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统计文化

彭宇:细数风雨统计路

       光阴荏苒,从事统计工作已有十余个年头,总想着要留下点印迹,但大多时候也只是想想而已,时间就在行走中慢慢流逝。一天晚上,儿子要用“历史”这个词语造句,我不由得想起“统计的历史渊源是怎样的呢?” 。
   回望  统计历史源远流长
  《书经-禹贡篇》记载,夏禹时代(公元前22世纪)有人口约1352万,九州的基本土地情况,被西方经济学家推崇为“统计学最早的萌芽”。西周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统计报告制度,战国时期《商君书》中提到“强国知十三数”,这“十三数”包括粮食储备、人数、农业生产资料、自然资源等等,统计的历史由此可见一斑。
  一位从事统计工作近三十载的前辈曾经跟我们说,那时的长沙县统计局办公条件简单朴素,一支铅笔、一把尺子、一个算盘、一台油印机、一张办公桌,数据需要打算盘汇总,表格需要用尺子画出来,资料需要手工刻版油印,和当时大部分工作一样,处于“手工作坊时代”。清贫,执着,认真,坚守,客观、真实一直是我们对工作永恒不变的追求。15年前,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国家统计局时曾留下四个字“不出假数”,这四个字一直挂在长沙县统计局会议室最醒目的位置,警醒着一批又一批统计人,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感知  统计发展日臻完美
  当前,统计数据处理由过去的纸质报表发展到今天的“一套表”程序处理,统计报表的报送方式由过去的人工纸质报送到今天的联网直报,统计工作从最初的简单装备到今天的现代化电脑操作、软件化办公,统计手段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实现了华丽蜕变。
  记得2007年年底,我刚调到长沙县统计局,恰逢全省联网直报系统在长沙县试行,通过试行,提高了企业统计人员的统计综合素质,提高了县局统计干部对统计数据的质量管理和分析应用以及统计服务水平,提高了统计工作效率,增强了统计数据的抗干扰能力,对后来推行“一套表”数据处理程序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十年间,长沙县统计工作不断进取,先后获得了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率先在镇街辖区内建立统计室,中南汽车世界社区统计室是全省第一个社区统计服务平台。
  长沙县统计局人员也由最初的10余人发展到今天的30多人,干部队伍日益壮大,形成了部门、镇街、企业各级统计机构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干部队伍中,有雄风不减当年的“老黄牛”,有飒爽英姿挑重担的中年骨干,更有生机勃勃、激情四射的青年人,年龄层次和学历层次均处于最优状态。一份平凡的工作,一个富有激情的团队,一路前行,不忘初心。
  展望  统计服务任重道远
  真实准确是统计的生命,科学创新是统计的源泉,优质服务是统计的主题。近年来,统计手段日新月异,统计服务悄然变化,我们一路见证和感知。当统计数据作为各项政策出台的依据和参考时,统计人的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油然而生。跨入大数据时代,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激增,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增强超前服务意识,运用现代化手段获得数据、提供信息,为经济建设服务好、为领导决策服务好、为社会公众服务好。
  纵观历史,统计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已有4300年的历史,它走过了人类历史的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又走进了信息经济时代。说它年轻,是因为它尽管有4300年的历史,但仍在快速发展。我期望未来的统计,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及时准确地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我更期望,全社会更加了解统计,认同统计,支持统计。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彭 宇]
[责编:刘 雁]
上一篇:李爱华等:我们和统计的四季 下一篇:黄胜发:我的百岁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