是王维安教授讲授的《十八大后宏观经济和2013年经济形势》。他用最新的资料和独特的视角、观点,分析了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和未来经济的走势。我深深感到: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不容乐观,但是,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

  《强化政府精细化管理》是这次的第九个讲座,和前面《政府绩效管理》的内容有点重复,不过主讲老师夏祯兼任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教授会成员,讲课水平很高。虽然他主要的讲授对象是企业人员,对政府的管理了解的不是很深入,但是我听后还是感到有收获“服务型政府的打造,必须是建立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平时,我们只是实际操作,而没有进行理论的系统总结。

  讲授《公务礼仪与个人形象》是裴少桦老师,不过她讲的东西对于我们这些资深的公务员来说,显得有点浅了,要是听课的对象是刚刚进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真的还是很不错的。我的感受是,自信是礼仪的基础,对礼仪理解也很简单,就是尊重和被尊重。

  《易经文化的创新与应用》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的内容,真的是博大精深。讲授这门课程的是中国易经普及中心执行主任谢陆鸣大师。听过以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易经神秘莫测,令人震撼。不过我想“尊重自然规律,了解自然规律,运用自然规律,顺其自然,过好自己的每一天才是最好的”

  谌远知教授是这次研修班授课老师中最牛的,也是最年轻的教授了。他是我们浏阳的女婿,讲授的是《博弈论与思维创新》。他牛的不只是他研究博弈论和经济社会的关系这门比较偏僻的学科,还有他在复旦大学求学时提出的“土地储备”概念,从他提出这个观点,10年后,全国房价平均上涨了10倍。当时,他才18、9岁的年纪。其实“博弈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只是你没有留心……”

  最后一个讲座是一位老先生讲授的《国学与现代管理》。真的不容易,他老人家把佛学、道学、儒学和经济管理有机的联系起来,对我们的启发很大,这也是我们第一次涉猎这样的学说。不过传统的读书人都有一个特征“研究和深入研究国学的人,往往容易陷入偏激”。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无奈,人要先生存,才能发展。

  杭州的11天,来去匆匆,天气炎热,但是,学员们听课的热情更高更热。

  我想我们在浙大听的是讲座,收获的是理念;研修的是理论,指导的是实践;探讨的是观念,产生的是飞跃。

  [供稿:长沙统计局  朱继军]

  [责编:徐林]

上一篇:张作磊:相伴统计,相忘江湖 下一篇:倪凡伟:茉莉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