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常怀感恩之心、敬畏之心、上进之心
5月的郴城时常被烟雨笼罩,带着好奇与感慨我来到人民电影院观看廉政电影《人生不能重来》,如我所想,影片给人以心灵的洗礼、灵魂的触恸,走出影院,回味着影片中的故事情节,体味着故事里的人物命运,强烈的情感震撼令我思绪久久难以平静……
《人生不能重来》内容全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案例。影片讲述的是某市副市长郑煜辉,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家中有年迈而慈祥的母亲,有高雅而贤惠的妻子,有当老板的儿子和儿媳,有在国外读完博士归来、正在幸福热恋中的漂亮女儿,还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孙女,他们过着安乐而尊荣的生活。突然有一天,郑煜辉因贪腐案发,被纪委专案组“双规”了。顷刻间,这个家陷入了一场噩梦:郑煜辉的母亲在失望与悲伤中死去;妻子失魂落魄,终日以泪洗面;儿子和儿媳因为陷入与父亲有关的罪恶而差点为人所害,在经过一番波折之后投案自首,最终面临法律的惩罚;女儿因为家庭的牵连,不能被男友的家人接纳,不得不伤心地远避他乡;连上小学的孙女,也因爷爷的罪恶而使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这个曾经让多少人羡慕的家庭,就这样毁了。这时候的郑煜辉,痛不欲生,悔不当初,可是一切都晚了。因为,人生只有一次,人生不能重来。
正如影片插曲所唱“抵不住今天的诱惑就葬送了明天的幸福,人啊人要时时警醒”,“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拥有时不懂珍惜,失去了才后悔莫及,人生最令人悲哀的莫过于此”……影片深入骨髓地给人以启发和教育,至柔至痛地劝诫每个领导干部要常思党和组织培养的不易,常思父母家人支持的不易,常思自身努力拼搏的不易,慎独、慎言、慎行,珍惜生活,珍惜拥有。联想到自身,我认为应该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以影片中人物命运教训为戒,始终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敬畏之心、上进之心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努力编织美好未来。
要始终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感恩,就是要学会满足。古人云:“知足者常乐也。”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一个人穿过一片麦地,要摘一棵最大的麦穗,可是走过的路就不能回头,而且只能摘一次。那个人刚开始越往里走麦穗就越大,他很高兴,他想:也许后面还有更大的吧!就这样,放弃了一颗又一颗的麦穗,结果一无所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东西,即使不是最好的,但至少拥有过,有些东西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来。历经了年少轻狂时的磨砺,我也渐渐人到中年,耳闻了许多因恣意妄为落得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人间悲剧,也眼见了一些因把握不好而身处困境、举步维艰的真人真事,所以更懂得珍惜,常常提醒、告诫自己要好好感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让我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感恩师长的培育之恩,让我拥有智慧和文化;感恩爱人的扶持之恩,让我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感恩孩子的亲昵之恩,让我尽享为母之乐;感恩朋友的鼓励之恩,让我走出困境和迷茫;感恩同事的帮扶之恩,让我工作越来越好;感恩在市统计局工作的机会,让我结束了长久的两地分居之苦……总之要感恩一切帮助、关怀、鼓励和鞭策过我的人和事。懂得感恩,是收获幸福的源泉;懂得感恩,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
要始终怀揣一颗敬畏之心。心存敬畏,就是要修身正己、自律自重。古人说:“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甚至为所欲为胆大包天,有了敬畏之心,就不会忘乎所以无法无天。所以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格外谦逊,是一个有品味有思想的人具备的基本素质。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在改定自己过去文字时,反复推敲,“用思甚苦”。其妻不理解,说他何必如此辛苦,难道还怕先生责怪吗?欧阳修笑答:“不怕先生责怪,却怕后生笑”。这种用字有所“怕”的作风、做派,着实令笔者心动、必仪。胡适先生对写文章也存有敬畏之心。他成名很早。他在成名之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格外小心谨慎。尤其对写作,更是这样。他曾对人说:“人家以为我写文章,总是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其实我写文章是极慢极慢的。”李宗仁曾对胡适在写作上的极其慎重态度作了十分形象的评价:“适之先生,爱惜羽毛”。胡适先生的写作态度和行为,令我们肃然起敬。这些先生之所以心存敬畏,是因为他们都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们真正做到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真正做到了“上对得起先人,下对得起子孙”。他们不愧为我们的人生楷模,我们理应崇敬他们和向他们学习。毫无疑义,做人应该像欧阳修、胡适等人那样心存敬畏。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心存敬畏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心存敬畏,自己就不敢心生邪念和贪欲,就能时时警醒自己,自觉做到“吾将一日三省吾身”,面对批评就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心存敬畏,自己就能自觉地遵纪守法,向规则低头,不去做违规犯法的事;心存敬畏,自己就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工作,使自己在工作中不犯或少犯错误,并且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心存敬畏,自己就能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胸襟宽阔,善待他人;心存敬畏,自己就能有良心善意,从而让自己夜夜安然入睡;心存敬畏,自己就能加倍珍惜生命,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心存敬畏,自己就能拥有美德懿行,干光彩的事,做光彩的人;心存敬畏,自己就能发愤图强,艰苦奋斗,既为自己开辟锦锈前程,更为社会多作贡献。
要始终保持一颗上进之心。积极向上,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精神状态和品格。革命烈士方志敏说过“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纵观古今中外,但凡有所作为的人无不是有明确人生追求、积极人生态度和坚强意志的人。为什么饱经风霜的小溪能涓涓流淌?为什么被践踏的小草来年依旧翠绿?为什么冬天里松树依然挺拔?因为它们都保持着一颗上进心。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些人在挫折中沉沦,蹉跎岁月,浪费光阴,最终一事无成;有些人却越挫越勇,把握机遇,迎难而上,最终成就了自我。相同的境遇,只因对待问题的态度不同,只因行走的方向不一样,结果也截然不同。有一则关于蚂蚁哲学的故事很有意思:如果你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要么翻过或钻过障碍物,要么绕道而行,总之,不达目的不罢休;整个夏天蚂蚁都在为遥远的冬天做准备,刚一入夏,蚂蚁就开始储备冬天的食物,并且竭尽全力准备尽可能多的食物,这样在万物凋零的冬季,蚂蚁同样可以丰衣足食。这就是伟大蚂蚁哲学的全部:从不放弃,深谋远虑,积极进取,全力以赴。人类应该从小小的蚂蚁那儿得到启发:保持一颗上进心,就是要坚持努力学习,通过学习求得自身素质提高和能力增强,使自我日臻走向完美,不断超越,进入人生新的境界;保持一颗上进心,就是要善于激励自己,拥有良好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积极向上,对待生活乐观自信;保持一颗上进心,就是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向上的姿态,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胜不骄败不馁,从容的面对挑战,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我渺小如沧海一粟,这一生虽不求大富大贵,但平凡而不平庸却是我做人的宗旨。我深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今后我将更加珍视自身存在的价值,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努力的方向,始终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用我的热忱、我的努力、我的执着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力去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坚信风雨过后是彩虹,付出就有收获,做一个心有定力、笑对人生、从容自信的新时代女性。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李娟]
[责编: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