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丽:忙碌也是一种幸福
央视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动了无数观众,舒缓的旋律,贴心的歌词诉说着岁月流转中的种种故事,“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平实的语句,将人生故事娓娓道来,“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歌曲用它细腻真挚的情感敲击着听众内心,也引发了无数人对时间、对亲情、对生命的思考。
时间概念来自于人们对各种事物存在过程的认识,是物质变化的一个过程。光阴荏苒,斗转星移,古今皆然,“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古人早已用智慧诠释了时间的意义,放之于宇宙,它无穷无尽,周而复始;而放之于个人,它稍纵即逝,一去不返。不经意间,青丝变白发,时间偷偷地带走了我们的童真,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无知无畏,留下的是岁月积淀的成熟和世事磨砺后的淡定与从容。
无意间打开电脑看见了一组照片,那是刚参加工作第一次下乡的照片,看到当时正处在工作状态的我,是那么的认真,比现在多了几分青涩,谁曾想:从照相机响起的一刹那,弹指间八年就过去了。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所有的报表都是纸介质的,报一张报表,大家得用计算器重复计算着,加班到深夜,那是平常事。不管工作多么枯燥无味,我看到的都是同事们对工作的那种热忱,那种奉献的精神,那种团结、友爱、互助的统计人。当我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们会不厌其烦地给你讲解,帮助你做好业务工作,他们为统计的可持续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从进入统计这个大家庭开始,我参加过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第二次R&D资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及现在正在参与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一路走来,伴着统计一起成长,特别是国家统计局提出联网直报后,数据由企业直报国家,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了数倍。
“这段时间是我们统计局最忙的时候,今年是经济普查年,各种月报、季报、年报都要在这段时间完成。”;“现在用电脑工作方便多了,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一到年头岁尾,整个统计局全是‘噼里啪啦’打算盘的声音。”局里不时传来阵阵感慨。咱们统计人的时间都去哪了?统计人的时间都奉献给了一张张统计报表,一串串统计数据,一篇篇统计分析,一项项统计调查,一串串统计改革,一次次统计服务。当每月数据上报之后,我们迅速编印统计快报、统计快讯,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当数据季度被认定之后,我们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并编印统计月报、统计摘要,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当周边数据公布之后,我们认真撰写统计分析、统计信息,第一时间比对上报。在巩固传统产品的基础上,我们坚持问需于政,问需于企,问需于民,并根据用户的多样性需求,开发更多更好的统计产品。
在统计这个集体里,在你我周围,能看到统计工作者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热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统计局的业务骨干们,有时为核准一项数据而不厌其烦地查找基层报表,有时为了赶写一篇统计报告而彻夜不眠,有时为了及时报出统计报表而废寝忘食。工作紧张的时候,很多同志加班到深夜,常常连吃饭都忘记了。不少同志由于长期加班加点工作,出现身体不适等症状,但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也许有愧于亲人,有愧于家庭,但是我们无愧于所从事的统计工作。
作为统计人,我们深知时间没有去哪里,它一直都在提醒着我们,善用它的价值,人生才有意义。我们无法违背时间的规律,就在“吾生也有涯”的长河里积淀一些值得留念的东西,不要让时间击落生命的繁花后,只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欧阳丽]
[责编:周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