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统计文化

余琦:钩编之乐

  生完二宝在家休假的某一天,接到了单位的通知:每位女职工要准备一件手工作品参加单位的拍卖活动,所募集的善款全部捐给贫困学子。

  我本不是手巧的人,没有七巧玲珑心,干不了手巧活,可是对于做善事结善缘的事情绝不拒绝。我决定拿出一件有挑战的作品来承载我的爱心。

  思来想后,我印象中最高深的手艺就属钩编了。对钩编的记忆可追溯到上世纪末,那时候我还小,看身边的年轻姑娘钩编各种饰物、衣服什么的,就觉得能玩钩编的才是心灵手巧有耐心的大家闺秀。我也偷偷拿妈妈的毛线编过,但摆弄几下后觉得枯燥难懂,也搞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作罢。

  我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但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已不是当年的小女孩,经过十年统计工作的磨砺,我早已练就了把板凳坐穿的坐功、一目十行的眼力和有始有终的耐心。

  说干就干,很快我买来了材料,附带讲解视频和图纸。任何一项技艺入门都是最难的,就像我当年刚接触统计工作的时候,懵懵懂懂,因为没有抓手,而犹豫畏缩。但那时我周围有很好的老师答疑解惑,使我能快速进入角色,而现在我只能靠自己摸索。那些钩编图纸如同象形文字一般难解,而讲解视频因为是用黑色材料做示范,难以看得真切。

  在接下来的几天,每天花几个小时对照图纸并反复观摩同一段视频之后,我终于摸到了钩编的门路,那些象形文字似的符号终于一一转换成了钩编的针法,每张不同的图纸都不过是不同针法的排列组合,我有点大彻大悟的感觉。我对照图纸完成了我的第一个钩编作品——一个素雅的水桶包。第一个作品出来以后,满满的成就感让我对钩编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钩编的图纸和材料,我要将我的爱心一一封存在每件钩编作品当中,它们是贫困学子的包、二宝的鞋、大宝的围巾,还有以后的种种。

  虽然现在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家要陪伴孩子们,但每天我总要抽那么几十分钟钩编手上的作品,每天完成一点,积少成多。每看到一个新的图样我都饶有兴致地研究一下,看看有没有新的针法,学学各种针法的布局。那种感觉就像我刚接手工业财务统计时一样,因为刚开始对会计制度不熟悉,每天关注各种会计知识,了解指标间的关联以方便我审核统计报表,每次学到一点新的会计知识我都特别有成就感,两年下来会计的书看了几本,基本的会计报表难不倒我。不管是会计知识还是钩编知识,都是源于工作又属工作之外的意外惊喜。

  我的第一件钩编作品在拍卖会上募得了600元善款,被一位广结善缘的同事拍下了,于我的回报是巨大的,为我的人生开启了另一扇门。我想我在钩编这条道上会走得很远,虽然我现在还只是个新手,但只要坚持每天练一点,慢慢就会变成熟手、达人,甚至可以自己设计图样。我很享受这种慢慢的变化。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余琦]

  [责编:徐林]

上一篇:李宇加:清明感怀 下一篇:欧阳湘江:大雁高飞看头雁——长沙市统计局创建“五好”领导班子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