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恒:初拾《遇见未知的自己》
关于励志和心灵成长的书看过不少,初拾《遇见未知的自己》,便接触到我从来没听说过过的“灵修”一词,下意识觉得灵修总有些玄学的味道,看上去似乎有些“唯心”,怀着好奇翻开她,就深深的被她吸引了。看完《遇见未知的自己》,很多自己很有感受而平常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感想、心情或者说一些困惑都被这本书表现出来,这是一本修身养性而又富有人生哲学的书,看完后深有启发。
《遇见未知的自己》的作者张德芬用一个深入浅出的故事把多年来灵修的心路历程分享给读者。该书描述了一个都市白领若菱的亲身经历:出生不久,父母离异,结婚后,因为不能生育,和婆婆及小姑之间矛盾重重,后来又经历被关系很好同事的出卖及老公的背叛。女主人若菱痛不欲生,感觉生活不公,前途一片黑暗,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个智者,在智者老人的不断耐心引导下,她找到了自己为什么不快乐的根源,释放了痛苦,在事业上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并赢得了圆满的婚姻。
《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们,生命的困顿转折是建立内在力量的最好时机,真正的智者会从中找到成长的契机。问题和困境不是来找你麻烦,而是来帮助你,帮助你找到你自己,帮助你内在成长,变成一个更接近你自己本质的人。曾几何时,遭遇困境的我们,有着很多的埋怨、躲避和压抑,当内心的能量被消耗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消极和抱怨,常常觉得自己很倒霉,社会不公。《遇见未知的自己》在带若菱寻找真我的过程中让她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消极抱怨不是真正的自己,真我应该是乐观向上、祥和快乐的我。于是若菱卸掉身上背负的消极的东西,努力获得心灵内在的力量,重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又何尝不是我们应有的一种生活态度。
《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们应当多角度看待自己。就像若菱一样,她可以把自己认同为一个不行的人,是不幸的命运,不公的待遇和他人的错误行为的受害者,可以把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都归咎给别人。她也可以把自己认同为一个优秀的,事业有成,才华横溢的人。这一切都和看待自己的角度有关。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我不能从正面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呢。想想自己,经常会觉得自己弱小,无力,没有自信心,但是想想也有许多可取之处啊,诚实善良,工作稳定,家庭和睦,身体健康,和许多人比起来我并不差。能够改变的就只有对待事情的态度,然后再把这种态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那样才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们应当学会臣服。已经发生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如果你不接受它,就好像拿头撞一面墙壁,而希望能把它撞开,无济于事,徒劳无功的!我们感觉痛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实。臣服不是对人的臣服,是对事情臣服,对本然,就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臣服。当情绪不好时,请默念:“我看见我寻求被虐待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地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我们人受苦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抗拒事实。臣服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看到自己的抗拒,而且看到自己的抗拒是徒劳无功,无济于事的。所以,请对自己说:“我不会继续在上面撒盐。我会努力让伤口好好愈合,使自己的情绪和心灵恢复健康。”快乐不快乐决定权在自己,事情的最后结果也是自己的选择,和别人无关。不停地向外界抓取,去抓本不属于我们的东西,当然会痛苦,当然会失落。要正视自己的想法,真正的快乐是自己给予自己的,别人给不了,也无法给予,不要找错了方向。想要快乐,首先要平静的接受生活中的不快乐,正视我们的不幸,学会“臣服”于自己不完美的人生事实,甘心地去接受,慢慢找到一条可以使自己喜悦的路,不在以前,只在当下。
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快乐地生活,走出困境,如何循序渐进地改变生活,使之更加美好。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知道自己最终会走到哪里,但是总可以确定想去的方向。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面临着其中许许多多的喜怒哀乐,唯有保持关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一切才会走向完美。这本书里有很多很棒的提示、指引、提问和探索。如果你的人生正在不知何去何从,不如拿起《遇见未知的自己》,它将成为你的一份人生地图。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罗恒]
[责编: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