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家庭急需教育援助
--对265户城乡贫困家庭教育负担情况调查
(2002年第46期)
一、贫困家庭教育负担重
(一)教育开支占年收入的半数以上。调查的205户城市贫困家庭的户均年教育支出2408.0元,占户均年收入3885.2元的62.0%;有的城市贫困家庭年收入甚至远低于家庭年教育支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贫困家庭普遍认为教育支出压力大,有子女读大学的家庭,年收入远低于年教育支出。如永州市芝山区黄麻纺织厂下岗职工王兰云(女),丈夫去世多年,一人送两个小孩读书,目前收入来源主要是靠自己做点小生意和政府每月发放的64.5元特困补助,远远不够两个子女的大学教育开支,只能靠东凑西借勉强供两个小孩读书。
被调查的60户农村贫困家庭户均年教育支出2324.0元,占户均年收入2523.8元的92.1%。溆浦县某贫困家庭一名高中生支付学费、书籍费、寄宿费及其它各种学杂费,一学年总费用超过4487.6元,而该户年收入仅为2523.8元。
(二)贫困家庭教育负担远远高于全省城乡居民教育负担平均水平。庭教育支出占其家庭收入的比重,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分别高于全省农村和城市平均水平81.7和53.6个百分点(全省农村和城市教育负担水平分别为10.4%和8.4%)。贫困家庭的教育支出在得不到减免的情况下与普通家庭是一样的,而贫困家庭收入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从而造成贫困家庭教育负担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三)农村贫困家庭教育负担高于城市低保家庭。这次调查农村特困家庭教育支出占其收入的比重为92.1%,高出城市30.1个百分点。农村特困家庭大多是由于家里因疾病、意外事故丧失劳动力,或是自然灾害影响农作物收成,其生活已很难维持,无力承担教育支出。如道县祥霖铺镇达头山村特困户石金兰,现年65岁,一家祖孙四人,其大儿97年因肝癌去逝,大儿媳改嫁,只剩三个可怜的小孙女由其领养。户主本人也只有靠帮人卖豆腐挣得一点微薄的收入填补四人的生活,而三个孙女的学费则无力负担。年仅14岁的大孙女因无钱读书只好由小姑带到广东去打工,二孙女的学费由叔叔代缴,小孙女已9岁,没钱缴学费,不能上学。
(四)教育乱收费加重了贫困家庭的负担。困家庭普遍反映中小学仍然存在乱收费的现象,补课费、资料费、考试费、补交学费、捐款等等接连不断,使原本不堪重负的贫困家庭雪上加霜。现在有的学校规定学生要订的报刊书籍太多且不实用;一些明令禁止的乱收费项目如考试资料费、报刊费、保险费、体检费、饮水费、电脑上机费等,在过了学期注册“风头”后不久又重新开始收取。有的学生因交不上这些杂费、只好不参加补课,不要资料。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把学校收费的事告诉父母,免得父母为难。据衡阳一些特困户反映,虽然教育部门严禁乱收费,可学校乱收费仍然存在,有的学校240元学费只有160元发票,剩下的就没有任何收据,学校没有一台电脑还要交电脑维修费25元,这无疑加重了贫困户的教育负担。
二、多数贫困家庭学生没有接受学费援助
(一)农村贫困家庭接受学费援助的占41.7%。前农村贫困家庭接受学费援助的主要方式是学校减免和亲戚朋友接济,分别占13.0%和16.5%,政府援助和其它援助分别占1.7%和10.4%。新化县被调查20户贫困家庭中,上学人数为23人,其中接受援助的学生8人,占34.8%。在接受援助的学生中,1名小学生由姑姑援助,2名初中生和4名高中生分别由亲戚援助,1名大学生申请了助学贷款。
(二)城市贫困家庭学生中接受各种学费援助的占51.6%。在我们的调查中,很多家庭的子女读书靠亲友资助,有的甚至亲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帮助,一旦失去援助只能辍学。兄弟姐妹之中,一方放弃上学机会打工支持另一方上学的动人故事在贫困家庭很多。岳阳一姓易的师傅,身患癌症,民政部门每年给1000元的生活补助,妻子是做缝纫的,由于生意不好,只好出去做苦力。大儿子17岁考上了大学,由于成绩好,学校帮助贷款读书。女儿16岁考上了高中,由于家庭负担重而辍学外出打工,支援哥哥读书。
(三)贫困学生接受援助地区差异大。在被调查的10个市中长沙市接受教育援助的比例最高,占87%,高出全省城市贫困家庭平均水平35.4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农村贫困家庭平均水平45.3个百分点。其中接受政府援助的占43.4%,接受社会援助的占8.6%,靠亲戚资助的占34.8%。接受学费援助的金额年人均达1736元,接受的最低金额为200元,最高的达8000元。各学段接受的年人均援助金额是:小学年623元,初中848元,高中2467元,大学7333元。在被调查的贫困户中,由于资助渠道广泛,仅有1人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四)90%以上的穷孩子得不到助学贷款。据调查,在贫困家庭子女中,得到教育贷款的,农村和城市分别占6.3%和4.0%。国家教育助学贷款自前年推出以来,叫好却难办,由于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办法的约束手段不强,商业银行普遍对学生能否如期还贷感到担心,成本高,风险大,利息低,手续较复杂,不好操作,银行的积极性不高。岳阳一贫困户,3个孩子上学,去年大女儿考上了昆明某大学重点本科,由于没有钱又贷不到款,上不了大学。今年二女儿又面临高考,如果今年考上了,又不知道钱从哪来?第三个儿子正在读初中也面临辍学。
三、贫困家庭子女辍学严重
调查发现,因教育负担过重,已造成大量贫困家庭子女失学,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失学率达到了17.8%,差不多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人失学,尤其农村失学现象严重。
(一)城市贫困学生失学率为11.9%。分学段看城市贫困家庭失学率,小学为2.5%,初中为7.1%,高中为29.5%,大学为14.7%。城市贫困家庭失学率比较高的地区株洲达到了42.9%,怀化、岳阳、永州、邵阳也分别达到16.0%、14.3%、11.1%、11.1%。
(二)贫困学生失学率高达30.4%。由于农村教育负担远高于城市,直接导致农村失学率高于城市失学率18.5个百分点,分学段看农村贫困家庭失学率,小学为39.7%,初中为20.0%,高中为17.6%,大学为40.0%。
(三)仍在上学的随时面临辍学的危险。贫困家庭生活艰辛,不少城市或农村应上学小孩为家庭能够生存下去,不得不含泪离开学校,即便是仍在上学的学生也是在苦苦支撑,随时可能辍学。
四、建议
劳动者的素质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最重要的途径,贫困家庭的教育问题如得不到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贫困家庭下一代劳动者的素质,也必将导致新一轮的贫困,如此将形成恶性循环并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而成为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障碍。为此,建议:
(一)积极开展对城乡贫困户的教育扶贫工作。目前政府只对贫困地区支教,弱化了城乡贫困户的支教。各级政府要关心和帮助解决城乡贫困户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二)积极拓宽教育资助渠道,想方设法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现在很多居民认为家庭教育支出增长速度过快,超过其承受能力,在发达国家,基础教育实行义务制,大学教育则实行收费制。但大学阶段的大部分费用不是由学生家长承担,是靠学生勤工俭学的收入和各种社会团体基金共同解决。在我国,大学生还不能自行解决这些费用,高等教育体制已经变化到收取基本全额学费,而且数额较大,这已经成为不少普通家庭较为沉重的负担。在国家财政能力暂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向学生收取一定费用,但其标准是不能超过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 同时增加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设立政府助学金制度。
(三)完善国家教育助学贷款制度。要保证国家教育助学贷款制度尽快实施,完善制度是当务之急。首先学生和家长要解放思想,树立教育消费信贷观念;其次施贷方应尽快建立起面向大学生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改革担保机制,完善贷款发放与偿还的操作机制,简化手续,提高运作效率;国家也应出台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贷款制度的建立和贷款计划的实施提供保障,使借贷双方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四)加强贫困家庭失业者的再就业培训,解决贫困家庭再就业,提高收入水平。
(五)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六)遏制教育乱收费。教育乱收费对于贫困家庭而言无异于谋财害命,对于贫困学生而言其身心健康受到极大伤害,直接导致辍学,剥夺了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从而影响到一代人的前途。对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遏制教育乱收费。
承办:城调队
执笔:唐启贤
核稿:周碧红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