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统计文化

胡维:读书漫谈——从拾遗补缺谈起

  说来也有些意思,认真准备好好研读的书,两年没看完,一本获赠的书倒是两天就看完了。于是,想写个读书漫谈,说说这点有关读书的事。这两个月,一并在读的有三本书:钱穆先生的《国学概论》、朱良志老师的《南画十六观》,中组部研究室徐文秀同志的《走在学习路上》。

  钱穆先生的书,实际上是一本给当年中学生的教案,用以理清中国学术史轮廓。半文言繁体竖版,着实让我啃了大概有两年,反反复复的拿起放下不下三、四回,到今天,还是没读完。《南画十六观》在父亲车库偶得,谈的是文人画的话题。依稀记得就看了一个开头,便再没去翻动,原因不明,估计又会重蹈《国学概论》之覆辙。

  《走在学习路上》是五四青年节座谈时局长给我们送的两本书之一(另一本是《品读国学经典》),局长送这本书的指向性很明确,希望我们青年人能够自觉加强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升、不断进步。书不厚,150页不到的样子,此书不但不厚,内容也十分简洁老道。第一大部分是作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行为处事而展开的讨论,第二个部分是作者就新形势下怎么为官处世所做的分析和总结。文字言简意赅,道理让人回味琢磨,很多篇章值得品味和重读。

  我6月2号中拿起这本书后,花了两天的时间,把书扫了一遍,并重读了几篇自己比较喜欢的文章。全书感受最深的篇章是“年轻干部要‘拾遗补缺’”,题目十分对路,其中所谈及的“八缺和八不缺”的总结让我感同身受。经历了浏阳挂职的三年时间后的我,越发的能明白作者说的“缺阅历、缺韧劲、缺定力”是怎么回事。

  掩卷静思,这几年的挂职经历不由自主的闪过:当初下村时的懵懂和憧憬;规划三年工作的雄心和不安;第一次喝酒就被放倒的窘迫;上党课时面对下面党员灼灼目光的慌乱;三番五次为项目审批奔波的倦意,无不把个人的“八缺”展现的淋漓尽致。

  去基层蹲点前,就有前辈和我说,挂职的干部,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容易打进去,不容易做出彩。不容易打进去是说,由于种种原因,挂职干很难真正的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把自己真正转变为蹲点地方的一员,和群众吃一块,住一块,劳动一块,生活一块,和群众打成一片,进而从感情上没有办法得到群众的认可,也就变得“高高在上”,被“供养”,被群众所仰望;不容易出彩是说因为个人的力量有限,你所取得的工作成绩,无不灌注了上级领导、组织和同事、朋友、家人的支持,一丝一毫的进步,都有各方面的给予的关心。事实如此,大多数的人认知也如此,于是,被冷眼相看看的时间多,被无视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带着这一句“不容易打进去,不容易做出彩”的我,在基层呆了三年,这三年,我如履薄冰,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己能够做的每一件事情,也收获了很多自己未曾经历的酸甜苦辣。

  初到基层,工作热情高涨,志向高远。但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我发现,理论知识要用于实际工作中,需要一个极大的转化过程,深感基础工作经验缺乏,比如调研、座谈、群众摸底等工作做的不够多,对于一些突出问题的调研和分析做得不够细致、深入,一定程度上存在上下脱节、情况失真的现象。基层锻炼让我认识到,平凡岗位最考验人的不是信心,而是恒心,但凡要做出一丝成绩,无不需要一如既往坚持。基层工作,对我们这种干部而言,与其说是一种体验,不如说是一种磨练。三年的锻炼,让我也开始慢慢接近到“磨练”二字的真谛。一个人,只有在变化的环境中去成长和锻炼,努力让自己去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在变化的环境中去成长,才能逐渐的变得成熟。基层的锻炼,学会了拒绝浮躁,排除干扰,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工作。干中学,学中干的实践让我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挂职期马上就要结束了,三年的挂职经历,丰富了我自己的阅历,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了在困难中锐意进取韧性,领悟了劳动人民朴实的文化,面对问题有了更多的办法,感悟了基层民众的人格魅力,培养了处世为人的定力,也逐渐的建立起了一种民本情怀。三年的时间,满满的的补了一堂“八缺”的课,而更多的,是收获了一份份沉甸甸的情谊,和一份份难能可贵的成长经历。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胡维]

[责编:徐林]

上一篇:曾艳:践行“三严三实” 打造阳光民调 下一篇:李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