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林:忠于信仰 担当有为
入党为什么?我想要回答好这个问题首先要对中国共产党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我对党的初始认识是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年近70的他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党龄。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在村上当村支书,村上大大小小的事他都得管,很多乡亲邻居家里有什么事都喜欢找我父亲帮忙,包括处理一些家庭矛盾等等。我感觉父亲就像是万能胶,什么事情都能解决。直到现在,已经两鬓白发的父亲还在为我们镇上的养老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父亲一直都是优秀党员和党代表,2011年还获评了“株洲市第二届十大孝星”。在我心里,父亲其实只是一个平凡、朴实的老党员,贴近群众,专为别人排忧解难,他就是我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对党的初始认识来源于我的小学老师。还记得上一年级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个头高的原因,大家都选我当班长,班主任老师就跟我说,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负责,这是大家对你的信任,同时老师教导我,人的一生中最光荣的三件事,就是入队、入团、入党。当时,我对这些虽然并没有很深刻的认识,但在我的心里已经埋下了伏笔,心想着一定要实现这人生中最光荣的三件事。
随着年龄、知识、阅历的增长,我对党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入党的动机和目的也更加明确。我认为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信仰,没有信仰的人是空虚的,没有信仰的人是没有价值追求的,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我的信仰就是中国共产党,这就是我入党的目的。我相信中国共产党能领导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带领我们迈入共产主义社会。从革命战争到改革开放,无数的历史及实践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国富则民富、国强则民强,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因为我们党是来源于群众的,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然而现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人们过于追求名利,追求个人得失,而淡化了为民意识、服务意识,以致党的内部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些都与党的本质相违背,都与党的群众路线相背离,需要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开展深刻的反省,重新认识自我,端正思想态度,找回最初的梦想,不要被现实的诱惑所蒙蔽。
为党干什么?我想要回答好这个问题首先得问问自己我能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呢?做报表?写分析?还有呢?我想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只有充分认识了自己的能力和不足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改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我的结论是只有认清自我,查摆问题,通过不断学习与磨练才能提升自我,解决能力问题。
然而,解决了能力问题关键还在于愿不愿做,是否用心去做。大家都是在统计战线上工作多年的老战士,对统计的认识和体会都很深刻。我认为统计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心的工作。也许多一个0或少一个0结果就不一样。表面上只是几个简单的数字,但这些数字却来源于千千万个原始数据,来源于基层统计人员辛勤的劳动。同时,统计数据可以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可以影响方针政策的制定,可以记载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甚至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因此,我们应当对历史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视统计数据质量为根本,在工作中,细心、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数字。同时,搞准了数据,如何使其价值实现最大化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统计信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我们作为统计工作者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各级政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统计咨询服务,想领导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挖掘信息热点,开发统计产品,拓展服务领域。
为党干什么,我想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作为年轻一代,更应当赋有青春、活力与创造力,传递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实现中国梦、青春有担当”的五四讲话中,要求我们青年人要坚定理想信念、要练就过硬本领、要勇于创新创造、要矢志艰苦奋斗、要锤炼高尚品质。我们应当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勤于学习、专于工作、善于创造、乐于奉献,多想事,不安逸,多做事,不抱怨,多担当,少享乐,对党负责,让人民放心。
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这两点是一脉而承的,入党为什么解决的是思想问题,为党做什么解决的行动问题,只有思想与行动高度统一,思想上忠于党和人民,坚守信念,坚定信仰,行动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勇于担当,积极有为,才能真正实现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共同创造我们的中国梦。
[供稿:株洲市统计局 刘松林]
[责编: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